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就已经公开的案例看,秘书犯罪腐败的前提大多是分享和递延了领导的权力。有腐败高官,身边人往往就有腐败秘书。程维高案是被前任秘书李真和吴庆五案牵涉出来的,陈健等一批北京市领导的秘书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落网,是被当时的市委书记陈希同案牵涉出来的。 互相牵涉的事实,证明秘书已经与为之服务的领导形成了权力链条、腐败链条。这样的利益联盟一损俱损,一荣  相似文献   

2.
烧香拜佛竟演化为腐败的一种手段,不仅是对宗教的亵读,也是对国家的亵渎。时光走入21世纪以后,"烧香腐败"之风日盛,其背后产生的腐败链条也已经枝繁叶茂。当佛祖也能被拿来当腐败的幌子时,人们不禁要问:对于贪官,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制约他们?  相似文献   

3.
关于反腐败斗争若干问题的思考李均民,黄先玲一、腐败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当今社会,腐败已成为普通现象,许多国家都为腐败所困扰并为之进行着不懈的斗争。有的人认为,腐败只产生在贫穷落后的国家,但实践已证明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在美国、日本等这些发达的国家中,其政府...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随着中央一系列反腐倡廉制度的出台,高校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高校科研腐败问题依然频发,很大原因在于科研腐败行为的监控机制的缺失。因此,如何有效加强高校科研的廉政监控工作,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催生科研精品成果,已成为高校科研管理和科研管理人员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掌握当前高校科研腐败的基本情况和规律,剖析高校科研腐败原因,提出构建高校科研廉政机制的可行性建议,最终达到提升生产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腐败一直是世界各国都要面对的经济政治及社会难题,本文汇总了理论界对腐败的含义解释及特征,并指出了腐败危害,包括阻碍经济发展、影响政治稳定、妨碍社会秩序等。由此提出从监督机制、权力制衡机制、官员收入机制、社会个体参与等制度上防治腐败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学习热潮。许多干部注重知识更新和理论素质的提高,繁忙工作之余不忘给自己“充电”,这是很可喜的现象。可是一些官员的文凭获取过程已经变味,逐渐演变成一种新的腐败——“权学交易”。 何谓“权学交易”?在市场经济大潮  相似文献   

7.
贪官身边人腐败众生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领导干部能否管好身边人,已经成为当前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中纪委多次强调要求,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一定要严于律己,切实加强对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同时坚决抵制傍大款的歪风邪气。当然,对于领导干部而言,“自身净”才能“身边清”! 本刊特别推出《贪官身边人腐败众生相》一组5篇,以鸣警钟。  相似文献   

8.
腐败是一种"社会毒瘤"、"政治癌症",是一种世界性的、传染性极强的顽症,它正在吞噬着有腐败现象的每一个人的生命,同时,也传染着尚未腐败且又易被金钱、美色诱惑的其他有职权的人,吸食着贪婪者的灵魂,抹杀着有正义感人群的意志,如果不采取救治措施,将会象"温疫"一样给个人带来生命危险,给社会带来动荡不安,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因此说,腐败是我国乃至整个世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吏治的腐败     
腐败这个毒瘤侵蚀着社会的正义和人们善良的心灵。而在古往今来形形色色的腐败中,最为严重的腐败正是吏治的腐败。在一个社会中,最为重要同时也最为稀缺的资源当属官职之资源,因为官职不仅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而且。事实上也是获得较好生存条件的途径;另一方面,在任何情况下,官职总有一个不能无限增长的量的规定性。正由于如此,官职往往成为很多人角逐的对象,成为很多人毕生所为之奋斗的目标,也成为一个所谓成功人士的标志,从而也就成为腐败最为容易滋生的温床。  相似文献   

10.
“秘书问题”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腐败问题一般都与色、财、权有关,而大多数的贪官腐败又多与其秘书推波助澜有关,这似乎已经成为不成规律的规律。浙江省建设厅的副厅长杨秀珠出逃后,其任温州市副市长期间的生活秘书、现年43岁已任温州市规划局人事教育处处长的张压西也因“自身并协助腐败”于2003年6月16日在局机关被检察院刑事拘留。许多报刊由此又提出了很多年前就议论的“秘书问题”。  相似文献   

