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乡下多好啊,空气清新、水质好、蔬菜也好吃!”2003年3月,毛致用在卸任全目政协剐主席后,就和老伴去了自己的农村老家湖南岳阳西冲村,过起了安宁的田园生活。有人不理解他的行为,说:“中国现在还没一个高官像你这样的,放着清褊不享,却要去当什么农民?”他对那些人说:“我原本就是一个农民,现在仍做我的农民去,做农民有什么不好?这叫返璞归真。”  相似文献   

2.
孙君飞 《可乐》2010,(3):31-31
那年夏天,他们已经相识一年多了,却没有见过一面。在网上聊天时,他忽然说:“我想你。”她忙说:“想我?好啊,你来我这里吧。”他心里猛然间火热起来,像有一种渴望在燃烧。他说:“你等我,我真的要去你那里。”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生活像一幅画,五颜六色:有人说生活像一朵云,千变万化;而我说生活像一首歌,有时高吭,有时低沉,旋律多么优美。  相似文献   

4.
希望     
暑假快结束了,全家人还在为我这学期的学费愁眉不展。有人劝父亲到村里打报告申请特困,有人劝他到学校申请减免,父亲只是摆摆手,说:“我去转转,我去转转。”  相似文献   

5.
有人敲门     
梅承鼎 《社区》2012,(14):63-63
万局长退休了,躲在家里一个多月。老伴催他出去走一走,他偏不。憋了两个月之后,万局长终于憋出抑郁症来了。老伴没法子,送他去住院,日夜守护在身边。 从第三天起,万局长的目光经常瞟向房门,看一阵子,再侧耳静听。第五天一早,老伴买回早点,刚放下。万局长突然说:“快去开门,有人敲门。”老伴疑惑地说:“不会吧,我没听见哪!”万局长生气了:“叫你去你就去,我听见有人敲门。”老伴半信半疑,走到门边,把门打开,没人。万局长语气强硬地吩咐:“你出去看看!”老伴走出病房,朝两边张望,依然没人。见老伴回到床前,万局长自言自语道:“我明明听见有人敲门。”  相似文献   

6.
名言感悟     
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你认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是最困难的?”泰勒斯回答说:“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难,认识自己的不足更难。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名人的光环是距离造成的,靠近了,就平淡无奇了,但她却是个例上。一张令人过目难忘的脸,还有一双睿智传神的眼睛,目光流转着的全是温暖的笑意。她就是:迫梦的“中国娃娃”靳羽西。  相似文献   

8.
王玉龙 《社区》2014,(3):59-59
去瑞士旅游,到一个朋友家玩,出门时,她收拾了几件穿不着的旧衣服塞进包装袋,说要送到旧物店。我说:“既然不穿了,为什么不直接扔了卿”朋友说:“或许,有人穿得着。”我一脸愕然,都啥年代了,这二手的衣服谁会穿啊。  相似文献   

9.
吴朝金 《社区》2012,(3):18-18
2011年9月底,家住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北城街道濂溪路社区80多岁的游大爷过世了。从重病期间照顾到后事料理,钟安贵一一参与,他说:“我希望以后也有人这样照料我。”和游大爷一样,钟安贵也是一名孤寡老人,只不过,他比游大爷年轻20岁左右。 为什么会由60来岁的钟安贵来照顾游大爷呢?原来,钟大爷正为自己将来能有人照料而存时间呢。濂溪路社区负责人曹兰介绍,钟安贵现在每参加一次志愿者工作,都会在自己的“时间银行”账户中记上一笔,“等到自己需要照顾了,  相似文献   

10.
勿憾心安     
一日无聊,我在网上扔了个漂流瓶,上面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如果能回到十年前,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瓶子刚扔出就得到很多网友的热情回复,有人说希望自己当时就开始创业,有人说希望自己好好带孩子,  相似文献   

11.
我自小就是哥哥的“跟屁虫”。哥哥每次考试都能拿第一,而我就像自己拿了第一那样的高兴,见人就说:“我哥哥可厉害了,考试总是第一!”那种喜悦是没有人能够体会的。一次父亲对我说:“又不是你考试第一,你高兴什么?记住,不要拿别人的东西来炫耀自己!”于是我记住了第一句关于“炫耀”的话——不要拿别人的东西来炫耀自己。  相似文献   

12.
我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后来我加了两个字:“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是不是教了,学生就学成了呢?非也。不教是因为学生自己能够学习了,不需要教。世界上的事情学不完。  相似文献   

