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被誉为“东方雕塑馆”。前几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丝绸之路国际远征队”,曾专门对此考察。1998年秋,大批中外学者考察后赞叹:“这简直是中国的“狮身人面像”和“第二兵马俑”*有人断言,用不了多久,也许它会放射出和“莫高文化”同样灿烂的光芒!“麦积奇观”令人叫绝1998年秋,我踏上了兰州至天水的列车,对有“东方雕塑馆”美誉的麦积山石窟进行考察,所见所闻令人惊叹不已!麦积山地处甘肃东部的天水境内,据考证,天水是秦始皇远祖…  相似文献   

2.
<正>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路线的指引下,各个少数民族地区都在研究和制订自已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这是一件大好事。但是,关于规划的情况,据笔者所知,有的地方是一届领导一个规划;有的地方是规划归规划,办起事情来还得另“绘画”;有的  相似文献   

3.
麦积山石窟,保留有众多的佛教菩萨造像。其中的众多菩萨宝冠造型,具有鲜明的地方艺术特征。然而,学界在引述这些宝冠时,名称不一,导致混乱。本文以麦积山石窟现存菩萨宝冠的样式特征出发,尝试建立较为合理的宝冠命名,并分析其时代特征、造型来源和演变规律,以彰显麦积山石窟宝冠的独特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4.
麦积山石窟,保留有众多的佛教菩萨造像.其中的众多菩萨宝冠造型,具有鲜明的地方艺术特征.然而,学界在引述这些宝冠时,名称不一,导致混乱.本文以麦积山石窟现存菩萨宝冠的样式特征出发,尝试建立较为合理的宝冠命名,并分析其时代特征、造型来源和演变规律,以彰显麦积山石窟宝冠的独特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5.
“盍(hé)什”,是傈僳族的传统节日,有的地方叫“壳什”。汉话称“过新年”,“新年传统歌舞节”或“拉歌节”。  相似文献   

6.
在富饶美丽的乡土上,有的地方年年丰产,可是,有的地方下的力气不小,棉田里的棉花却是蕾而不花,大豆根瘤少、豆荚稀疏,玉米、水稻害了“少白头”,总是得不到好的收成。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在作怪?当今医学已证实,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症;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是因为缺碘;缺硒使人易发克山病。有人还认为,血吸虫病、疟疾和钩虫病所引起的侏儒症及生长发育不良,与缺锌有  相似文献   

7.
后汉王逸《楚词章句》说“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沅陵处于楚国之南,位于沅湘之间,其之俗所好“祀”就是流传数千年、至今仍然兴盛的巫傩祭祀。“傩”(nuo),在汉字中又写作“难”:它是“苦难”、“灾难”的“难”(nan),又是“难产”、“难事”的“难”(nan)。傩是中国远古人类为了消除灾难、危难,祈求平安、丰产而“发明”的一种巫术祭祀仪式。傩戏就产生在这种巫术仪式之中。祭祀土地神的傩戏,几乎各地都有,有的地方叫《搬土地》,有的地方叫《出土地》,而沅陵叫《三妈土地》。“三妈土地”…  相似文献   

8.
瑶族漂洋过海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瑶族民间中,广泛流传着先民“漂洋过海”的故事。对于民间这一传说,瑶族史研究工作者历来看法不一。有的认为这一传说纯属虚构,是一个神话传说故事;有的认为实有其事,是瑶族历史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的追述。笔者认为第二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现就手中掌握的资料,对这一历史事件作些剖析,以明辩是非。漂洋过海故事“漂洋过海”是说瑶族先民原住白云深处,那里是土肥气温,雨多林茂的好地方,不  相似文献   

9.
1958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以来,在我国的首都——北京的舞台上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以反映少数民族人民生活为题材的戏剧,如“金鹰”“步步跟着毛主席”“柯山红日”“刘三姐”“秦娘美”“文成公主”等好戏。其中有的是以少数民族人民为主人公来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有的是以汉族人民为主人公来反映汉族与其他兄弟民族的关系的;也有的主要是反映少数民族内部的阶级矛盾的。其中有的是写历史题材或传记的,也有的是写现代生活的。从体裁上分,有话剧,新歌剧,有新戏曲,真是  相似文献   

10.
不找“官场”找“市场”苦心一片定“军心”———记毕节市粮食局局长陈忠禄文/本刊特约记者王富慧“八五”期间,国家对粮食流通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尤其是1993年粮价、经营放开后,有的地方粮食机构被撤减,队伍被解散,职工思想混乱。而贵州省毕节市粮食局却稳住...  相似文献   

11.
交个朋友是少数民族文/张薇丽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经济飞速发展,吸引了不少的少数民族同胞到这些地方经商。他们有的举家在此“安营扎寨”,大有赚不到钱不回家乡之气概。更多的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秋来春去,不断猎取新的目标。这无疑给东部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2.
<正>一、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人民群众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体力量。"输血式"扶贫、"堆砌式"扶助,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是挖不断"穷根"的。当前,在一些地方和贫困群众中,还不同程度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有的甘于现状;有的在力所能及的投工投劳上也讨价还价、漫天要价;有的地方甚至"虚报冒领",夸大贫困面,虚报贫困户;有的乡、村出现攀比现象,搞成新的平均主义,如此等等。如果是这么一种心态和状态,怎  相似文献   

