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党政治具有重要的功能意义和价值意义.政党政治的核心问题是政党与国家权力的问题.沿着这一脉络,资本主义政党政治和社会主义政党政治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新型的适应我国国情的政党制度,它建构了我国政党与国家权力的基本法理关系,保障了全体人民的利益,具有鲜明的特点和巨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实践过程。完善我国多党合作制度需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需要积极促进各党派的精诚团结与合作,需要坚持和体现依法治国的原则,需要不断加强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规范化与经常化。需要进一步提高多党合作的兼容性,需要善于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相似文献   

3.
从近代西方的立宪史来看,政党曾被作为派系斗争的工具或纯粹的市民社会组织,而为立宪实践所敌视或漠视。随着政党国家现象和政党异化现象的出现,通过立法实践和司法实践将政党纳入宪政体制之中遂成为现代西方立宪实践的潮流。从政党与宪政的逻辑关系来看,现代西方国家普遍认为政党不仅是基于公民自由结社的市民社会组织,更因其组织的准国家机构特性和党权的准公共权力性质而在宪政体制中发挥着不同于一般市民组织的宪政功能,理应获得"宪法机构"之公法地位,成为宪政规范的对象。  相似文献   

4.
杨新杰 《学术交流》2012,(Z1):19-20
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特征,因此,加强我国政党制度建设,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的论述,主要说明为什么我国必须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反对西方的多党制,以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6.
由于我国的具体国情决定,所实行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这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既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有区别,更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有根本的原则区别,它充分体现和反映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首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政治制度的基本方面,一个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个是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有人民政协作为它们的重要组织形式,从而体  相似文献   

7.
杨仲航  马进 《社科纵横》2010,25(1):42-4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党合作的理论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反对国民党独裁的斗争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它具备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等一系列优越性。多党合作制是中国对于当代政治文明的重要贡献,对其他国家的政治文明进步有着积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社会状况相结合的产物,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指出,毛泽东是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奠基人。文章阐明了毛泽东多党合作理论的指导思想、客观依据、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论述了毛泽东为扫除思想障碍,长期坚持对“左”倾关门主义的批判斗争;回顾了毛泽东为建立多党合作的国家政权和政党制度而引导民主党派参政的历史过程;阐述了毛泽东为建立和发展多党合作关系而作出的种种独特贡献。作者认为,毛泽东多党合作的理论与实践不但极大地推进了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而且丰富了马列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和政党学说,是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  相似文献   

10.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对多党合作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为在新世纪不断增强我国政党制度的活力,继续发展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国政党制度的历史实践表明,中国曾经选择过西方竞争型多党制,也通过国共合作的方式尝试了两党制,还建立了国民党一党独裁的一党制,尽管多党制、两党制、一党制具有这样或那样的优点,但是,历史早已确凿地证明了这些政党制度并不适合于中国并且都遭到了中国历史的淘汰.最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多党合作制度.这一政党制度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独具中国特色.故此,当前我们需要坚决抵制和回应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的冲击,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中国多党合作制度.  相似文献   

12.
赵磊 《创新》2011,5(2):29-32,126
西方国家政党与议会立法的运行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党对议会立法的影响或控制。首先,通过政党组织———议会党团实现对议会的影响或控制,议会党团是政党影响或控制立法机关的组织形式。其次,充分发挥政党领袖和督导员的作用,他们往往通过职权、威望影响本党党员的投票行为。另一方面,是议会对政党的监督和制约。根据监督路径的不同,可以分为直接监督和间接监督。  相似文献   

13.
关于政党现代化与苏联共产党兴亡的关系这个重大课题,我们采取两个人问答对话的方式来进行递进剥笋式的剖析。△号代表后者,○号代表前者。一、现代政党政治的由来和特性△政党已经成为现代化国家的政治生活的中枢。当今世界五大洲共有194个国家,无党制国家已经寥寥无几,只限于一些教权统治传统极深的小国。在有党制国家,总有各种政党不断起落浮沉。凡是能促进社会协调稳定发展、造福最大多数人民大众的政党,就能赢得民心,上台执政,甚至连续执政,否则就要下台、衰落,甚至灭亡。可是,在资本主义国家,执政党下台甚至灭亡,并不会造成社会制度剧变;而在苏联和东欧多国这样的社  相似文献   

14.
康民 《社科纵横》2003,18(2):6-7
当今世界正处在历史的大变动之中 ,中国也处在历史的伟大变革之中。能否自觉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 ,把中国政党制度建设这一关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战略问题置于国际背景和时代背景下进行思考 ,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黄青坚 《探求》2006,(Z1):6-8
当代中国,政党是国家政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主体.在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政治中,执政党掌握国家政权,参政党参加国家政权及其管理,政党是国家政治生活当然的轴心.中国共产党人和各民主党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在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中肩负着双重的历史重任,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端赖于斯.因此可以说,政党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轴心.  相似文献   

16.
梁晓宇 《创新》2012,6(6):18-23,126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体现了我国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要求。与世界各国政党制度相比,这一政党制度具有显著的特征和优点,是一种崭新的政党制度模式,丰富了世界政治文明的理论宝库,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党制度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从而对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18.
科学意义上的政党产生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当今无论在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社会主义国家,或是在民族独立国家中,政党已经成为一种最普遍,最重要的社会政治现象。通常人们根据在一个国家里实际参与掌握政权的政党的多少,把政党制度分为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英国和美国是比较典型的资产阶级两党制国家;欧洲一些国家大多实行多党制,其中以法国、意大利为典型;至于一党制,世界上有民族主义国家的一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在新时期统一战线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新时期多党合作制度及其特点,把握新时期多党合作的基本规律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对于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也有深远的政治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它是和西方国家的两党制和多党制是有本质区别的,同时,由于历史条件的变化,它和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也不尽相同。新时期的多党合作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美国政党的变迁对西方政党政治变革是一种补充和扩展。本文从"选民中的政党"、"政党组织"和"政府中的政党"三个向度对战后美国政党政治的新变化进行探析,从而更加清晰地审视美国政党的变迁。虽然"衰落模式"、"稳定模式"和"复兴模式"交替存在,但是,美国政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确出现了复兴的趋势,并且政党正在试图通过国家政治权力恢复其功能。尽管美国政党无论是在政党组织、选举层面,还是在政府层面,都走出了60、70年代的低谷,但随着政治生态的变化,这种复兴态势也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