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没有哪个中国人能做到一辈子不过节送礼,那么如何送礼、该怎么送礼也就成了我们的一个难题。真有“礼到用时方恨少,一到过节就犯愁”的感受。过节送礼的经济考量“今年过节送啥礼?送哈礼呀,送哈礼,送礼只送……”,这算是最近几年来最红红火火的广告片段之一,如今就连三岁小孩都能将它倒背如流。然而,送礼的人有没有从经济学的角度来  相似文献   

2.
毓朗 《现代交际》2004,(2):9-10
你可别小觑了平日送出或收到的每一件礼物,因为这其中包含着许多深意:真诚与关怀、思念与牵挂、智慧与幽默……当然,有时也能让人体昧出另一番滋味,诸如虚假与所求、轻佻与庸俗等等。 有的人总是分不清“送礼”和“送心”的差别,常常为了送礼而送礼,忘记了礼物是用来传达心意的。送礼,更应该送去的是我们这颗牵挂亲朋好友的“心”。告诉你几个“送礼秘笈”,让你把礼物送到别人的心上。  相似文献   

3.
逢年过年,到亲朋好友家串串门,带点小礼品,本来是国人富而好礼的传统。可如今,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这礼的厚度“水涨船高”,送礼的范围也扩大了,送礼新招也层出不穷,逢年过节、红白喜事、乔迁新居、子女升学甚至看病求医、托人办事等,都成为人们送礼的理由和借口。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浓厚的“送礼经济”风气。  相似文献   

4.
男士给女士送礼,司空见惯,而女士给男士送礼,倒是近年来的新时尚,但给什么人送什么礼,却是需要注意的。送礼之道既不能以女人之腹度男人之心,又不能搞“金钱至上”、“名牌意识”,唯有“看人下菜碟””。如对“工作狂”,可送名笔、手表、公文包;要是你讨厌他不刮胡子,可送电动剃刀;如果你不想见他,就送上旅行袋;对“美食象’,自然是送上燕窝、巧克力……可如果你不满于他的肥胖,不妨兼送减肥茶;对“文化人”,讲究送歌剧、音乐会的门票,电影则要挑古典名片文艺片,当然送书也是理想的选择;对“自我中心者”,要送定制的西…  相似文献   

5.
青天 《老年世界》2007,(4):45-46
见到“南阳十大收藏家”之一的王玉信时,正好听到有人进门喊他:“玉信,老家有人给你送礼来了!”给法官“送礼”这样明目张胆?走近一看,我们不禁哑然失笑,这礼还真不“轻”——原来是一箱奇形怪状的石头。“有好多人给我送‘礼’呢!”王玉信幽默地说,“这些东西对我而言是‘宝’,对别人来说是‘废物’。”许多人参观了王玉信的家庭收藏馆后,经常为他收集一些藏品。  相似文献   

6.
在清代的时候,官员在上司的喜庆日子送的礼物称为“喜敬”;在节日送给上司的礼物称为“节敬”;外官过年时送给京官的礼则被成为“年敬”。如今愈演愈烈的送礼之风与之有什么一脉相承乃至发扬光大的关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在送礼, 送什么礼,为什么送礼……  相似文献   

7.
李真 《职业》2008,(2):18-19
本来“礼多人不怪”,如今却是“送礼难,送礼滥,送礼送到了马腿上”的事件频频发生。职场礼品该怎么送?选择礼品的标准是什么?有哪些诀窍和忌讳?  相似文献   

8.
值得注意的是,支撑目前社会“送礼经济”的,其实并不是中国人富而好礼的小礼物,而是成千上万元的“厚礼”。这种厚礼,养活了礼品供应商,满足了权礼交易的需要,也给不法的行贿受贿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9.
送礼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比较重要的社交活动,北美人也不例外。不仅如此,北美人对送礼还特别讲究,也称得上是名目繁多。生日、结婚、生育和各种节日都要送礼,但在不同的节日、不同的时间和场合下,送礼的礼仪也是不同的。 生日——北美人非常重视亲人、朋友之间的生  相似文献   

