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是对企事业单位法人任职期间的经济行为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确定或者解脱其经济责任的制度。2008年《经济责任审计条例(征求意见稿)》出台,并且指出经济责任审计也可以在主要负责人任职期间进行。在实践中建立科学实用的离任审计模式,强化审计监督将有力促进离任审计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正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各级政府审计机关或其授权机构受法定代表人主管领导和干部管理部门的委托,对经济组织在任期内的工作成果进行鉴定,明确经济责任,客观公正地评价其经济状况和经营业绩的活动。  相似文献   

3.
贾瑞丽 《决策探索》2009,(12):34-35
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各级政府审计机关或其授权机构受法定代表人主管领导和干部管理部门的委托,对经济组织在任期内的工作成果进行鉴定,明确经济责任,客观公正地评价其经济状况和经营业绩的活动。近几年来,在实施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审计难点较多,主要表现在经济责任的内涵很大,审计的内容难以确定:领导干部岗位职责不尽相同,审计的方法难以确定;经济责任的明晰度低,审计的评价难以确定。  相似文献   

4.
不同于常规的审计工作,经济责任审计的最终目的是对相关的经济责任人在任职期间对某单位或者某经济活动所应当承担责任的具体履行情况进行审计,以便于为相关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对于地方县市相关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涉及到了对其个人的评价与处理,因而在审计的时候应当慎重、细致,准确的界定出县委书记与县长的经济责任。  相似文献   

5.
企业经济责任的审计主要是根据的国家所规定的程序,和国家所规定的要求及其方法,对企业的被审计的领导人员在任职期间所收支的金额,负债、权益和损益的具体情况,在被审计的领导人员的任职期间所作出的决策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6.
修订后的《审计法》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五条:“审计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国家机关和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其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任职期间对本地区、本部门或者本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明确了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地位,经济责任审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有别与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其审计内容也具有自己的特点,要搞好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必须弄清审计的内容,下面从五个方面对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进行论述和说明。一…  相似文献   

7.
企业内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单位领导干部任职期间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对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进行的审计。通过开展内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既能为人事部门管好用好干部提供依据,又能增强领导干部实现任职期内目标的责任感,保障企业资本保值增值。如何搞好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是我们每个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八面风     
浙江尝试对干部实行“效益审计”近日,一项针对基层政府领导实施的“效益审计”新措施在浙江省取得初步成果,这将成为今后5年浙江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据了解,浙江省“效益审计”制度主要集中在三个重点上:一是重点对市县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政府经济活动的绩效进行审计。二是  相似文献   

9.
李婧 《经营管理者》2011,(4X):365-365
<正>离任审计是经济责任审计的一部分,是对因任职期满、退休、调任、免职、辞职等原因不再担任本职务的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审查和客观评价。随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日臻完善,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成为一道必不可少的法定程序,这对深化体制改革,加强干部管理,增强责任意识,维护经济秩序,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为组织部门选择、任免干部提供了依据。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离任审计中存在的"审得太迟"、"结果太晚"等监督滞后问题,审计的方式和方法需要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单位领导在任职期间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对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责任进行的审计。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开展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侧重寓于监督、服务,作好企业决策层的参谋,通过开展对企业下属单位经济责任审计,既能为人事部门管好用好干部提供依据,又能增强领导干部实现任期内目标的责任感,保障企业资本保值增值。如何搞好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是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应思考的问题。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笔者就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开展好此项工作,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11.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对学校财务、校办企业(事业单位)、基建部门和院、系的主要行政负责人及法定代表人任职期间、任职期满或因调动、退休、辞职等原因离开现职岗位前在管理职责范围内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的一种行为。  相似文献   

12.
2014年7月中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颁布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中明确提出:“经济责任审计应当以促进领导干部推动本地区、本部门(系统)、本单位科学发展为目标,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本地区、本部门(系统)、本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为基础,重点检查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情况,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在廉政新风吹拂下对经济责任审计提出的新思想、新观念、新举措,经济责任审计一定要顺应这种形势变化要求,以崭新的视角参与国家治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经济责任审计途径。  相似文献   

