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有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这个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把提高贫困阶层的生活水平以及缩小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提到一个战略的高度。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把“地区差距还明显存在,城乡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作为当前工作的问题提出来,并要求“我们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扎扎实实地加以解决”。这里,结合成人教育的特点,谈谈如何发挥成人教育的优势和作用,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问题。一、欠发达地区劳动力素质低制…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政府在近阶段的重大历史任务,而维护好欠发达地区农村的社会治安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保障。当前,应充分认识到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治安建设的重要性,在充分研究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治安现状的基础上,切实加强欠发达地区新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善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发展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建设一流大学对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着重大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针对我国西部高校目前创建一流大学的困难及与之的主要差距,探讨了西部建设一流大学的可能性,提出了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周边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涉藏州县、大小凉山等欠发达地区,大多也属民族地区,这片区域在“两翼协同”战略推动下实现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嵌合发展,但也面临跨区域、跨文化的矛盾与冲突。如何克服跨区域、跨文化的矛盾与冲突,走出“双跨”困境?文章从空间社会理论角度,基于实证数据和理论分析,提出在“嵌合-空间再造”逻辑主线上营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周边欠发达地区融合发展的新空间,以促进成渝双城经济圈与周边欠发达民族地区嵌合发展的基本主张。为此,在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进程中,一要在发展策略上,坚持成渝双城经济圈北翼“一体化发展”、南翼“融合发展”、外环“嵌合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二要在合作方式上,成渝双城经济圈与周边欠发达民族地区在“生产-生活-生态”实践逻辑上再造“三生合作”新空间,实现嵌合发展;三要在协同创新上,川滇黔渝四省市一盘棋共建“民族环线”试验区,把周边欠发达民族地区建设成为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原生态经济圈、康养乐居旅游圈、多民族文化圈,达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5.
欠发达地区高校由于先天不足而导致人才问题比较突出,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是其必然选择.针对人才流失严重、结构不均衡、机制不完善这一现状,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合理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必须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提高人才工作效率;必须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进入"985工程"学校的最大政治。实现跨越式、非均衡、可持续发展战略,必然引发各种思想认识。学校应自觉地把建设一流大学的发展过程作为确保宏伟目标实现的思想政治工作展开过程,双翼齐飞,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7.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乎人民的美好生活,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迈上新征程,高校必须从历史、理论和实践三个维度深刻认识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以及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准确把握科教兴国战略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出的使命任务,进而探寻出一条高质量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实践路径,努力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8.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由于受经济建设欠发达、政治建设欠发达以及文化建设欠发达等因素的制约,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滞后,甚至还存在着赌博蔓延、迷信盛行、信用危机、家族势力抬头等诸多的矛盾和问题,从而严重地影响到了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通过强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工程,推动欠发达地区农村乡风文明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进入"985工程"学校的最大政治.实现跨越式、非均衡、可持续发展战略,必然引发各种思想认识.学校应自觉地把建设一流大学的发展过程作为确保宏伟目标实现的思想政治工作展开过程,双翼齐飞,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欠发达地区在后发快进的发展中,纷纷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统筹推进以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也随之得以发展,但由于各种原因,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建设在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中显得较为薄弱。笔者就欠发达地区高技能人才紧缺原因及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