13.
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苗族人民,有着优良的社会道德风尚。其能够治理和维护地方的社会秩序,使苗族人民得以生息、发展的重要原因,是他们在长期的历史斗争中,逐步形成自己一套民族习惯的规约。其中,起到最高约束作用的是“禁盗岩”。过去,“禁盗岩”的“岩”规“岩”约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禁盗岩”的埋岩形式是由寨老召集全村(有的几个村屯) 群众,在村边的山坡上,在其  相似文献   

14.
碧空万里,阳光灿烂.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十周年的日子里,飞行在蓝天上的人民空军各族飞行员,内心洋溢着对伟大祖国深切的爱.他们之中,有的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冒过枪林弹雨,立过屡屡战功;有的是在建国那年跨进了人民解放军的行列;有的是在开国大庆的喜悦之中飞上了天;有的则是与新中国同年诞生.各种经历,各种语言,汇成共同的心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各族人民大团结万岁!”“为加速四化保卫四化比翼齐飞,多  相似文献   

15.
对康定“锅庄”一词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对康定“锅庄”一词,有多种解释,有的说,“锅庄”一词来源于汉语;有的说,康熙三十九年(1700)明正土司从木雅地区迁移康定后,“……置土目于此,听差侍贡,名曰锅庄。”;有的说,由于用三个石头支锅熬茶,故曰锅庄;还有的人将锅庄视同旅栈,等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了探讨其究竟,笔者对此也作了一些调查研究,现将看法综述于后,供作参考。一、“锅庄”一词的由来康定的“锅庄”一词来源于西藏,是藏语“古咤”的音译,即为贵族之意。  相似文献   

16.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的省会,是黑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是我国重工业城市之一。她以风光优美、景色秀丽、建筑风格独特驰名中外。但是,为什么把这里称为“哈尔滨”?其地名的由来若何?对这个问题,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有曲解、讹传,甚至最近一些报刊还有错误的解释。有的说,“哈尔滨”是俄语“大坟墓”;有的说,“哈尔滨”是蒙语“平地”。而以说“哈尔滨”是满语“晒网场”为最多、最久、最广。然而,这都是附会之谈。据地方史专家关成和1979年出版的《哈尔滨考》载,一,满语词汇里根本没有“哈尔滨”这个语音,其含义更为满族人所不解;二,在满语晒网场或晒字、网字、场字读音里均无与“哈尔滨”的语音相近的音素;三,按地名,“哈  相似文献   

17.
羌族进行宗教活动时唱的诵词,叫“释比”,其部数因地而异,有的地方多达90余部,而有的地方则只有15部。由于羌族有语言无文字,经典全凭口传心记。这些经典全为韵文,一般四音为一句,两句为一段,音韵优美。《必格纽》,叙说羌人从西北迁徙到岷江上游  相似文献   

18.
诞生地域四周雪峰环绕的藏族地方,居住着神猴及罗刹女的后裔。继承了父亲性格的繁衍生息的地方称“博”;继承了母亲性格的生息繁衍的地方称“博钦布”。这是藏区广泛流传的故事。据布敦·仁钦珠的《量论释》记载:“所谓‘博’,指的是卫藏、阿里等地区;所  相似文献   

19.
西藏的天,天天都是蓝的。天天,天蓝,像一块蓝丝绒,把全把一切苦难与罪恶裹起让人们以各种姿势在天底下猜测它蓝得叫人伤心。天天,天蓝,白天黑夜地“蓝”着有一回,一朵巨大的久久凝固在布达拉大鹰的翅膀撞击乌云的一布达拉宫呈现红白分明。神速的光从天洞里漏下来。天底下的世界有的地方亮。有的地方黑。有的地方不亮不黑。面对这极致的自然景光,少有人说只有一个年迈的喇嘛抬起头,喃喃自:蓝了这么长时间,你终于肯发言了。我笑了,知道他对蓝天有了特别我头顶的蓝天,一直处于静止状它当然是无声的,仿佛伸手便可以裁剪。蓝,是一双守望的眼睛,在…  相似文献   

20.
1354年,绛曲坚赞自称“第悉”(意为:执掌政务的官员),设首府于乃东,正式建立帕木竹巴政权,确立了帕竹对整个乌斯藏的统治权威。原先的十三万户地方势力,有的被消灭,如雅桑、蔡巴万户等,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有的势力大为消弱,偏安一隅,在承认帕竹权威的前提下保持着一定的自治状态,如萨迦、止贡万户等;一些地处边远地区的小割据势力,如江孜、拉堆绛等,也纷纷向帕竹称臣纳贡。毫无疑问,帕木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