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4 毫秒
1.
舒丽华 《老友》2014,(7):42-43
我有一个忘年交,也可以说是我的启蒙老师。她叫章惠莲,年长我20岁。大概是1956年,章老师被派到农村做扫盲工作。那时,我还未到入学年龄,便常常跟着母亲到村里的扫盲班识字因为我人小念字的声音又大,章老师就注意到了我。下课后,她喜欢逗我。我也很喜欢跟她亲近。就这样,我们相识了。扫盲班结束后,我10多年没有再见到她,但她那端庄又和蔼可亲的模样却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相似文献   

2.
口渴的原因     
梁朝伟、徐静蕾主演的《伤城》公映之后,在网上被炒得沸沸扬扬。我有些按捺不住,便买了一张碟片在家里看。刚看到一小半,9岁的儿子从房间里跑出来,一看有徐静蕾的镜头,就兴冲冲地对我说:“妈妈,我看过她的博客,她叫老徐,是我们班很多同学的偶像,我也要看她的电影。”儿子吵着要看,赶都赶不走。  相似文献   

3.
彼此羡慕     
雅惠 《可乐》2011,(6):6-6
偶然看到初中同桌的博客里,有些颓废的文字和绚烂刺目的照片。照片上的她漂亮得近乎妖媚,充满异域风情。她的博客点击量很高。她上过杂志封面,在一个圈子里很红,许多人留言说爱上了她,说她很有明星气质。我们四年没有联系了,她在国外读书的四年,我在国内上大学。直到有一天,在网上碰见她。我们谈起从前的种种,她说:"我不记得你的电话了,  相似文献   

4.
敖林 《今日南国》2008,(6):68-69
17岁的时候,我开始喑恋一个叫江汉平的男生。所有的女生都在背地里喜欢他,还打探到他喜欢莫文蔚那样的骨感美人。 我不是骨感美人。相反,我胖得要命,同学都叫我“肥肥”。 沈原就是这样的一个骨感美人。沈原是我们的班花,她叫我“肥肥”的声音又脆又响。每次听到她的声音,江汉平就会回过头来。他的眼睛里有一抹让人沉醉的温柔,那抹温柔,是给沈原的,  相似文献   

5.
元元很会在电视上说话,这事儿在北京城里无人不知。可元元还有没有并不向外人多说的另外几面?这才是我长久以来看她节目一直都在心里琢磨的。我从1998年北京台一有《元元说话》,就开始盯上她了。那时的报纸、杂志都因为元元的出现而为之耳目一亮一新,我当时并未采访却一直拖到今日,并不是我不想去凑那道热闹,而是因为当时对她的电视说话方式还稍稍有一点心  相似文献   

6.
许多年前,拜望从台北举家迁到北京的表哥。这家人暂时借住一栋闲房里。拖家带口,前途无着,又是隆冬季节,加上是一处裸露水泥板、完全没有粉刷装修的土坯房,显得阴惨凄凉。但是满屋满堂的大型进口玩具像阳光一样令人童趣荡漾、没来由地快乐起来。这家的孩子邀请我们进入她的红色小房子,在那里操持儿童码的厨具,从猪宝贝大箱子里拉出她的一队队玩具伙伴。饭后满足地安睡在她的汽车小床里。才知道表哥有个朋友是一家经营进口玩具的老板。这些馈赠的玩具来自于她的北京奇德儿玩教具公司。老板的芳名叫吴慈满。登时心里有一股酸酸的嫉妒,  相似文献   

7.
徐小平按语:这是一个名叫“四季皆美”的女博友就夜夜舞蹈而写的文章。她把它发表在评论栏里,我觉得有必要发表在我的博客中,让夜夜舞蹈以及更多朋友关注这个讨论。标题叫“思维的枷锁”,我把它改名为“财富的枷锁”,因为,夜夜舞蹈最大的问题,在于他的精神和灵魂深处,有一把财富的枷锁。下面是四季皆美博友的文章:  相似文献   

8.
《北方人》2008,(Z1)
妞妞走后,我们都陷在丧女的悲痛中,家里的空气异常沉郁。我们都无法重新开始,最后,我和小雨分手了。这时,命运之神把红送到了我面前。一个柔柔亮亮的声音在电话里说,受某报的委托,想对我做一个采访。我答应了,因为她是我们所的研究生,算得上是我的师妹,何况她的声音真好听。见到她,我吃了一惊,一个女博士生,竟这么年轻,像个还在读本科的漂亮女生。她开始采访,我认真不起来,同她开着玩笑,使得她常常忘记要采访的问题,一再去看准备好的小纸条,  相似文献   

9.
三杯上马去     
雪小禅 《可乐》2010,(3):67-67
闺中密友过生日,她十八我十七。那时上高三,我们都住校。两个人偷着跑出来,找了家小酒馆,要了鱼香肉丝、花生米、凉拌黄瓜。小酒馆里生着炉子,很呛人,可我们不觉得。那是个很冷的冬天,她说:“要不。要点酒吧?”  相似文献   

