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巴基斯坦视角下的中印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印两国对外政策的变化导致两国超越了敌对关系而进入到经济合作关系,但还是不能超越合作伙伴关系而成为友好邻邦,中印友好关系受到一系列因素的限制。中巴友好得到四个支柱的支撑,但中国开始用全球利益的视角看待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和中国需要发展其他具有建设性的和具体的合作领域。  相似文献   

2.
改革后的“日本国际协力机构” (简称新JICA①)是日本政府开发援助的一元化综合实施机构.新JICA明确提出要实施“能看得见效果的援助”,减少或停止支援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技术合作、文化交流等能够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援助领域,同时加大公共宣传.新JICA对改善日本与发展中国家关系,构建和传播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巴传统能源资源较为短缺,但电力资源相对丰富,为双方扩大电力合作奠定了基础。中巴深厚的友谊和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及优惠的电力投资政策,也有利于中巴开展电力合作。本文全面分析了巴基斯坦电力供求形势、中巴电力合作的基础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中巴电力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培  叶环瑞 《南亚研究》2023,(4):109-129+156-157
几十年来国际上始终存在着针对中巴正常核合作关系的不和谐声音。本文认为国际学界对于中巴核关系误读的主要“论据”来自国外媒体和政府的无端指控,以冷战零和思维下传统势力均衡的角度为“逻辑”进行解读,其“本质”是西方国家对华舆论战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通过梳理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西方国家对巴基斯坦核技术的援助与限制、80年代起中巴开展核电合作的历史过程,认为西方国家的偏见和双重标准以及中国对核不扩散机制态度的演变是产生误读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20世纪60年代上半期,在中国和巴基斯坦进行边界谈判的过程中,印度对中国和巴基斯坦采取了种种阻挠措施,企图干预中巴边界谈判的进程和结局。印度的一再阻挠和干预实际上却推进了中巴边界谈判的进程。本文利用新近解密的外交部档案和早期《人民日报》的公开资料,尝试对中巴边界谈判过程中印度所采取的阻挠措施和其实际所起的作用做出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6.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中巴双边陆地边界谈判过程中,巴基斯坦表现积极,极力推动中巴之间的边界谈判。其原因是复杂的,是由巴基斯坦当时的内外环境所决定的。巴基斯坦希望通过中巴边界谈判,达到其改善和中国的关系,进而改变其整个周边外交环境的目的。本文拟对中巴边界谈判过程中,巴基斯坦积极推动中巴边界谈判的表现、原因以及目的进行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邵育群 《南亚研究》2011,(1):110-122
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对巴基斯坦提供发展援助的新战略,在未来五年内将向巴基斯坦提供75亿美元非军事援助。该战略强调提升美国援助的影响力和可见度,重在巴基斯坦阿富汗边境地区的人道主义援助和国内能源、农业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试图以此削弱巴基斯坦国内的反美情绪,获得巴基斯坦政府更多的反恐帮助,并防止宗教极端组织利用巴基斯坦威胁美国国土安全。该战略在美国国内争议不断,巴基斯坦各界反应不一,战略实施前景不明。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以来,受国际开发合作领域新的发展潮流影响,特别是亚洲自身发展阶段的转变,使得亚洲地区开发合作进入了重要的转型期。后起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基础性开发任务和新兴国家面临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构成了亚洲多层次的开发局面和相应的开发合作格局。日本作为传统的援助国积极应对这种变化,谋求从开发援助到开发合作、从援助数量大国到高质量援助大国的转变。中国作为新兴国家,在新的对外合作战略下,将迎来开发合作的高潮期。在对亚开发合作中,中日两国存在的利益冲突导致双方战略竞争加剧,中国作为新加入者应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巴经济走廊面临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芸 《南亚研究》2015,(2):35-45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巴后,中巴经济走廊正式步入全面实施阶段。虽然中巴经济走廊发展前景向好,但值得注意的是,经济走廊仍面临一系列风险。政治上,巴基斯坦政局存在不稳定因素,且各政党还未真正就经济走廊路线达成共识;经济上,巴基斯坦产业基础薄弱,投资环境欠佳;安全上,巴基斯坦国内安全形势并不稳定,且瓜德尔港所在的俾路支省安全形势更令人担忧,另外中国新疆的安全形势也存在不稳定因素;最后,域外国家可能对经济走廊有所干扰。上述风险都可能阻碍经济走廊建设,需要中巴两国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中苏军事同盟存在着一种体制上的弊病,这一点在苏联对中国的核援助以及中苏之间的军事合作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从战略目标看,苏联想要维持现状,争取一个缓和的国际环境,而中国强烈要求改变现状,制造一种紧张的国际局面;从同盟性质看,苏联强调军事“共同体”,采取一致行动抵制美国,而中国只想获得安全保障和物质援助,过分追求独立性,其结果必然是军事合作的失败和同盟的破裂。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际关系中一种名为“越境打击”的军事行动,频繁在各种媒体中出现,“越境打击”行动有别于传统的国家间战争,分为国际合作下的获得授权的合法“越境打击”和单边主义的未获授权的非法“越境打击”.中国派遣海军护航编队赴索马里海域反击海盗的护航活动,就是维护中国海外利益的合法“越境打击”,这体现了中国新外交思维对于主权、内政、参与国际制度、国际合作的新思想,是中国外交转型的一个缩影,对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缅甸政治经济的转型给我国对缅投资与援助工作造成了冲击和影响。云南大学缅甸研究中心于2013年7~8月组织了关于中国对缅投资与援助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集中在四个方面:缅甸民众对中国投资与援助的总体态度;对于中国在缅甸重大项目的调查;缅甸民众对于国际投资和援助的态度;今后中国将如何在缅开展投资和援助。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当前缅甸一些民众对中国在缅投资援助存在较大的负面看法,中国在缅投资的一些大型项目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民意支持。但是,缅甸民众仍然普遍希望中国继续加大对缅投资和合作力度,同时希望中国企业能够改变投资领域和运作方式,更多投向惠及民生的项目。  相似文献   