13.
赵娟 《管理科学文摘》2009,(29):122-123
审计产生于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实施审计监督,是为了审查评价受托者所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而确认、解脱其经济责任。绩效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在经营管理诸方面所负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评价。相对于财务审计而言,绩效审计是对全面经济责任履行审查与评价被审计单位在经营管理中是否讲求经济、效率与效果,加强对经济的有效管理和监督,  相似文献   

14.
朱崇恺 《领导科学》2006,(10):22-23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的权力进行监督,及时认定其经济责任,防止腐败行为发生的有效手段,在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中起着重要的参考作用。但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复杂、面广量大,在实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加以研究和解决。一、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认识上存在偏差。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机关利用审计手段,从财政、财务收支角度认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但并不是认定领导干部的全部经济责任;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也不是对领导干部的全部业绩的评价,只能作为考核任用干部的参考依据。但某些审计机关对经济责…  相似文献   

15.
财政财务审计,是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有关的经济资料,并对与之相关的资产进行核实,以查明其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规性。经济责任审计,是对经济责任关系的主体(法人代表或主要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所进行的监督、鉴证和评价的活动。财政财务审计是传统审计,历史悠久,有较成熟的理论和完整的方法体系;而经济责任审计只有短短的几年经历,其理论和方法正在搜索中。尽管二者在理论上和方法上无法相比,但从现有的审计实践看,它们有联系,更有区别。一、审计内容之比较根据《县级以下党政领…  相似文献   

16.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为了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正确评价其任期经济责任,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而实行的一项监督管理制度。大屯公司实行对二级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任中和离任经济责任相结合的审计制度,任中经济责任审计每两年一个审计周期,同时根据人力资源部门下达的行政主要负责人离任通知,结合已完成的任中经济责任审计,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根据多年的审计工作实践,笔者对企业内审机构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作以下探讨。一、内审机构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和内容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与审计的主体、目的相对应,作为企业的内部审计,其服务对象是企业的董事会或总经理,因此,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应主要是企业下属单位或部门(包括下属  相似文献   

17.
内部审计对下属单位负责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往往因其对象复杂和内容广泛,而完成一个项目的时间又非常有限,这样就造成审计资源的不足和审计工作时间紧、任务多的矛盾,这时如果从审计对象的内控制度建设情况着手,对审计对象单位的内控制度进行风险评估,对其内控制度进行符合性测试,对其内控评审中发现的重大风险进行重点审计,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是审计管理的重心所在,也是保证审计数据准确、有效、全面的基础。审计是我国对于内部体制经济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社会经济活动正常、公平、真实、合法进行下去的重要管理手段。审计工作主要由企业或者事业单位内部的上级审计部门实施具体监督审查,其主要目的在于规范经济单位财政秩序,并加强对单位的经济活动的监督。但是如何保证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全面性,这就需要我们对审计工作本身进行一定的控制和监督,即建立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对审计工作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质量监督,以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本文将对审计质量控制体系进行一番概述,分析其建立的必要性,并探讨加强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以满足现代审计管理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浅议固定资产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计分析是以我国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为依据,运用审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对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及相关资料进行审查,确定其经济业务是否合法,分析违法违规的原因,并将其错账、假账进行更正和调整。固定资产是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对企业经济运行有巨大影响。审计分析的目的是揭露和反映企业资产、负债和盈亏的真实情况,查处企业财务收支中各种违法违规问题,维护相关利益方的权益。本文就固定资产审计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20.
白星晓 《经营管理者》2012,(3X):267-267
经济责任审计已成为监督干部、考察干部的重要手段,现有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主要侧重经济指标、财政财务收支、重大经济决策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等方面进行监督和评价,对党政领导干部所应担负的政治责任、社会管理责任和机关效能建设责任等方面没有进行审计和评价。作者重点对引入效益责任审计机制进行评述,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加入效益责任审计的内容,作者通过分析经济责任中效益责任的内容、方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