11.
陈事美 《人才瞭望》2014,(12):98-98
康熙晚期,各种积弊重现,国库空虚、机构臃肿、腐败成风,社会矛盾尖锐。雍正皇帝即位后,面对前任极品老爹留下的烂摊子,不得不着手开展大刀阔斧的铁腕改革.治腐惩贪 吏治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雍正接手的大清家底只有800万两白银,相当于现在的16亿人民币。  相似文献   

12.
腐败可以亡党亡国,在各种腐败现象中,司法腐败是最大的腐败。要抑制司法腐败,其先决条件是认清司法腐败的成因,寻找司法腐败的本质。我国当前的司法腐败问题除司法人员职业素质低下外,主要原因在于司法制度不健全,司法权定位失当、自身体制和具体制度方面的问题是司法腐败的制度基因。因此,抑制司法腐败就必须在司法权的各个环节上植入遏制腐败的制度因素。  相似文献   

13.
近日披露的原广州市委宣传部长、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一把手黎元江受贿腐败一案,再一次向纪律、法律、监督、监察等部门亮起了红灯——一把手腐败己经不是偶然发生的个案,从省委书记、市委书记、公安局长到媒体的老总,一把手腐败出现了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的症状。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势必造成党和国家的巨大损失,影响人民群众参与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破坏我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法律秩序和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亏损问题成为广大群众极为关注的热点,有关专家在分析国有企业亏损的内部和外部原因时提出,百分之六十以上企业亏损的根源在企业内部。笔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认为国有企业领导者腐败是企业亏损的重要的内部原因。 企业亏损,从企业内部分析,大体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一,决策失误。其二,管理混乱。其三,领导者腐败。而领导者腐败又会导致决策失  相似文献   

15.
在近年揭露出来的腐败案件中,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用人腐败行为占了一定的比例,而且呈上升趋势,危害越来越大,惩治用人腐败的呼声日益高涨。对此,党中央高度重视,有关部门正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制止和预防。本文拟对买官卖官现象的特点、原因作一分析,并探讨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从“表哥”杨达才到各种“房叔”、“房嫂”等相继见诸报端,再到雷政富事件都离不开微博在其中的发酵催化作用.微博揭露腐败到目前为止都是自下而上的举报,而这对于政府来说,它不得不迫于某件腐败事件广泛的社会影响被动处理,但是对于影响甚小的腐败事件可能不了了之.并且缺少一个自上而下的—来自政府主动利用微博惩治腐败以使其形成一种制度.本文旨在揭示微博政务处理腐败问题的发展,困境以及如何有效利用微博遏制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17.
’95国际政要反腐大写真陈恳1995年,国际上一些掌握“顶尖’权力的政客和达官贵人纷纷栽倒“马下”,或者弄得声名狼籍、寝食不安。于是,他们把1995年称为“克星年”或“灾年”。在这一年里,因腐败或丑闻已经或将要推上审判台或弄得“满城风雨’的各国政要,...  相似文献   

18.
震动全国的浙江省萧山市原市长莫妙荣严重腐败犯罪案的查处已经划上了句号。这位官位颇高、名声显赫,位于全国百强县(市)前列的萧山市市长,从乡镇的一个“员”升到一市之长,又从市长宝座坠入铁窗。莫氏的兴衰值得思考的东西很多,笔者认为,如何看待领导干部的德与才的关系问题,即领导干部的能力、才干和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的关系问题是当前培养、选拔领导干部中值得深思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们常常处于这样一种尴尬的境况之中:一方面,“苍蝇”、“老虎”连连被打,另一方面,腐败分子又生生不息;一方面,反腐败声势有增无减,另一方面,腐败问题是屡禁不止;一方面,大量的反腐败举措不断出台,种种反腐败的制度得以建立和健全,另一方面,腐败现象仍防不胜防,久治难愈等等。面对这些尴尬,人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反腐败之根本究竟应该定位在哪里? 我认为,根本在于彻底铲除植根于一部分党员干部头脑中潜伏的或已经表现出来的形形色色的腐败意识。  相似文献   

20.
大凡提到腐败,人们总会想到贪污公款、大吃大喝、收礼受贿等,在惩治腐败时往往也是围绕这些方面进行.然而有一种更为严重的腐败却被人们忽视了,这就是决策失误. 事实之一,某地投资3000多万元,新上了一工业项目,结果工厂投产之时就是倒闭之日。原因是企业负责人的一连串决策失误所致。首先是在项目论证时就没有进行的很好的市场调查,致使生产时原料不足:其次是在引进设备时错误拍板,引进了质次价高的设备,致使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