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工科女生的就业是一个亟待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文中从人力资源性别视角、高校培养模式和就业压力3方面分析了当前形势下影响工科女生就业的关键因素。针对工科女生在就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了3方面的设想:第一,政府和社会应高度重视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建设;第二,高校应为工科女生的就业打牢基础;第三,工科女生自身应看清形势,找准定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的整体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尤其是高职学生的就业质量不容乐观。文章结合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情况,从学生自身、学校和社会等方面分析了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分别从学生、学校和社会层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帮助高职学生提高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3.
庞芳 《百色学院学报》2009,22(4):113-115
目前,我国高校中女大学生的比例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高校的贫困女生也越来越多,存在于贫困女生身上的各种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前我国高校贫困女生的情况,帮助她们及时走出经济、学习、心理、就业等方面的困惑,文章对目前高校贫困女生的现状作了分析,并提出了时策.  相似文献   

4.
论述同样作为大学生,女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表现和综合能力上与男生相比,是相同的甚至是超过的.女生在进入职场时具有更丰富的文化资本,更多的就业筹码,这是女大学生就业的应然.但是在就业过程中,实然却与应然相悖,"表达性角色"的文化标签、"无差别"教育以及女大学生自身因素,导致她们在就业时相比较男生而言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5.
与以往对大学生就业研究的客观与外在视角不同,文章基于大学生自身视角来再现这一问题的本质及出路。天津四所高校的问卷调查表明:大学生认为就业整体形势困难;与整体形势相比,对自己的就业较为乐观;就业难表现为就业途径缺乏、就业结果不理想、存在着就业不公平和就业欺诈。在影响因素上,大学生主体的认知与学者的客观分析不完全一致,总体上认同市场、高校、社会和个人等因素对就业难的影响,但认为高校专业设置和政府因素没有显著的影响。为此,从市场、高校、社会和个人等多层面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共青团组织要结合实际,发挥自身优势,针对大学生的就业困难,转变就业指导服务理念,引导学生转变就业理念,在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综合能力提升、拓展就业渠道和相关基础建设等方面,深入开展工作,竭尽全力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全程性、连续性和全员性的指导、帮助和服务。  相似文献   

7.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进行帮扶是高校就业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文章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进行了界定,从主客观方面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从高校、政府、用人单位和就业困难群体自身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就业帮扶策略。  相似文献   

8.
姚珂  毛秋亚 《国际公关》2023,(4):158-160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是我国高校重点关注的人群,他们的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整个就业大局。所以,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当务之急是要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激励与帮助。加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还影响着学校的人才培养,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成因从自身、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角度进行全面分析,并从职业教育体系、心理辅导、创业带动就业、重视实习技能培训、完善信息库等途径,阐述如何切实、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辅导,以全方位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使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  相似文献   

9.
直面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高校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学生就业困难有其主客观原因。高校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应当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一是要建立提升大学生就业力、预防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长效机制;二是要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构建一套有效的支持系统,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困难。  相似文献   

10.
随机抽取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应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和自编的《高职院校临近毕业学生就业焦虑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用统计方法研究旅游类高职院校不同性别应届毕业生就业焦虑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男、女生的择业焦虑在总体水平和在焦虑表现分量表上的得分差异不显著,但在焦虑源分量表上的得分差异显著;高职院校女生似乎更容易因为职业预期、求职技能、职业能力、求职资源和就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感到焦虑。  相似文献   

11.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取决于主客观多方面的因素,既需要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更取决于高校毕业生的主观努力程度.从高校毕业生自身努力这一视角,探讨毕业生在职业选择、适应社会和职业准备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寻求高校毕业生实现职业理想的合理路径,以期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陈静 《国际公关》2023,(6):157-159
高职院校“百万扩招”背景下,生源结构复杂且不稳定,加之毕业生人数年年递增,就业成为了国家、学校、学生最为主要的问题。面对国内外经济结构复杂严峻新形势,很多小微服务企业经营困难,破产裁员现象时有发生,加剧了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和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形势。本文将阐述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原因并提出合理性的对策,以期帮助企业攻克难关,帮助高职院校学生顺利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13.
边帅  胡振宏  王建堃 《国际公关》2023,(19):167-169
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是高校关注的重点人群,他们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职业生涯,还关系到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进行研究,使就业困难群体就业中的各层次需要得到满足,最终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是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高职毕业生在就业时存在自我认知、自身的先天条件、学历和经验等方面的困惑.困惑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从高职毕业生自身以及外部困素两个大的方面来进行分析.自身因素主要有就业观错位、不健康的就业心理、综合素质较低三个方面;外部因素主要有供求矛盾与社会偏见、用人单位抬高进入门槛、就业机制有待改革、高职院校改革滞后和就业指导力度不够以及家庭压力等五个方面.本文在分析高毕业生就业困惑的成因之后,提出了解除困惑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在高职院校进行全程化职业生涯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是高职院校学生成功就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通过UPI问卷和自制问卷的调查及结果比对,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真实了解高职女生存在学业、人际关系、就业预期、恋爱等方面的心理状况:高职女生主要的、带有普遍性的心理问题是自卑心理,这主要体现在学业成绩和就业预期两大方面,人际关系和恋爱方面则普遍较好,处于正常合理的健康心理状态下。针对比较突出的问题:学业和就业预期自卑心理,提出了解决高职女生常见的自卑心理问题的相应办法:多尺度评判标准的使用、全面衡量学生以化解高职女生学业上的自卑心理;及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找准未来发展方向以化解就业前景心理预期不良的困扰,培养高职女生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助力她们走好人生每一步。  相似文献   

17.
刍议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业乃民生之本及社会稳定的根基。大学生作为就业大军中的主体,既承栽着社会和家庭的希望,同时也很难回避这样的现实:就业困难。近年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越来越突出,其中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社会原因,也有高校教育体制的原因,只有认真分析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各方面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成因,来探讨如何才能有效处理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高校教育大众化的前提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已经是目前高校学生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工作更是成为毕业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艺术类专业学生,因为招生规模扩大,而又存在文化素质低、就业意识差、功利思想重、就业渠道窄等现实因素,就业更加困难。作为就业工作第一线的人员,直接应对当前的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工作,对艺术类毕业生的专业特点及其就业特点有深入的了解,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如何加强艺术类毕业生的管理,如何帮助艺术类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如何帮助他们找到工作、找到适合个体的工作,如何实现专业特长和就业的相互促进等方面略作探讨,旨在探索有利于促进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的优质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类型及产生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就业服务与指导问题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探索莆田学院临床医学生就业压力源、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压力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性,为缓解学生就业压力、提升其就业能力等方面提供依据。结合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的实践经验,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08级、2009级临床医学生开展调查研究。就业压力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压力显著高于其他学生,女生的自我效能感显著低于男生。就业压力源主要来自社会和家庭环境,应有针对性地对医学生开展心理调适、提升经济困难生和女生的自我效能感,多途径减缓医学生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