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圭 《天府新论》1997,(1):94-95
在璀灿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少地域性文化极具特色,因而显得特别重要,如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和巴蜀文化等就是如此。近年来日见丰富的出土文物,证实了巴蜀文化不仅历史悠久,文明程度极高,而且精湛绝伦,引人注目,三星堆及成都附近的文物发掘,简直新人耳目,轰动了文化界。此外,作为巴蜀文化的重要构成部份,云蒸辈出的巴蜀精英和他们那些别具一格的人文著作,是那样的辉煌耀眼,独具特色。近日由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政协刘安遇、胡传淮整理校辑的《王灼集校辑》就是林林总总的巴蜀文化精英的著作之一,日前已由巴蜀书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2.
在新千年的开端 ,列入 2 0 0 1年~ 2 0 0 5年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计划的巴蜀文化系列丛书共 1 0本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了 ,丛书一面世就引起了学术文化界的热烈关注和高度评价 ,被誉为巴蜀文化研究的一件盛事。其中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段渝研究员的《玉垒浮云变古今  相似文献   

3.
西 大开发—巴蜀文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巴蜀文化是指巴蜀地区即主要在今四川省、重庆市境内,自古至今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具有巴蜀地区特色的地域文化.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尤其要大力加强巴蜀传统文化研究与当代实际的结合,并且有必要通过开展学术评论进一步提高巴蜀文化研究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巴蜀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中国西部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巴蜀文化研究不仅具有深远的学术理论价值,而且对于深入探析长江上游的历史文化,也有重要的意义。 一、巴蜀文化概述 “巴蜀文化”作为一个命题,是在20世纪40年代初正式提出来的。从40年代初到80年代末,学术界对巴蜀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古代史(尤其先秦史),考古学、古文字和民族学方面。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批学者注意到巴蜀文化在整个历史时期显  相似文献   

5.
《四川社科界》2010,(1):55-56
古蜀文明与南方丝绸之路研究项目是中心科研国际化和国际学术交流的典型代表。2007年立项的成都市文化建设重大项目“古蜀文明与南方丝绸之路研究”,是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国际意义并且与中国西南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紧密结合的前沿性科研项目。本项目由科研、宣传、营销三部分组成,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承担项目的全部科研工作并担任宣传、营销工作的顾问。  相似文献   

6.
《四川社科界》2010,(1):48-50
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是全国高校唯一的以南方丝绸之路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学术机构。中心最重大的科研项目是“古蜀文明与南方丝绸之路研究”。  相似文献   

7.
《四川社科界》2010,(1):47-48
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基地科研人员采取开放式的管理机制、项目聘用制的管理方法。以科研组织、项目为重、进出开放的原则,常年聘请国内外大学、科研单位的专家为中心研究员。  相似文献   

8.
《四川社科界》2010,(1):44-47
巴蜀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是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巴蜀文化在中华文化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并且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一直影响到今天。本期学科建设栏目重点介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优长学科——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成立暨巴蜀文化研究规划会议” ,于 2 0 0 1年 4月 5日在四川省社科院讲演厅举行。来自省内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文博馆所、新闻出版部门、党政机关等单位的 1 50余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成立大会。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席义方、四川省政协副主席章玉钧、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殷建中、原四川省人大主任杨析综、四川省社科院院长侯水平等领导到会祝贺并发表讲话。席义方同志在讲话中 ,首先代表省委、省政府对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 ;强调指出 ,中心应积极组织力量 ,做好巴蜀文化研究课题规划 ,在四川省巴蜀文化研…  相似文献   

10.
四川作家群反叛、张扬、追求自由、注重个性的共有特点,正是地处西僻、远离正统文化、道德理性负轻的巴蜀自由、反叛的文化传统使然。巴蜀文化精神不仅从方方面面完成了对创作主体的塑造,也对四川现代乡土小说文本施加着最根本、最直接的影响,它不仅是小说文本内容的母性渊源,也对小说文本形式和表现手法影响至巨,如“龙门阵”风习与小说的故事性叙事,方志意识与小说的地域指认等,皆有着浓郁的巴蜀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11.
《四川社科界》2010,(1):54-55
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移民文化研究所宋子然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三峡外迁移民在安置地社会融合与社会稳定研究”,其研究成果《三峡外迁移民社会融合与稳定调查报告》,是在对接收安置三峡外迁移民的12个省(市)上千户移民实地调查分析之后形成的一份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12.
6月21日,省委宣传部、省社科院和省社科联,在省社科院联合召开了巴蜀文化研究座谈会。来自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省直机关等部门的专家、学者和领导同志50余人,围绕如何进一步组织、推动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巴蜀文化的研究工作,促进我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者一致认为,巴蜀文化源远流长,是祖国中部长江流域三大地域性文化(余为荆楚、吴越文化)之一,是中华炎黄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半个多世纪以来,四川学术界的几代学者,积极开  相似文献   