13.
青春是什么?有人说,青春是人生旅途上一所风光旖旎的驿站;有人说,青春是一片待开垦的土地,蕴藏着无限生机。青春说,面对生命的呼唤,我选择义无反顾地迎上前去;面对命运给予的苦难,我与坚强作伴,追寻东方的曙光;面对金钱和名利的诱惑、面对迷雾般的爱情、面对压力、挑战,我擦亮眼睛,坚持到底,全力以赴;面对多彩的世界的呼唤,我选择忠于自己的梦想,忠于社会的需要……是的,青春无畏,青春总是时代交响曲里的强音。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本期“特别策划”为您捕捉青春的闪光足迹。这里有青春的迷人姿态,有青春的感悟与智慧,还有青春的激情与责任。  相似文献   

14.
有一则寓言: 花岗岩与佛像同处在一间庙宇,人们常常踩着花岗岩去拜佛像。花岗岩觉得很不公平,就对佛像说:“我们都是从一个采石场里出来的,为什么人们总是将我踩在脚底而去跪拜你呢?”佛像笑了笑说:“从采石场出来时,你只经过了四刀就可以成形,而我是经过千刀万割才成的佛。”  相似文献   

15.
米青 《社区》2012,(5):49-49
我身边经常有人这样跟我说:“等以后有时间我要去云南住上几天,晒晒太阳……等下次有空,我要带孩子去郊区钓鱼……等明年我去考个潜水执照玩玩……等退休后我要去农村弄一块地,盖个房子……”于是,“等什么……我就什么”这样的“将来时”我听得太多了,听得耳朵起茧,听得心烦意乱。  相似文献   

16.
幸运的一天     
上学的第一天,妈妈对雷格说“:从今天起,你就是一个大人了。”雷格说“:大人是什么样子的?就像妈妈一样吗?”妈妈说“:大人嘛,就是要自己独立去做事情。”第二天,雷格对妈妈说“:从今天开始,我去买早餐奶。”妈妈同意了。雷格走在大街上,心情非常愉快,他觉得自己已是一个大人了,可以独自去买早餐奶了!在大街的拐角处,雷格看到一位老爷爷站在那里,表情很痛苦的样子。雷格走了过去“:老爷爷,您需要帮忙吗?”老爷爷看着雷格说“:我…我需要喝一杯水。”“旁边有一家餐馆,那里一定有水喝的。”雷格说完,扶着老爷爷走进了餐馆。服务生很快把水送…  相似文献   

17.
石希 《小康生活》2005,(6):46-46
3岁的刘伟(化名)要离开家,他不愿意和爸爸妈妈住在一起,原因是“爸爸妈妈对我太好了”。他说:“我上学放学爸爸都用车接送,回到家他们连饭都给我盛好了,还给我夹菜。想吃苹果,他们就削好皮,切成小块,插上牙签摆在书桌上。家务活就更不让我动手了。他们就知道让我学习、看书,未来的一切都给我安排好了。我在家里就像一个木偶,没有一点发言权。一说点自己的意见,他们就说:‘你还小,这些事情不用你操心,有点时间好好看书去。”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看了一篇文章,说的是世界羽毛球冠军熊国宝在访问台湾时,台湾记者按照惯例向熊国宝提问:“你赢得了世界羽毛球冠军,应该感谢哪位教练的栽培.?”没想到木讷的他坦诚地说:“如果是要感谢栽培的话,我最应该感谢的是我对自己的栽培!”  相似文献   

19.
张晨怡 《中华魂》2013,(14):36-38
从万众期待到千夫所指,袁世凯本有机会成为“中国之华盛顿”,却最终成为举国唾骂的“窃国大盗”,在众叛亲离中羞恨而死。相传袁世凯弥留之际的最后一句话是:“他害了我。”“他”是准?有人说是一心想当“皇太子”的袁克定,有人说是一心想做“帝王师”的杨度,也有人说是袁世凯自己的帝王思想。  相似文献   

20.
《今日南国》2010,(16):44-45
“退休”理由一:回家,享受生活的美好 林娜说自己“退休”那天,觉得阳光特别灿烂,“走出气派的办公楼,一出大门,我就做了三次深呼吸:解放了!”林娜30岁就做到外企总会计师的位置,可正是由于这种“高”职,让林娜觉得“冷”——薪水固然可观,压力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个机器,在连轴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