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歌曲演唱即歌曲声乐表演是声乐表演的一种形式,是以听觉为主、视觉为辅的一种音乐表演方式.表演者需要运用自己的身体和使用的乐器作为创作的材料和工具,通过身心的有机结合,把谱面上的艺术作品转变为具有可听可视的音乐艺术形象,并实现其艺术功能.在一个完整的歌曲表演过程中,表演者需要运用发声的技能技巧、歌曲的处理、歌曲的表演力及舞台实践能力等多方面技能技巧,来力求完美展现歌曲的内在艺术魅力和演唱者自身的演唱、表演能力.其中,表演者在歌曲演唱中的交流方式和技巧是一个重要环节,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艺术创作过程,它有助于使表演者更好地融入歌曲的艺术内涵、舞台设置的艺术内涵及观赏者的艺术需求,提升歌曲演唱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2.
草原歌曲是带有浓郁的蒙古族音乐文化特色的歌曲,是对我国边塞歌曲的继承、推进和发展。草原歌曲的流行,使多元化的音乐界增添了一些新的气息。无论是美声唱法、民族唱法,还是流行唱法、原生态唱法,都常常有歌者来演绎草原歌曲。草原歌曲特征鲜明,以能歌善舞而著称于世,其音乐文化艺术更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3.
颜俊 《现代交际》2010,(11):35-36
修辞是有效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在英文电影歌曲中适当地使用修辞可以使歌曲曲调和谐、节奏优美、意义悠远,从而使电影作品的人物形象更逼真,故事情节更引人入胜,主题思想更发人共鸣。本文主要分析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在听众颇为熟悉的英文电影歌曲中的妙用。  相似文献   

4.
歌唱是以声表情的声乐艺术,是需要演唱者运用演唱技术完美表达歌曲艺术内涵,并向听众传达歌曲情感的艺术过程。邹本初先生在著作中提出"‘声情并茂’才感人,歌唱艺术魅力强"的口诀,充分说明了歌唱技术与艺术是相辅相承、不可分割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以音乐课为代表的诸多学科开始被社会各界所重视,通过音乐教学来加强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不仅能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因此本文将以通俗歌曲为切入点,对音乐教学之中歌曲的鉴赏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歌唱艺术离不开情感表达,不同的歌曲表达着不同的情感。演唱不能仅停留在声音的外在质量上,要充分注重情感的表达。准确把握歌曲的情感并作为表演线索贯穿作品始终,才能真正表现歌曲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关注在流行歌曲遍布校园的背景下,如何激发学生喜爱经典抒情歌曲?如何让学生在歌曲学习中能体会到音乐与文学的艺术交融?就怎样能通过朗诵歌词来提高学生的演唱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歌曲的演唱是一种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歌唱者在表演中要充分的理解歌曲的内涵,把握好歌曲的演唱要求,还要注重表演中声与情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蔡楠 《老年世界》2007,(6):12-14
生茂,作曲家。本名娄生茂,今年78岁,原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艺术指导,从事部队文艺工作五十多年,创作歌曲数千首,其中不少都流传甚广,脍炙人口。  相似文献   

10.
歌唱是听觉艺术,它的艺术感染力最终要靠声乐演唱来体现,歌唱着把音符和文字符号变成声音的过程,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度创作”。当你拿到一首歌曲时,如何着手把谱面上的东西唱活呢?我认为,要对歌曲进行分析和二度创作。  相似文献   

11.
声乐也称艺术歌唱,它能够通过歌曲的旋律、歌词和歌唱者真情实感的演唱营造出一种欢快、悲伤亦或者抑郁的氛围,从而表达出作者的内心感受。声乐的种类有很多,如: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声乐教学,就是教师们通过授课的方式,教学生们有关于声乐的知识,训练他们歌唱能力的教学。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声音和内心丰富的情感来淋漓尽致的演唱歌曲是教学的目的。其中培养情感与情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中作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就如何在声乐教学中教学生们培养自己情绪与情感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2.
所谓红歌,主要指红色经典革命歌曲,如红军歌曲、抗日歌曲、解放歌曲、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初期以及改革开放时期的各类健康进步歌曲,此外,还包括世界各国革命经典歌曲。为何在今天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的时代,这些歌曲还能如此红火?  相似文献   

13.
耿扬 《华夏少年》2007,(7):63-64
报纸上有人评论,说今年的“春晚”缺少新意。主持人都已经老了,歌曲也不好听。于是我想当一回总编导,想出了三个搞笑版本的春晚。  相似文献   

14.
王瀛 《当代老年》2014,(3):24-25
耿莲凤,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在50余年的艺术之路上,博采众长、艰苦探索,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耿莲凤与张振富合作演唱《祖国一片新面貌》、《毛主席派人来》、《敖包相会》等二重唱歌曲,在当时的中国产生巨大影响,被媒体评论为“国内最好的二重唱搭档”。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音乐艺术源远流长,中国声乐作品的调式特征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征。因此,我们在研究中国民族声乐作品的时候,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西方声乐作品与声乐艺术指导研究得出的结论。对于民族歌曲中,特别是北方民族歌曲中,演唱者与钢琴艺术指导的合作关系研究,需要通过对于大量资料以及实际情况的分析才能够得出相应的结论,本文就此话题展开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歌唱是一门通过声音表达感情,抒发情怀的艺术。歌唱离不开意志、思维、气质、心理、情感等众多因素。情感是歌曲的灵魂,歌唱者通过歌曲将感情抒发出来,听者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情感。本文以歌唱的情感控制为研究重点,提出几点进行歌唱情感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胡晔 《职业时空》2008,4(1):42-42
何为民族唱法?众说纷纭。总结起来不外乎以下三种说法:1指有文字记载以来所有民间传承下来的说唱艺术。包括民歌、戏曲、说唱等演唱艺术;2是指民歌的演唱艺术;3是起源于20世纪五十年代,发展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借鉴于意大利歌剧美声唱法,结合汉语吐字、发音特点的中国歌曲的唱法。  相似文献   

18.
白秀轩  陈渌漪  付宁 《职业》2014,(12):32-33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技术、艺术。教学技艺可以看成是教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现代教学技术的产生和推广应用,突破了传统教学科学、技术和艺术的关系,形成了现代教学技艺。本文概述了现代高职教学技艺论的基本概念和构建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9.
云南茶歌是中国采茶歌艺术的重要组成内容,具有独特的艺术形态与文化特征。本文介绍了云南茶歌的传播情况,分析了云南茶歌的主要艺术形态,认为云南茶歌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地域性特征,歌曲曲调独特、重视歌舞,同时受到云南地方文化的影响,云南茶歌崇尚自然、追求自由,风格原始古朴。  相似文献   

20.
学堂乐歌时期,合唱艺术作为一种新的音乐形态确立和发展,为后来的军歌、工农歌曲、群众歌曲体裁的发展及合唱艺术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通过对学堂乐歌时期合唱作品风格特点、影响若干方面的简要分析,让大家对此时的合唱音乐作品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