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徽州三雕的历史渊源 徽州三雕是指在古徽州一府六县(今安徽省的黟县、歙县、祁门、休宁、绩溪和江西省的婺源县)的区域内,具有徽派风格的木雕、石雕、砖雕三种民间雕刻工艺的简称。它主要用于民居、祠堂、庙宇、园林等建筑的装饰以及古代家具和各种工艺品的雕刻,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2.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一年来,相关的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进一步重视徽州文化生态空间保护,在徽州物质文化遗产和活态文化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然而由于这一实验区是全国第一个跨两省(安徽省、江西省)涉三市(安徽黄山市、宣州市,江西上饶市)九区县(歙县、黟县、休宁县、祁门县、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绩溪县、婺源县)以及黄山风景区的地域文化生态空间区块,行政的分割使得保护区的实验无法切实推进,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3.
在数千年历史风云的蒸育胚变之中,皖南古徽州一府六县之地凝成了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缩影标本,又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徽州文化,这一文化在徽州各县又带有自身特别的文化印记,由山川形势进而到县人的精神特征,  相似文献   

4.
《徽州社会科学》2008,(9):58-58
歙县提出“一城九品四区”思路策应“文化产业精品工程”“一城”:整合徽文化各种资源,形成以徽州古城为中心,辐射到相关特色乡镇的文化旅游板块。“九品”:围绕“一城”,塑造九大系列徽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古城风貌文化,整治中和街、打箍井街、瓮城段等古城重点历史文化遗产,修复紫阳书院,恢复古太平桥风貌,凸显古城特色;徽州府衙文化,  相似文献   

5.
古徽州(现黄山市),地处皖、浙、赣交界的安徽南陲。东有大障山。西有浙岭,南有天目山,北有风光秀丽的黄山。徽州古称新安,自秦置郡县,隋置歙州。徽州“一府六县”格局始于唐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歙州始领歙、休宁、黟、婺源、祁门和绩溪6县。治歙县。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仍辖6县。位于群山盆地的休宁、歙县的岩镇(现徽州区)、古溪、黄墩、潜口,休宁万安、阳湖等是徽州早期的移民村落。现黄山市市府所在地“屯溪”原属休宁县所辖,历史上有“十里樯乌”、“一邑总市”.“皖南巨镇”之称。  相似文献   

6.
我收藏有一张清康熙十三年(1674)安徽徽州府休宁县《正堂火签》。此《火签》类似于今天由县政府颁发的紧急通知,内容与330余年前发生在徽州境内的一场战事有关。《火签》文字不多,兹全录如下:  相似文献   

7.
徽学动态     
《徽州社会科学》2007,(9):26-26
2007年8月17日至18日,回良玉副总理一行专程赴徽州婺源,考察了徽州古村落江湾、汪口等地和婺源县博物馆,回良玉副总理在谈到徽州文化保护时说: 婺源是徽州文化的集聚地之一。要重点抓住三特,印突出特色,做出特色和打好特字牌。要突出抓好文物古迹的保护,充分发掘当地的文化内涵,提升发展层次,用独特的文化魅力,打造婺源特有的山水文化品牌。要通过立法,严格保护古居民、古村落,并严格审批新建设项目,形成统一的徽派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8.
朱熹祖籍为徽州府婺源县(原属安徽,今属江西)。据朱熹高足黄干《朱子行状》载:朱熹的家世为“婺源著姓,以儒名家。”清代所修《婺源县志·朱子世家》则说道:  相似文献   

9.
陈爱中     
陈爱中,1955年2月生于江西省南昌市,当过农民、工人、解放军。曾任婺源县旅游局局长兼婺源县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婺源县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主任,中共婺源县委党史工作办公室主任,为黄山学院徽州文化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相似文献   

10.
从古至今,“五城茶干”、“五城毛竹”、“五城米酒”等特色产业与日俱兴,休宁县五城镇立足资源优势,走特色产业发展之路,有效地促进了当地财政增收,农民致富。  相似文献   

