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磊 《金陵瞭望》2009,(20):41-42
畅想NO.1:盖座“杨公井”露天戏台 盖一座戏台.而且是露无的.让其成为演艺街区的标志性建筑、杨公井的形象代言.这从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提升杨公井的知名度呢。  相似文献   

2.
杨公井演艺博览街区资源一览 核心层硬件资源 金陵刻经处 位于杨公进演艺博览街区的北部,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收藏汉文木刻经像版的宝库,目前仍完整地保存着我国古老的雕版、印刷、线装函套等传统工艺。  相似文献   

3.
文章是对湘黔桂渝4省杨公信仰现象的一个再阐释,是对过往研究的反思和回顾.清水江-沅江地区各地杨公信仰差异极大,4省各地有关杨公神的神圣性来源的历史叙事复杂多变.杨公历史叙事是中国西南边疆形成史中地方社会文化变迁的一个反映.  相似文献   

4.
《老杨公》是广西北部湾地区流传的民间优秀传统歌舞剧。它的音乐结构、表演特征、歌词、念白等,都有着浓郁而鲜明的地域性和原生态的艺术特色,保留着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和乡土文化意识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该文笔者秉持挖掘、整理和拯救民间艺术文化遗产的理念,对《老杨公》的地域性和原生态艺术特色做了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旅游演艺的灵魂,旅游演艺即为通过对真实的地域文化进行抽离、截取、裁剪等艺术性加工所形成的具有舞台美感的旅游表演,并使真实的文化转变成舞台上的文化。由于利益诉求不同,旅游演艺相关各方对于文化真实性的关注角度存在一定差异。旅游演艺在对地域文化进行艺术加工的同时,也在对地域文化进行着解构与重构。地域文化真实性在解构与重构过程中发生改变,也使得旅游演艺相关各方对文化真实性产生了不一样的理解。尽管地域文化真实性因旅游演艺的介入而发生变化这一客观事实引起了一定的悲哀性慨叹,但总体而言旅游演艺重构或生产"新文化"这一过程既是美好的现实,更是美好的"真实",另外,这类"新文化"同样值得尊重,其是地域文化变迁过程中的真实性存在。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民的文化需求发生了结构性的改变。演艺文化逐渐成为城市文化的显著样态。由于历史原因,成都各种演艺场馆数量稀少、分布不均,而且已有场馆逐步呈现设施老化、经营业绩不甚理想等情况。本文拟从创意城市的角度,研究成都市演艺场馆整合式建设和营销机制,以“1+N+M”的整合营销模式和整合策划的营销理念,探讨成都演艺场馆与各种演艺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旅游演艺作为中国相对独特的旅游产品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旅游演艺产业影响力较大、文化承载力较高,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现象。但在产品数量增长、产品形态日渐丰富和产业业态逐步完善的同时,旅游演艺产业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当前部分成功旅游演艺产品的分析,从本土文化IP的市场化开发、产业链构建和产品性价比等方面对旅游演艺产品的开发提出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存秀 《金陵瞭望》2009,(20):66-68
在杨公井演艺街博览区.聚集着很多名人大腕。采访中.记者偶然得知.有3位文化名人都姓“张”.同姓只是巧合.三“张”在文化艺术方面的成就同样具有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9.
山西是文化旅游大省,有发展旅游演艺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当地旅游业发展正处于战略转型和品牌提升期,旅游演艺对于提升当地旅游文化内涵、塑造良好形象、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山西旅游演艺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李沅 《金陵瞭望》2009,(20):69-69
夜幕降临.五光十色的霓虹灯为杨公井演艺博览街区披上迷人盛装.看话剧、KTV、泡演艺吧.车流如织人流如织.特别是聚集高密度演艺场所的延龄巷显得热闹非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