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学生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一个重要方面军,在中国革命中常常起着先锋和桥梁作用。本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河南理工大学师生师生在民主革命过程中的光荣历史。在反帝保矿斗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焦作煤矿罢工、抗日救亡、一二.九运动、抗日战争、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护校爱校迎接解放的斗争中,广大师生特别是青年学生都是英勇的站在战斗的最前列,在全国和河南特别是焦作地方有重大影响,对中国革命作出了光辉的贡献,对学校建设和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与焦作煤矿反帝罢工略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生在1925年的焦作煤矿反帝罢工,沉重打击了英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大大提高了焦作煤矿工人的阶级觉悟和斗争水平。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里把正在进行中的焦作煤矿反帝罢工与那一时期发生的海员罢工、铁路罢工、沙面罢工等全国著名的几次罢工相提并论,称赞工人阶级“特别能战斗”,给罢工工人以极大的鼓舞,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河南理工大学的前身焦作路矿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矿业大学 ,经历了福中矿务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焦作矿业学院等多个历史发展阶段。本文着重论述和分析了我国著名工程教育家和冶金学家张清涟教授历任福中矿务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秘书和院长期间 ,为把私立焦作工学院创建成全国名校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和政策 ;同时 ,也概述了他任职学校前后 ,在北京大学和赴美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以及在东北工学院严谨治教、勤奋著述的学术生活  相似文献   

4.
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西北联合大学及其分立的五大学院立足大西北,坚守使命、培育英才、延续国脉、创造奇迹,孕育了“公诚勤朴”的大学精神,为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历史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财富。创办于1909年的中国矿业大学在经历其最初的发轫阶段后,与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特别是与由西南联合大学分立的国立西北工学院有着整整8年的时空交汇。在此期间,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私立焦作工学院对战时的国立西北工学院而言,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富有特色且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组成部分。在抗战期间高等学校内迁运动中、在西北联合大学及国立西北工学院的峥嵘岁月中,私立焦作工学院所经历的文化涵养和精神陶冶,与中国矿业大学的历史不可分割。中国矿业大学所特有的“好学力行,求是创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文化品格,是她从焦作路矿学堂到私立焦作工学院、中经西北联大、西北工学院再到焦作工学院、中国矿业学院直至新世纪的百年曲折坎坷历程中熔铸而成的。中国矿业大学在西北联合大学及国立西北工学院时期的那段历史不应该被忽略和遗忘。  相似文献   

5.
焦作1999年创造性地提出由"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城市战略目标转型,由于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在旅游发展上取得骄人业绩,被旅游界誉为"焦作现象"。在后"焦作现象"时期,焦作过分依赖云台山发展旅游的不利因素逐渐显现。后"焦作现象"时期,在继续大力推进云台山旅游发展的同时,可借助云台山积累的人气,充分依托焦作太极拳文化、"南水北调"水资源和城市旅游资源,全面提升太极拳文化旅游的内涵、档次和水平,充分体现太极拳文化的旅游价值和经济价值,深度挖掘怀药文化和瓷文化,推动焦作旅游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新四军铁军精神的源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军精神是新四军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战斗精神和战斗品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井冈山精神是铁军精神形成的思想文化源泉;异常险恶的革命斗争环境是铁军精神产生和发展的特殊条件;以叶挺和陈毅为代表的新四军高级指战员群体和众多新四军将士是铁军精神形成和发展的人脉渊源。  相似文献   