11.
钱念孙 《学术界》2005,(1):290-291
十数年来 ,我曾一次又一次地来到皖南 ,感受徽文化的神采和底蕴 ;也曾一次又一次地阅览相关书刊 ,了解徽文化的由来和演变。尽管我对徽文化及其研究已经并不陌生 ,但捧读黄山书社最近出版的《徽州五千村》系列丛书 ,仍然受到知识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徽州五千村》丛书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 ,从徽州文化完整性出发 ,将原徽州范围内的古村落作为文化遗存的整体加以审视和考察。因而该丛书除综合卷、屯溪区卷、徽州区卷、黄山区卷、歙县卷、休宁县卷、祁门县卷、黟县卷之外 ,还包括绩溪县卷、旌德县卷和婺源县卷。全书共 1 2册 ,2 80余万字 ,1 …  相似文献   

12.
我们这里所说的“歙县会馆”,是指明、清时期建在北京的歙县会馆,而同时期歙县也在武汉、扬州等好多地方都建有会馆,则男当别论;我们之所以要在诸多会馆中,特别对“歙县会馆”加以专论,不仅是因为歙县是古徽州的第~大县、是古徽州府衙的所在地,而且更因为“歙县会馆”最具徽州会馆文化特色、已经成为中国会馆文化研究界公认的“标本性载体”。  相似文献   

13.
陈安生     
《徽州社会科学》2005,(11):58-58
陈安生,安徽太平人。安徽省徽学学会理事,黄山市程朱理学研究会副会长,黄山市徽州文化研究院研究员,黄山市规划设计院文化顾问。休宁县状元文化博物馆研究员,《黄山年鉴》、《黄山市志》编纂,《徽州社会科学》编委。  相似文献   

14.
屯溪春江夜     
公元二0—0年四月二十六日,随查氏宗亲联谊会、中国公安大学查秉枢(查良策)教授、美国亚尼桑那州立大学查利川教授、黄山学院毕民智教授、徽州文化工作室李俊主任等,第三次前往徽州查氏祖籍地安徽休宁实地考察。在休宁县政府、休宁县方志办、休宁县中国状元文化博物馆等大力支持下,获得了重要发现。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的展厅里,有一张同治五年(1866)十二月二十一日,休宁县官府发给屯溪茶厘局的“移文”,内容是关于英国商人来徽州经营茶叶的相关事宜,可谓是见证徽州茶叶外贸的一份珍贵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16.
由古至今,在黄山脚下的一片灵秀之地上,到底出现过多少“名人”,人们一时很难说清楚,但古徽州府——歙县之西南溪头镇的柯灵泉,肯定能算一个。柯灵泉今年59岁。别看他只有高小文化,但他的创作水平却令人刮目。其戏剧创作曾获“田汉戏剧奖”;他先后花费8年时间,独自撰写了一部150余万字的《溪头志》!一般一套像样的编辑人马、历经数年才能完成的工作,柯灵泉居然一个人能做成。学术界普遍认为,柯灵泉所著镇志中的人文风土、民俗礼教。是.研究徽州民俗、社会文化的重要资料,将受到徽学、民俗学、社会学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古徽州“一府六县”地域,是徽州文化孕育和发展的主要空间。时至今日,徽州文化仍然以其丰富多彩、价值突出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展示着多样性、完整性和独特性风貌。在以黄山景观为代表的优越自然生态环境中,保留着特别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不仅如此,徽州籍人士自明、清以来就与北京结下了深厚感情,在北京从事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医疗等领域的工作,成绩卓著。  相似文献   

18.
《徽州社会科学》2005,(12):28-29
我在《古徽州石窟属何种文明》、《烟村石窟起源新说》、《古徽州石窟的文化内涵》三篇文章中.概述了古徽州石窟是古山越人穴居野处的产物,并提出用巫教文化语言包装石窟谜团的设想。根据这一设想,下面谈谈古徽州石窟怎样开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 位于徽州山区的婺源县以茶叶、木料、木炭为出产大宗,制墨属本地传统手工业,自产自销,成本低廉,价格优惠。清代墨以徽墨最为著名,婺源制墨业发达,历代制墨高手辈出,明代有詹云鹏、詹廷选、詹觉甫等,清代则有詹方寰、詹横襄、詹子云、詹大有等七八十家,使得婺源与歙县、休宁并称为徽州三大墨业中心,足见婺源在清代制墨业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2008年7月19日下午,黄山市故园徽州文化促进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屯溪华山宾馆召开,来自古徽州“一府六县”及旅居各地的会员代表一百多人出席会议,市四大班子、黄山学院领导和部分市级老干部,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市民政局负责人等到会祝贺并发表了热情洋溢、发自肺腑的讲话。会议通过了促进会章程等相关事宜,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