13.
《学术探索》2012,(1):1-F0002
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民族文化强省,在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领导下,由省财政厅、省社科联、省社科院、云南大学等单位组织编辑出版的大型哲学社会科学系列丛书——《云南文库》。文库是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由《云南  相似文献   

14.
《巴蜀文化通史》中有单独的一卷:巴蜀科技史卷。本文通过介绍巴蜀科技史卷的编写,从而一般地探索“地方科技史的编撰模式”。巴蜀科技史属于“地方科技史”。撰写科技史有三种模式:通史模式;学科模式;融合模式,即分科(或分领域)通史模式。我们认为采用“融合模式”比较适合。具体论述了巴蜀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子文化”;巴蜀科学技术成就的内涵;巴蜀科技史有独特的世界意义;巴蜀科技史研究的现状。提出编撰地方科技史的模式探索与选择,指出我们的差距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近代著名的巴蜀企业家卢作孚与巴蜀文化的关系,认为巴蜀文化的精神品格深深地影响着卢作孚的人生选择和创业实践,而卢作孚通过创办一系列具有影响的近代经济、社会事业,张扬了巴蜀文化特有的文化精神和进取精神,推动了传统巴蜀文化的近现代化转型,为巴蜀文化开拓了从传统到近现代化转型的区域文化新境界。  相似文献   

16.
段渝研究员     
段渝研究员的新著《政治结构与文化模式———巴蜀古代文明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最近由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在古代文明尤其是巴蜀文化研究领域中多年辛勤耕耘所获得的成果。它的出版,引起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以及文化学界的密切关注,受到同行权威专家的高度评价。人类学家、四川省民族研究所李绍明研究员认为,该书“可谓独树一帜,对巴蜀文明的来源及发展作出了可成一家之言的多方位、多视角的诠释”,“对三星堆出土文物所反映的文化现象的诠释,对巴蜀古酋邦制的说明,对早期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对巴蜀文明…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对“中国‘文化力’研究第一人”贾春峰先生的专访。十年的艰辛研究 ,贾春峰先生成果累累 :“文化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市场经济的开拓需要“文化力”的配合 ,而文化也需要在市场经济中找到自身发展的巨大内在动因 ;“企业文化力”是企业发展的强大的内在驱动力 ,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系统工程 ;企业家应当是“共生英雄”与“人企合一”的第一信奉者、第一实践者和第一宣传者。“2 1世纪的经济赛局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较量”。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区域文化研究,一向指的是自然地理范畴的文化研究。自然,这自然地理范畴的文化,也是融合着经济、政治、社会结构等等诸多因素的,但毕竟是以自然地理范畴作为相互区分的基本标志的,如巴蜀文化、齐鲁文化、三秦文化、吴越文化、燕赵文化、三晋文化等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四川的巴蜀文化研究可谓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推进巴蜀文化研究的转型、实现研究力量的整合和拓展学科的研究范围及领域.使四川史学研究再创辉煌,2004年12月26日至27日,四川省历史学会、西华师范大学在南充西华师大行政会议室联合主办了嘉陵江文化旅游资源学术研讨会暨四川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会.会议由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具体承办。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文化研究不单是一个纯粹学理层面的问题,它与言说者的文化身分密切相关。在文化研究的译介过程中明显存在着“中国与西方”二元对立的思想模式。在对文化工业批判中建立了文化研究的“边缘文化身分”;文化研究中的现代性、历史主义立场初步建构了其“混合文化身分”;阶级分析、政治经济学分析的回潮形成了“重构文化身分”。文化研究及其言说者的身分嬗变还远远没有结束,文化研究的文化身分是一个开放的结构。今天的文化研究者必须首先对自己的文化身分进行深刻的反思,然后才有可能对文化研究及其文化身分有清醒的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