7.
焦作工学院的前身焦作路矿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矿业大学。本文论述了焦作路矿学堂创办的历史背景以及培养矿业高级专门人才、开发矿业和发展煤炭高等教育的历史意义;扼要总结了焦作工学院在创办90年的历史长河中在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积累的丰富办学经验;展望了在迎接21世纪中的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8.
民族精神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了重要的精神支撑作用。近年来,学者们围绕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精神的内涵、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民族精神教育的实践、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民族精神实践的当代启示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但这些研究多关注抗战时期特定主体的民族精神教育实践,较少系统地论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精神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被称为民族的战士,其精神对后辈学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顾随积极地学习鲁迅、宣传鲁迅。他深受鲁迅战斗精神的影响,自觉地以鲁迅精神来改造自己,铲除旧日愁思,不再忧思抑郁以自伤,努力锻炼坚强的意志,由牢骚抱怨转向执着进取,在文学事业中勇猛创新。他把鲁迅作品中的意象、意境化用入词,将鲁迅作品中的思想、精神融入于词,开辟了一块新的园地。虽然顾随自谦没有学到鲁迅的战斗精神,但他在各个时期都表现出勇于反抗、积极进取的品格。尤其是抗战期间,顾随进一步将战斗精神融入文学创作、诗词论著与古典文学课堂当中,彰显了抗战到底、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与民族气节,为青年一代照亮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论述达利这一超现实主义画派代表画家创作的理论基础、创作特点及创作源泉,突出其反传统的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11.
1925年英国福公司焦作煤矿反帝大罢工,是五卅运动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一次伟大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运动。本文运用翔实和丰富的资料,论述了焦作煤矿罢工和焦作煤矿工会成立的历史背景、罢工的发动、爆发和工会成立的经过以及围绕着罢工和复工所进行的尖锐的、激烈的斗争过程,最后经过谈判取得胜利以及它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焦作近代煤炭产业工人的成长及道清铁路工人大罢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分析了焦作近代煤炭产业工人的成长历程,指出了焦作近代煤炭产业工人主要来源于英商福公司和民族工业企业;探讨了道清铁路工人俱乐部的成立、大罢工的发起和斗争过程,指出了俱乐部的成立标志着焦作近代煤炭产业工人的新觉醒,得出了这次大罢工不但有力地支援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锻炼了焦作工人阶级,而且还标志着焦作工人运动由此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以考古资料以及所发现的碑刻资料为中心,结合文献记载,对焦作煤炭开采进行考古学意义上的观察。从碑刻资料和所发现的遗物、遗迹来看,焦作煤炭开采始于唐宋,兴于明清,至清中后期达到开采高峰;而且煤炭生产也不仅仅是满足当地的生活、生产需要,它还作为重要商品对外进行贸易。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不仅了解了焦作煤炭开采的过程,而且也为煤炭史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4.
我国小煤矿发展问题及政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描述了自1990年以来我国小煤矿发展的趋势,并重点从煤矿生产安全、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三个方面论述了小煤矿在当前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针对小煤矿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成效以及小煤矿政策失效的根本原因,论证了我国小煤矿需要长期存在的基本观点,并提出一些对当前处理小煤矿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焦祖尧的《跋涉者》和刘庆邦的《断层》是20世纪80年代描写煤矿的著名长篇小说。在改革视域下,两部小说展现了煤矿空间结构中不同力量的角逐,在男性形象的塑造上,依靠改革者话语权和领导权的强力操作,实现男权中心意识形态的建构。在煤矿文化的展现上,把改革精神和煤矿精神结合在一起,以采掘光明为精神隐喻,唤醒沉睡的人们,向人们诉说人应该在工业文明的过程中具有现代化的意识。两部小说将煤矿与权力、性别、社会心理、人的精神气质紧密结合,为20世纪中国当代文学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形态和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16.
孟子继承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结合战国时代特定的文化精神,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主要表现为"仁政"的社会理想、"性善"的道德思想、"浩然之气"的个性文采.他认为,主观与客观、社会与道德之间具有着内在统一、密不可分的联系,"性善"不仅是"仁政"的人性基础,也是"浩然之气"的心理根源.  相似文献   

17.
怀梆戏班习俗体现了焦作地区特有的民风民俗,是焦作地方特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祀神"、"外交"、课徒传艺、人员分工、尊"丑"重义、班规禁忌、过年习俗等方面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