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批评体现出了回归本来角色的多元探索姿态.中国90年代文学批评的激变与20世纪50、60年代产生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有着极强的话语联系,在批评观念、话语操作、批评方法、价值判断上表现出了对后现代主义文化话语的极度张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后现代主义文艺景观,从而对中国文学批评整体转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值中国由前现代走向现代之时 ,流行于欧美半个世纪的后现代主义却在 80年代末期开始涌进中国。作为对西方现代主义批判者的后现代主义 ,对于置身特殊历史境遇里的中国现代化进程而言 ,其意义错综复杂 ,既有着积极的启发作用 ,又有着消极的负面影响。因此 ,探讨后现代主义在西方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 ,把握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精神特征 ,并在此基础上进而分析后现代主义与当今中国现代化的关系 ,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后现代主义兴起的社会文化根源一般认为 ,后现代主义产生于 2 0世纪的上半期和中期 ,它是作为对西方现代社会及其理论表现的现…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历史观及其方法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平 《社会科学研究》2002,27(2):115-119
后现代主义是影响当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乃至文化的重要理论思潮 ,到 2 0世纪 90年代据称已取得文化霸权。探讨后现代主义作为历史观和方法论的内涵 ,包括后现代主义对启蒙运动的批判 ,后现代主义关于历史及历史著述的本质、解读文本到构建新的历史叙述的方法及其意义等 ,可以看到后现代主义带来的一些新颖而深刻的观念 ,以及它的一些极端观点具有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4.
赖大仁 《学术界》2008,(3):25-33
后现代主义作为对现代主义的反叛与超越,其思想观念包含着解构与重构的双重特性及其复杂意义.后现代主义在我国的传播与渗透,既与新时期以来社会变革中的反思性与怀疑论思想观念的内在诉求相适应,也与市场经济改革和大众消费社会形成的现实相关联.如今后现代主义已成为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在哲学文化观念、大众文化形态、日常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它已经并将继续对我国当代社会文化和文学艺术等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当下,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在我国文化艺术领域有一定程度的反映和显象。这些现象和作品具有浓烈的反主体、反艺术等倾向。后现代主义本质是一种知性上的反理性主义、道德上的犬儒主义和感性上的快乐主义。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任何事物出现和发展,都必然体现出自身的两面性这一原则。后现代主义种种令人不快的表现的确是不容置疑的,它在社会及文化艺术界产生了许多不可容忍的负面效应,但同时后现代主义文化思维与观念也在混乱无秩序、混沌困惑之中显示着进步的因素。这种消极与积极并存的二重性,几乎无一例外的体现在其他事物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6.
强烈的文化超越意识推动西方文化持续不断地进行自我超越 ,而强烈的排他性是西方文化自我超越的重要方式。后现代主义是西方文化不断自我超越的极端产物 ,脱胎于现代主义的后现代主义以文化断裂的方式把文化超越推向极端 :后现代主义试图在方法论上超越西方文化的形而上学 ,这种彻底反叛使其必然走向对西方以往文化的彻底反动。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中叶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泛文化思潮,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理论基础、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自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学、哲学与众多文化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后现代主义是现代性体系的综合反映,对此剖析必须有宏观、中观与微观等多项思维,并以根本制度变革为基础对其加以批判改造.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诠释与理解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诠释学理论是关于阐释行为的理论科学,探索为何阐释以及如何阐释,在西方经过了认识论、本体论以及本体论之后新进展三个阶段。古典文学作品"被诠释"的原因在于它有内在诠释力与外在诠释力,其"被诠释"的方式主要有语言、心理、历史、文化等,影响古典文学诠释的因素有历史语境、文化环境、意识形态、文学理念、研究者的研究、新材料的发现等。在古典文学研究中,应采取"二元论"的方法来运用诠释学理论,进而把握诠释现象。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社会出现的范围广泛的文化思潮,其本质特征是"颠覆性".中国当代部分影视剧承载了后现代主义的审美特征,它们颠覆传统作品中主题的庄严与宏大、人物的严肃与崇高,并大量使用后现代主义的戏仿、拼贴等创作手法,同时也注重传统审美,坚守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正义、善良等精神.这类影视剧的社会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它们在满足广大观众娱乐需要的同时也有媚俗等负面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0.
彭卫红 《学术界》2005,(6):278-280
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的一种文化哲学思潮,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对整个西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标榜的有关非中心化、解构、多元化、碎片化的思想文化主张深刻影响了当代西方的艺术观念,对当代西方的文学艺术创作更是有直接和间接的指导作用。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的文化艺术界对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引进和借鉴也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后现代主义已经和必将对我国的文化艺术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就写作学而言,西方许多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家的一些理论,对中文的写作,尤其是文学创作类的写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对它的写作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