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8年,国内市场上“价格大战”风烟四起。在“价格大战”中,一些企业不时联合起来呼吁制止“价格大战”,要求实行“行业自律价”。由于“价格大战”的严峻形势,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反倾销”政策。其后,国家一些委、局机构也确定对21个品种的工业品实行“行业...  相似文献   

2.
“七十三、八十四”被一些老人视为迈向长寿的“坎”。有人说那是根据孔子和孟子的卒年而人为定的,且不说是否真有“坎”,现代科学证实,老年人因为年龄大了,适应能力下降,在生命的长河中的确有一些应该提防的“危险期”。  相似文献   

3.
“哩”在南阳方言中使用频率极高,作为句末语气词,在疑问句、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中分别有不同的语义特点,某些情况下可以和普通话中的一些语气词互换。在用时间提问的特殊疑问句中,“哩”容易产生时态的“双重性”。“哩”在表义上还存在“模糊性”。“哩”在南阳方言中也有一些结构,发挥着特殊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4.
对Gender译为“社会性别”的几点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翻译“Gender”一词,是中国学界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在一些学者和项目的推动下,用“社会性别”来翻译“Gender”,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越来越流行。但译为“社会性别”一词明显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与“Gender”的原义不完全一致,二者是难以获得大众的接受,三是割裂了与生理因素的联系,四是忽略了主体的作用,因而可能对“Gender”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些”和“一点儿”是用法相似,语义相近,但又有所差异的两个词。本文引入两个概念“主观量”和“客观量”,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揭示这两个词修饰有界名词时,表示的量的差异,即“一些”表客观量,“一点儿”表主观小量。(由于本文着眼点在于比较修饰有界名词的不定量词的差异,对“一点”和“一点儿”不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6.
长达十年之久的布莱尔政府的执政理念之基是“第三条道路”。在“第三条道路”框架之下,布莱尔政府的教育政策总体上保持了对前保守党“新右”思想的继承,再融合了一些社会民主主义的思想,从而在“继承”和“融合”的实践中致力于寻找一些新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7.
“狗奴才”,“狗样”,“狗娘养的”……这些都是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评价。而被诸如此类言语所评价的那些人,多半不是什么好人,至少在说这些话的人眼中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8.
《人生与伴侣》2007,(6):65-65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科学家首次对生活在人体皮肤上的细菌进行详细的调查,结果发现:人体皮肤实际上是一个细菌“动物园”,这里大约生活着250种细菌,其中一些是“常住居民”,另外一些则属于“流动人口”。  相似文献   

9.
《人生与伴侣》2014,(5):62-62
极品事儿 在“甄嫒体”流行过去之后,编辑部最新流行“伪科体”,所谓伪科,就是拿一些看似十分专业的词汇句子解释一些普通而正常的现象,如下例。  相似文献   

10.
止耳 《社区》2008,(33):5-5
一度下架的个别品牌液态奶,经权威机构检验合格后,如今贴上绿色标识重新上架销售。同时,尽管各大超市、商场内已难觅“下架奶”制品,但记者仍在广州市一些中小超市内发现了“下架奶”,一些不规范的标识则照旧“大行其道”。  相似文献   

11.
杨进  高桂凤 《金陵瞭望》2007,(19):49-49
从2004年下半年起高淳县大力实施以“双培双创一公开”为主要内容的“强基工程”,制定了三年推进计划。在近三年的“强基工程”实践中,高淳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主要成效和体会可归纳为“三个重在”: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发式是中国古代区别不同民族的重要表征。文章叙述了中国古代一些少数民族的主要发式及演变概况,澄清了对一些词语的误解,如“被发”,不仅指“披发”与“散发”,而且也可用来指“剪发”和“辩发”。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汉语教学和普通话水平测试中一些学生拿“母语”当“外语”,面对一个简单的话题,却无话可说。这种现象不得不令人深思。造成这种“失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重基础轻应用,过度“规范”的要求等等几个方面。针对这些现象、原因,笔者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改正措施。  相似文献   

14.
1995年以来,学术界对“大跃进”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在一些研究领域上有所拓展,一些观点也有很大突破。综合整理这些研究成果,对促进“大跃进”的深化研究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与作文》2010,(4):12-12
人们称赞马善跑,马说:“不用称赞我,我只不过跑得快一些。” 人们称赞骆驼有耐心,骆驼说:“不用称赞我,我只不过多走了一些路。” 人们称赞驴子勤劳,驴子说:“不用称赞我,我只不过在磨道上多转了几圈。”  相似文献   

16.
陈普 《山西老年》2011,(7):17-17
早期著名的共产党人,在性格、能力、工作方式上,大多特点鲜明,有的还因此获得一些“雅号”或“外号”。  相似文献   

17.
“默契交易”是一种原始的交易形式, 在我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中及世界其他一些地区都存在过。其形成原因不是通常所说的双方语言不通, 而是人类早期存在一种“同陌生人交往的禁忌”的观念, 进而产生同 “异人”直接接触的避讳  相似文献   

18.
税负痛苦     
美国著名的财经杂志《福布斯》近日发表了2007年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报告,中国内地赫然列在第三,仅次于法国和比利时,而且排在欧洲许多以高税收著称的国家之前。尽管有不少研究税务的经济专家们普遍认为,《福布斯》的排名存在明显不科学之处,但外界的观感从某种程度上也确实反映出当前中国税收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而在许多“税负痛苦指数”比中国低的国家,并不能感到其国民的税负比中国人轻,但在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方面,一些国家做得更能“看得见,摸得着”,抵消了一些纳税人的抱怨。  相似文献   

19.
尽管“计划经济”思想在现代中国居于主流地位,但“自由经济”思想也并未断绝。事实上,清末即有一些人士认识到国家干预经济的两大弊端,即经济上效率低下与政治上导致集权。在此后的近半个世纪里,中国现代“自由经济”思想愈来愈富有学理性,进而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一些人士甚至提出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先进思想。可以说,中国现代的“自由经济”思想也是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的思想源泉之一。  相似文献   

20.
宋代开始,一些绘画评鉴大师为了集画论之大成,多把前人画论抄掇一遍,然后再加入一些自己的观点,最具代表的是韩拙的《山水纯全集》。长期以来,学术界认为此书“抄袭”之处较多,并随意修改原著,态度很不端正,学术价值较低。然而,韩拙虽然“抄袭”很多,但有些思想却是对前人画论的再发展,意义重大。韩拙在郭若虚“三病”基础上“召匡”病的提出,在王维“意在笔先”思想下的“预想目前”、“笔法推之”观点,以及对荆浩“四势”、“六要”的新解和新“三远”的阐发,都是他有意对前人理论的思考和创新,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