10.
我喜欢收到朋友的礼物,特别是饮料用具,古朴的那种,最不喜欢“床上用品”,当然尤物例外。确实.送礼是一门艺术,而现代人,谁能避免这一差事?记得几年前,我的一位教师朋友,每至元旦,都会收到一大堆的礼物,但概括起来只有两项:挂历(或台历)和挂钟,都与时间有关系,他自嘲地说,好象学生们在教育他要珍惜光阴!虽说“接受比施出更幸福”,但想想,当别人送一份自己不需要、不喜欢的礼物,仍要装出笑脸及一副极欢欣感激的神态时,个中滋味,只有当事人最清楚了。送礼只是一种社交手段,目的在于增进彼此的感情。试想,一个整天对…  相似文献   

11.
本文系作者在教授论文答辩时所作的报告。(Habilitationsvortrag)文章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深入细致地分析了在中国业已存在的送礼贿赂现象。本文认为,送礼贿赂现象作为社会交换行为的一种形式,无论过去和现在对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都起过积极和消极的作用,具有正面的和负面的功能。送礼贿赂同时又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中国人所形成的一种社会互动方式。正确地从历史的、文化的和社会的角度去理解送礼贿赂现象,对于理解目前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的过渡,理解中国现代化与社会发展过程,乃至理解整个中国现代社会,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中外书摘》2014,(3):34-35
拉关系、走关系多要“请客送礼”。送礼固然起“关键”作用,然而,请客吃饭却有送礼起不到的作用。它可以创造一种气氛融洽感情,并且一个请求在酒桌上比办公室里可能更容易开口提出和得到对方答应。  相似文献   

13.
李方 《职业》2010,(4):53-53
“宅”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异军突起,随之衍生出了由“宅人”掀起的一个新的经济名词“宅经济”。买菜足不出户、工作足不出户、购物足不出户、送礼足不出户……其实质是被引导着将原来的户外消费、商务转移到“宅内”进行。在投资者眼里,“宅人”不仅引领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也引发了新经济现象和新的商业模式,更带来了新商机。  相似文献   

14.
论语     
下面是近年来几位“著名”贪官的“经典语录”,不仅“搞笑”甚至还有些“哲理”。——戚火贵: 我把钱都交了,你们不能判我死刑。——孟庆平: 我和她们(情妇) 来的都是真感情。——张二江: 都是女人惹的祸。——周继美: 送礼者太多记不清了,俺只记住了那几个没送礼的。——丛福奎:佛不佑我。  相似文献   

15.
送点意思     
西贝 《公共关系》2001,(1):30-31
人生在世,礼尚往来,谁都无法回避。然而“送礼”却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礼物除了它的物质价值,很多时候还表示礼貌、尊敬、热诚、亲近。当送礼和心意相联结的时候,送什么和怎么送就有了讲究,所以,懂得一些送礼与收礼的艺术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送礼无非是要表心意,难就难在送礼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如何将心意送得不显山露水又能打动人心、恰到好处,这绝对是一门技术活.记者在国内某权威人才机构的年度调查中发现,造成年底焦虑的因素中,除了"缺钱"这一因素外,因为送礼而产生的焦虑排名第二,约37%的人都因为送礼而焦虑,轻则坐立不安、情绪低落,重则失眠多梦、焦躁多疑、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17.
给老外送礼     
在您认识的人里面,有老外吗?与他们有过礼尚往来吗?为了避免在送礼的时候连“洋相”也一起送过去,现在告诉你一些最简单实用的常识。  相似文献   

18.
礼多人心忧     
礼多人心忧张理觉时下,送礼之风席卷城乡。大凡掏个人腰包者,不少的已不堪“礼”之重负。虽有“礼多人不怪”之说,但三送两送起来,还是会“礼多人心忧”的。原因就在,我等百姓比不得某些掌权的“公仆”。人家有权力交换,用不着花费工资袋里的血汗钱,自然是“韩信将...  相似文献   

19.
吴树 《中外书摘》2009,(3):35-37
新闻媒体联手上演鉴宝大戏、拍卖公司变身魔幻大师、文物成了送礼就送的“脑白金”、全民藏宝已然成为一场数千万人参与的“愚人节”游戏……这些今古奇观,构成一场“国宝闹剧”的华彩乐章。在这场闹剧中,人被充分物化,神圣的法律精神也无奈地遭受阉割……  相似文献   

20.
羞耻感,本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应当是人类的共性,它是一种“羞”于“耻”行的自省意识,是一种心理上自惭、自愧的本能反应,也可以说是一种良性反应。在这方面,我们的老祖宗多有告诫:跨入人界,不坠兽道,大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把廉耻作为维系社会、国家存亡的支柱之一。小到“寡廉鲜耻,无耻之尤。”老百姓都“耻”于一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