10.
今年的九月,为了实现美好的梦想,她走了,走的很匆忙,甚至连一声与我道别的话都没留下。她走的那一天,我在学校上课,可心里空荡荡的,总是觉得生活的世界里少了一大片空间,而满脑子里全是姐姐的影子。直到今天,我才知道我真的真的很想你,我的姐姐。虽然你说与我分别只有四年的大学生活,可是我知道,从此以后,你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管束我了,可我偏偏就想念着那样的日子。姐姐,忘不了你催促我做作业时的大吵大闹,忘不了你早上叫我起床时的怒声吼叫,忘不了你给煮过的饭菜,忘不了入校时你对我的声声嘱咐。忘不了你对我的好多好多的好,可如今如何把…  相似文献   

11.
纯贞的心     
隔壁二十三号里的郑德菱,这人真好!今天妈妈抱我到门口,我看见她在水门汀上骑竹马。她对我一笑,我分明看出这一笑是叫我去一同骑竹马的意思。我立刻还她一笑,表示我极愿意,就从母亲怀里走下来,和她一同骑竹马了。两人同骑一枝竹马,我想转弯了,她也同意;我想走远一点,她也欢喜;她说让马儿吃点草,我也高兴;她说把马儿系在冬青上,我也觉得有理。我们真是同志的朋友!兴味正好的时候,妈妈出来拉住我的手,叫我去吃饭。我说:“不高兴。”妈妈说:“郑德菱也要去吃饭了!”果然郑德菱的哥哥叫着“德菱!”也走出来拉住郑德菱的手去了。我只得跟了妈妈进去。  相似文献   

12.
一 2001年冬天,武汉的天空飘着雪,那是一个可以让人病入膏育的季节。就在那样凛冽潮湿的清凉里,我和秦朗相识。那时,我是师大二年级女生,我的男友叫宋哲,他带来了秦朗,然后介绍给我说,这是我的好朋友,清华大学的高材生,我们曾经同桌三年。他又指着我,我的女友苏菲。  相似文献   

13.
1.记得中学校医室有个校医名叫“段珍”,知道她的名字后,我们都不去她那儿打针了。2.我哥哥的同学里有一个人叫朱逸群,一个叫杨宜知。3.有个人叫秦寿生,不知道他父母是怎么想的。4.吴安全——是个司机。  相似文献   

14.
共享好时光     
我记事以来的第一个女朋友,是保姆奶奶的一个邻居,我叫她大荣姨。那时我生活在北京。大荣姨是个中学生,有一张圆脸、两只细长眼睛,鼻梁两侧生些雀斑。我不讨厌她,她特别喜欢我,经常在中午来到保姆奶奶家,自愿哄我睡午觉。她讲的故事我全遗忘,至今只记得有个故事中的一句话:"他走到一个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15.
红专机械厂家属院的大门一直半开着,有门前榆树的凉阴盖了半边,杜生一直记得。院子里的孩子都排外,排斥说普通话的孩子,他们称普通话为洋话,以至于杜生不明白,自己满口的北京腔怎么能称为普通话,明明在很多孩子中不普通。她带着好听的东北腔。她说,咱们玩。那时,杜生七岁,她八岁,大他一岁,却长得比他要高出一头。  相似文献   

16.
2004年夏天,我和她初识,也和这个城市初识。那天晚上,闲来无事,我们牵了手在夜市闲逛,忽然在一个十字街头,看见了玻璃橱窗里这三个彩色的字——雪花烙。  相似文献   

17.
心随路走     
每天上学,我都要路过乡间的一条小路。她与宽阔平坦的公路不同,也与蜿蜒崎岖的山路不一样。她静得犹如另一个世界但却不让我感到孤独。小路很窄,像一根羊肠,又像条细长黄缎带伸向远方。她不容许两个人并肩行走,只能容一个人通过。小路两边是绿茸茸的叫不出名的青草,生机勃勃。这里很静,黎明的时候,静得连心跳声都听得到。每当晨光洒满小路,我独自走在上面,抚摸着青草和刚吐露花蕊的小花儿,心如同蓝天一样明朗。并不是我个性内向,没有一起聊天的朋友。相反,我乐观开朗,在班级里像个“假小子”,身边有很多谈得来的“兄弟姐妹”,走到哪里都会给…  相似文献   

18.
曾在好友的博客里检视过自己的身份:叫我妈的有两人,称我姑姑的有4人,呼我二姨的有6人,喊我阿嬷的两个,叫我姨婆的一个。称我三舅妈的有9人,叫我三婶的有4人,喊我舅婆的有14人,叫我婶婆的有4人,还有个洋女婿该称我丈母娘。这么一算下来才发现,  相似文献   

19.
那时,单位有个培训,集中大家到省城学习,我也在其中。就在那时,我认识了他。他比我大3岁,年纪轻轻就做了单位的领导,惹得我们这些同龄人很是羡慕。由于培训学校比较偏远,又实行的是封闭管理,我们除了听课、学习就是在宿舍里聊天,或玩扑克打发时间。我本就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于是一有空闲我就捧本书读读,自然很少和别人交流。  相似文献   

20.
《可乐》2007,(10)
我叫卡尔,一只孤单的蜗牛,一出生便背着房子四处漂泊。我很羡慕鼹鼠有个温暖的家,即便大雪封山,也可以躲在暖暖的洞里,吃秋天储藏好的松子和榛仁。她叫泽西,一只美丽的蝴蝶。她的翅膀满是滴泪痣形状的花纹。一场大洪水后,只剩下我和她。我们爬上一片很大的桉树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