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理论与实践的焦点问题.文章在建立辽宁省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互相影响机制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得出辽宁省经济增长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呈现出单向因果关系的研究结论,即辽宁省的经济增长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和决定力量.在此基础上,对辽宁省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东北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发展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当前地域文化日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笔者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研究了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特色、区域发展环境、区域产业结构、区域创新的影响作用,探讨了东北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效应,提出了基于促进区域经济有序发展的东北地域文化发展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物流理论与实践在微观层面不仅要让企业利用供应链系统获得经济外部性带来的好处,更要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文章在此基础上对大宗物流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展开论述.大宗物流的发展是中国经济对物流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性贡献,经济中心城市之间基于价值链的大宗物流,与企业、消费者之间的供应链物流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大宗物流的经济运作是基于价值链逻辑展开的,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区域金融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其研究价值近年逐渐引起理论界的关注.区域金融理论与实证研究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相当滞后,研究文献十分有限,相关的数据和资料极为缺乏.一些学者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时对区域金融有所论及,但只限于个别分析,理论是零散的,远没有形成独立的分析框架和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支大林教授和于尚艳合著的<区域金融理论与实证研究>是作者在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区域金融理论进行的系统和深层次的研究.该书力图寻找区域金融的理论支点,并深入探讨区域金融成长机制,特别是立足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实践及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战略,探索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可行道路.该书具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5.
张明龙等著<中国区域经济前沿研究>(76万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一书,从我国现阶段区域经济实践出发,针对一些亟待解决的前沿问题进行了大胆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创新,是一部具有开拓性意义的专著,填补了我国区域经济前沿理论缺乏系统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区域化趋势,加强对区域经济的理论研究已成为必要。其中,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则带有较明显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理论是宏观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以区域为着眼点 ,主要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来探索区域经济发展与变化的规律 ,也就是探索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规律。区域经济理论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  相似文献   

8.
提升黄淮四市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理论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黄淮四市经济社会发展可能涉及的"中部崛起"战略与"中原崛起"战略、"三线建设"、产业梯度转移理论、边界区域经济理论、县域经济理论和区域经济竞争力理论等6个方面的理论、政策、实践的回顾与思考,基本上厘清了黄淮四市经济落后的历史与客观原因、所处的发展梯度、自身具有的发展潜力与优势、可利用的政策支持和提升其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手段与途径.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 ,它在我国区域经济由均衡发展到梯度推进再到协调发展的艰难探索中形成 ,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条件地区先富起来 ,先富带动后富 ,最后达到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实践进行了科学概括和系统阐述。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对于正确认识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区域经济成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重要支撑点,而高校又成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文章对高校参与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模式进行理论和实践层面的研究,简要归纳出三种基本模式,并结合国外成功案例及我国实际情况为我国高校充分发挥在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提供更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国内有关区域经济理论的传播与研究方兴未艾。文章在回顾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评价,并尝试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中的分工与专业化经济原理,在理论上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认为分工与专业化的演进无论是在宏观层次,还是在微观层次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演变路径;利用分工与专业化经济的思想,可以很好地解释区域经济系统的形成以及区域内的各种经济现象。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政策理论及其误区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域分工理论、区域发展阶段理论和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是区域经济政策三大理论基础。超越区域经济政策误区,关键在于区域合理分工。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重点研究区域规划环评中循环经济理论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发展问题。研究前提应着重从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分析,目的是探讨区域规划在我国产业结构中资源的利用率以及生产效率等方面产生的问题,并对区域规划环评中应用循环理念进行深入研究。在实际工作中的任务是,对物质流分析法、循环经济的框架模式、经济指标、区域生态的产物链等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以期通过总结相对有效的结论,提高循环经济理论应用区域规划环评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概要回顾和总结了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渊源、发展轨迹、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梳理了从德国的古典区位论到现代区位论再到区域经济理论产生和演变的历史过程。从新经济地理学、新增长理论和新区域主义3个角度分析和介绍了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最新进展和理论前沿,并对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前景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预测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亚洲货币合作:理论与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总结区域货币合作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亚洲货币合作可行性的研究表明:亚洲地区仅在某些方面符合构建最优货币区的基本条件,而在一些重要方面尚存有欠缺。此外,并非所有国家之间进行货币合作都具备条件。因此,亚洲尚不具备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有制度保障、以汇率目标区为主体的货币合作机制的条件。现实的选择是,小型开放经济体可以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选择最优合作伙伴,逐步推进次区域货币合作。  相似文献   

16.
经济发展实践离不开经济思想的指导。纵观我国区域经济思想发展史,先后经历了从“区域均衡”“区域非均衡”“区域协 调”“区域统筹”到“区域协同”几个阶段的嬗变,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精髓的同时,紧密结合各自时代特征与 时代要求,以极大的理论勇气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创新与完善。新中国五代领导集体的区域经济发展思 想既有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更有其随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而与时俱进的时代印记。在梳理新中国区域经济思想发展脉络基 础上,深入分析新中国历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的传承与创新,进一步阐释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国家 战略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7.
区域特色经济与新产业区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色经济与新产业区理论由于其相当强的实践指导意义,一直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这一区域经济概念是和分工与专业化经济密切相关的,其传统的经济学基础基本上是建立在研究资源配置的新古典经济学上的.对于因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产生的报酬递增和产业区的产生发展的演化过程,新古典经济学的解释力并不强,而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却能很好地应用到特色经济与新产业区理论中.对两种理论的深入分析,说明以新兴古典经济学为基础建立新产业区的经济学理论支撑体系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8.
区域产业耦合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国内外学者对区域产业耦合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与产业特性,借鉴系统耦合理论,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在区域内产业耦合、区域间产业耦合及区域社会总体的耦合作用机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2004—2008年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和哈尔滨、大庆煤化及石化体系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并对区域内产业体系耦合和区域间产业体系耦合度量化,进而提出在区域政府、产业关联、市场与产业融合等方面促进区域产业耦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中国30个省区1997—2012年能源消费数据,依据电(热)碳分摊原则测算出各省区的碳排放量,运用面板单位根和面板协整理论,建立了包含经济增长、碳排放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在内的联立方程来分析区域 FDI 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联立方程中每个模型的协整关系是成立的,区域 FDI 对区域碳排放的直接弹性是-0.001,间接弹性是0.146,区域产业结构对区域碳排放的直接弹性是0.032,间接弹性是1.882。研究进一步发现区域 FDI、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能源强度都是促进区域碳排放的重要因素,并且区域 FDI 和区域碳排放量对区域经济增长呈现出双向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0.
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本,在经典宏观经济学理论框架下,语言能力通过影响微观个体的知识生产影响技术进步,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故语言能力的建设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配的语言能力是一项复杂任务,需要解决好单一性与多样性、工具性与人文性、同质化与去同质化的矛盾。在此基础上,需要围绕助推区域经济发展,在语言政策、人才培养、语言产业、语言服务、媒介语言等多方面积极建设,以实现语言能力要素禀赋聚合,构建和完善推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语言能力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