13.
日本政府的ODA作为其重要的外交支柱,一直是日本政府外交战略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日本对其ODA政策做了不少调整.这种调整与其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是密切相关的,也深刻地反映出日本外交战略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关注上升了,政治含义增加了,自主性更强了,以及加强了与中国竞争的态势等.尽管在新的政策调整下,日本表示要减少对华援助,但是日本政府提出的一些新方向也为中国争取新的援助项目因开辟中日合作新领域提供了契机.中国不仅可以在政府层面与日本加强在环境、人才交流、技术提供以及预防灾害、传染病等方面的合作,也可以在民间层面加强与日本NGO/NPO的合作,以期通过各种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中日之间的经济互利与关系改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巴基斯坦关系的嬗变:1962~1965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巴基斯坦是中国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但学界对中巴这一“独一无二”的战略关系没有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本文在中国与印度相争的大背景下,对1962—1965年中巴关系的嬗变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冷战期间,谋求外在的同盟关系是巴基斯坦维护国家安全始终不渝的目标,巴基斯坦积极的对华政策是其顶住美国压力、建立中巴事实同盟的主因;中国在对巴政策中所追求的有限的政策目标以及对意识形态的摒弃是中巴事实同盟建立的另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以来,中国通过援助和投资并举的方式推动中拉合作减贫,主要特征为基础设施优先发展,经济增长与"能促型"减贫相结合,国有资本主导和市场参与相结合。中国援助与投资整体上有助于拉美国家减贫,但不同类型援助和投资的减贫效应有所差别。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拉合作开发潜力较大,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拉美国家政府治理能力、市场效率、援助和投资碎片化以及中国对外合作开发能力不足等问题,影响了中拉合作减贫的持续推进。对此,中国需要不断完善多渠道合作融资模式,平衡基础设施建设与"能促型"减贫之间的关系,加强中拉政府治理能力和市场制度建设交流,构建"弘义融利、开放包容"的对外合作开发体系,持续推进中拉合作减贫。  相似文献   

16.
经过一年多的协商,欧洲共同体同非洲、加勒比地区、太平洋地区(ACP集团)65个发展中国家一致同意签署一项未来5年期间在外贸和援助方面协调它们之间关系的新协定.正象协商最初表明的,1984年12月8日在多哥的洛美签署的协定反映了维持、加强和提高前两次协定中有效合作的愿望.正如协定所表示的,第三个洛美协定肯定了2月底期满的第二个洛美协定已获得的权利和规定的义务.合作的主要方面将仍然是非、加、太国家的大部分产品可自由进入欧洲共同体,援助发展并建立稳定的出口收入制度以及采矿部门的援助和协商机构.第三个洛美协定可支配的资金能促进自立的和  相似文献   

17.
东西南北     
我国采取多项措施为妇女发展铺路日前,30辆流动医疗车——“母亲健康快车”从北京开赴西藏,为那里的贫困家庭和母亲送去健康知识和健康服务。这是“中国母亲援助”行动的内容之一。“中国母亲援助”大型公益扶贫行  相似文献   

18.
中日经济关系与中国工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日经济关系对中国工业化的贡献中日经济关系包括中日贸易、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日本政府对中国提供的政府开发援助 (ODA)、中日政府科技合作协定、两国间官方和半官方以及民间的经济知识交流等内容。通过中日经济关系的发展 ,日本在向中国提供工业化所需的技术、资金、市场以及经验知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 )日本在向中国提供工业化所需的技术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日本向中国工业化提供技术的主要渠道有 :技术贸易、直接投资、日本对华ODA中的技术援助部分以及两国政府间的科技合作等。1 .技术贸易日本是中国引进技术的…  相似文献   

19.
黄胜  吴福环 《江右论坛》2007,8(6):60-64
最近,巴基斯坦国内政局出现了明显动荡,从绑架人质案到"红色清真寺"事件,暴力恐怖活动层出不穷.当前巴基斯坦国内局势的发展趋势;巴基斯坦局势的演变将对中国新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本文将围绕上述问题,分析其中背景、原因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20.
资讯点击     
中国移动巴基斯坦推新品牌2008年中国移动将在巴基斯坦再投资8亿美元,用于加强中国移动巴基斯坦公司的通讯网络覆盖和售后服务建设。第二季度,中国移动巴基斯坦公司在当地举行了新公司品牌名"ZONG"的发布仪式宣布此消息。民营视频网站资格破冰3月份,中国民营视频网站资格破冰——国家广电总局颁出《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来自上海的激动网成为国内首家获得这张牌照的民营网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