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一、正确看待股份制和承包制 应当肯定的是,无论是股份制、还是承包制,都是改革逐步深化的产物,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当前,在实行承包制和股份制的问题上,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把实行承包制和股份制对立起来,怕用股份制来否定或替代承包制;另一种观点认为,承包制和股份制是不同层次的改革,不存在谁替代谁的问题;再一种观点认为,承包制和股份制是可以兼用的,承包制和股份制各有侧重,可以互补。究竟哪种观点更适合国情和厂情,至今还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我们认为,后两种观点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2.
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形式的承包制作为实现两权分离、完善企业经营机制的具体形式,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承包制能否成为我国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根据我国改革以来的发展状况以及对新的经营机制的要求,笔者认为:承包制并非是我国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它只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渡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和探讨,就必定要被股份制模式所代替.承包制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和新旧体制因素的矛盾冲突在一定阶段上达到力量均衡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股份制变形的原因及其对企业改革的影响卢兴前在放权让利、承包制。租赁制等多种形式的改革没有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带来预期的效果时,人们纷纷把渴望搞好国有企业的目光投向股份制上,于是股份制试点企业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但在这些股份制企业中,规范的股份制所占的比...  相似文献   

4.
继放权让利和承包制之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股份制改造的积极探索阶段,并优先发展资本市场的分市场——股票市场。然而,由于国有产权由谁代表的问题没有解决,公有股不能上市流通,股票市场的高投机特征,使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及股票市场发展的初衷难以实现,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探索陷入困境。正视以上困境,笔者提出运作企业重组投资基金,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新思路。一、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逻辑演绎及面临的困境自1978年开始,国有企业推行了以放权让利和承包制为线索的改革,放权让利和承包制在短期内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  相似文献   

5.
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股份制改革郭世辉,王长寿陕西工商学院,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一、进退两难的股份制改革现状(一)后退无路──没法再回承包制实行承包制固然比不实行好,但对现代企业的承包决不象把土地包给农民那么简单。承包制既没有解决公平、效率的问题,更没有解决...  相似文献   

6.
租赁制、承包制是目前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通行的经营方式,股份制是学术界多数人推崇并开始试行的企业模式。在我看来,租赁制、承包制与商品经济有着难以克服的矛盾,股份制在我国相当长时间内很难普遍推行,目前,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的现实途径是实行法人所有制。  相似文献   

7.
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在于转变企业经营机制,使之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我们认为,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因其内在的机制性缺陷,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问题,因而不可能成为企业改革的方向。只有股份制,才是重构企业经营机制的最佳选择。目前,应当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承包制向股份制的转换。  相似文献   

8.
当前,对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的问题,理论界是个热点,而具体实施上却是个难点,不少人对我国目前推行股份制是否具备了条件、股份制能否理顺企业财产则感到怀疑。本文不打算就上述怀疑作正面解释,而是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点出发,如何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推行企业股份制改革的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设想。 一、股份制要在横向经济联合特别是在企业集团的基础上做“短平快”的文章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已经出现企业之间横向联合的好势头。但是,这种横向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在我国企业改革的实践中,出现并试行了租赁制、承包制、股份制等形式。这些形式带有一些独自的特点和内容,它们的出现,丰富了企业改革的形式,开拓了人们探索企业改革的思路。相比较而言,在这些形式中,承包制则是目前适用面较广、效果较好的。但是,同其他企业改革形式一样,承包制在显示了许多优越性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和研究,探讨相应的治理对策与措施,以期进一步完善承包制、继续推进企业改革。相反,不当地过高地肯定和评价承包制,用成功的范例论证它的优越性、必然性,否定它的过渡性,忽视它所存在的问题则是十分有害的。基于这  相似文献   

10.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作为中国经济改革中心环节的国有企业,也就成为转型企业了。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面临着众多的矛盾冲突和碰撞。当前,矛盾的焦点已经集聚到企业中的激励与约束上了,即委托代理关系将成为下一轮改革的重头戏。朱基同志说1997年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是整顿领导班子。这确实点到了企业改革的要害,因为我们无论采取承包制还是股份制改革,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难题,即国家在拥有企业经营信息上处于不利地位,而内部信秘持有者即企业经营者却与国家利益取向不一致,这样,就产生了所有者与经营者的激励矛盾。…  相似文献   

11.
承包制和股份制,是企业体制改革的两种不同模式.这两种模式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它们之间到底具有哪些联系?如何把它们对接起来?企业体制改革最终将会选择哪一种模式?这些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入,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探讨和解决.  相似文献   

12.
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在理顺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上,我国经历了承包制(1973年)——利改税(1984年)——承包制(1987年)三个阶段。虽然它们在不同阶段都起到了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但实践证明,它们都不是处理国家和企业关系的最有效的形式。在总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人们已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双重身份和双重职能要求尽快推行税利分流。那么,承包制如何向税利分流过渡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了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所产生的能量充分释放出来,人们对再造两权分离的企业经营机制提出了各种理论和构思,在实践中摸索和创造了多种经营形式。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实行承包制,租赁制,资产经营责任制,以及股份制等都是再造两权分离的企业经营机制的有益探索,而笔者认为,企业经营机制再造的主要形式应是承包制和股份制。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在深化企业改革中,全国各地都在试验各种承包制、租赁制、资产经营责任制。从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的实际情况出发,当前在全民所有制企业中推行各种承包制、租赁制和资产经营责任制,建立健全责权利相结合的经营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从社会主义经济与经济改革发展的趋势来看,股份制应该是一种不可忽视、可供选择的企业管理体制或企业组织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指出:“继续增强企业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这再次强调了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是,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完善承包制,还是实行股份制,这是深化改革的两种不同思路。  相似文献   

16.
围绕着深化大型国有企业的改革,理论界形成了“微观基础再构造”和“两权分离”两种思路,以及代表这两种思路的股份制和承包制的两种主张。目前,主张股份制的许多同志都将承包制视为治表不治本的权宜之计,因而不赞同推行承包制;相反,主张承包制的许  相似文献   

17.
几年来的实践已经表明,承包制等经营方式改革的内在缺陷难以通过完善经营方式本身获得完满解决,因为它无法克服国有企业所有权虚置的根本弊端,因此,深化企业改革的关键在于使产权明晰化。产权明晰化,从国家角度看是建立国有资产的法律人格化代表,从企业角度看是建立国有企业法人所有权,本文拟主要对后者做若干研讨。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经营者行为短期化的本质特征是企业经营者的经营行为不符合企业的长期利益,实际上就是现代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相分离的情况下,两者目标不兼容的一个表现。这一问题早在实行国有企业经营承包制之初就已经存在,并且被视为导致承包制在国有企业推广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在重提这一问题,是因为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经营者行为短期化在当前已不仅仅表现为企业经营者侵蚀企业资产、盲目投资扩张、重分配而不重积累等问题,而更为突出地表现在当企业改革有损于企业经营者的既得利益时,即使改革本身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产权变革巳经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十多年来,为搞活国有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如以“放权让利” 为核心的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生产责任制、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以及以国家股和企业法人股(从最终所有者看亦为国家股)为主的股份制改造等.但这种以改变国有资产所有权权能为标的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效益低、增殖慢、浪费严重的状况.其根源在于无论是承包制企业还是以国家股与法人股为主的股份制企业都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弱点,即政企多难以真正分开.  相似文献   

20.
一、股份制是比承包制更高级的选择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作为一种普遍推广的企业经营形式,在乌鲁木齐市大多数企业中推行已有六年了,其中计划预算内企业承包面已达90%。从实践来看,承包制对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