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进一步促进殡葬改革工作的深入持续健康发展,重庆市丰都县采取五项措施促进殡葬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2.
《社会福利》2006,(12):58-59
青岛市城阳区自2006年开始,以规划建设公益性怀念堂、公墓,集中坟头为重点,全力打造绿色殡葬、文明殡葬,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了社会和谐。青岛市城阳区通过转变思想,奠定了殡葬改革工作基础。青岛市城阳区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将殡改工作当作体现执政为民的政治任务来抓,在工作中大力宣传国家殡葬改革法规政策。向群众算清公墓集中后的三笔账:经济账,公墓集中后腾出的土地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环境账,优良的软硬环境,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3.
思考之一:确立殡葬管理的方针,明确殡葬管理的内容和范围。制定殡葬管理的方针,首先要搞清楚殡葬管理和殡葬改革的关系。殡葬改革是一个历史的进程,殡葬管理是保障殡葬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行政手段。殡葬管理应坚持依法行政、促进殡葬习俗改革、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保障殡葬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另外,在《殡葬管理条例》(以下  相似文献   

4.
一是抓认识,明确殡葬改革新思想。根据国家颁布的《殡葬管理条例》、湖北省政府颁布的《殡葬改革管理办法》,各镇、办、场都要参照赤壁市成立殡葬改革领导小组,相应地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过硬措施和规定,特别是对今年以来土葬的,每一起都要得到处理,并有处理现场照片和记录。各镇、办、场还可以根据本地实际开展运输火化一条龙服务,增加经济收入。二是抓宣传,明确殡葬改革是一项艰苦的社会改革,是与传统丧葬旧习进行决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把深入、细致、反复、耐心的宣传工作始终作为一个重点来抓。在广泛张贴市政府的有关通告、公…  相似文献   

5.
《社会福利》2005,(12):8-8
200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建设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的决策部署,省民政厅把握机遇,启动了“绿色殡葬”为主题的新一轮殡葬改革,全面推行以草坪葬、花葬、山崖葬、壁葬、撒江、撒海和骨灰集中存放为主要形式的生态葬法。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全面推行生态葬法的通知》,明确了大力推进文明殡葬,实现“三沿五区”无坟化、农村墓地生态化、已建公墓园林化的具体目标。各地成立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出台实施方案,建设样板、以点带面,全方位、有组织地推行生态葬法。  相似文献   

6.
小月 《社会福利》2006,(4):13-14
举措之一:积极稳妥地推进殡葬改革。在确保国家殡葬管理政策得到贯彻落实的前提下,结合全省各地经济、交通、殡葬设施条件差异较大的实际,稳步推进殡葬改革。2002年3月,省府办《转发省民政厅关于稳步推进殡葬改革进一步加  相似文献   

7.
张星 《社会福利》2005,(9):37-38
领导重视形成强大合力农村公益性墓地是推进农村殡葬改革的重要载体,是目前杜绝骨灰棺葬等乱埋乱葬行为的最有效办法。为此,江西省德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殡葬改革工作,把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作为2004年全市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殡改实施前,市委书记徐跃进、市长吴步高召集有关部门领导专题研究殡改工  相似文献   

8.
根据《广东省殡葬管理工作“十一五”规划》部署和省民政厅《关于建立健全村级殡葬管理信息联络员制度的通知》要求,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已基本完成了村级殡葬管理信息联络员的设立工作。截止2006年7月31日,全省共有19031个行政村、3201个社区居委会共设  相似文献   

9.
《社会福利》2005,(6):1-1
殡葬管理是一项社会事务工作,是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能。在政府依法行政、加强社会管理的新形势下,修订《殡葬管理条例》已纳入国务院2005年立法工作计划。尽快修订《殡葬管理条例》,是加强殡葬管理,规范殡葬行为、推进殡葬改革的新契机,是殡葬管理工作依法行政的重要举措,也是广大殡葬工作战线职工的热切期盼。  相似文献   

10.
一是强化制度建设:山东省临邑县出台实施了《关于城市街头流浪乞讨人员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了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并将救助特困群体所需各项费用列入县财政预算,为救助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资金保障。  相似文献   

11.
霍秀媚 《探求》2005,(5):23-25
我国的殡葬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面对我国老龄社会的到来,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的殡葬业仍需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更好地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整个社会处于和谐状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学工作者,特别是广东的一批专家学者对殡葬改革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提出殡葬改革“民族化、社会化、市场化、法规化”的方向。不久前,由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省社会学学会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和《中国殡葬》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殡葬业和谐发展首届高级论坛”在广州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深化殡葬改革,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刊在此发表这次论坛部份文章的主要观点,形成这一组笔谈,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以推动殡葬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12.
殡葬管理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音符,殡葬改革是长期艰苦的社会习俗变革。基层的殡葬管理者处在殡葬改革的前沿、殡葬管理和执法的一线,直接面对殡葬改革的现实压力和殡葬管理的具体难题,他们的工作是实现殡葬管理健康有序的基础。他们在管理中争取主动、创新方式、完善制度、狠抓重点,既保证了殡葬管理政策的贯彻落实,更为政策制定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3.
陈伟 《探求》2005,(5):20-21
我国的殡葬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面对我国老龄社会的到来,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的殡葬业仍需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更好地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整个社会处于和谐状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学工作者,特别是广东的一批专家学者对殡葬改革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提出殡葬改革“民族化、社会化、市场化、法规化”的方向。不久前,由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省社会学学会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和《中国殡葬》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殡葬业和谐发展首届高级论坛”在广州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深化殡葬改革,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刊在此发表这次论坛部份文章的主要观点,形成这一组笔谈,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以推动殡葬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14.
温朝霞  黄苏萍 《探求》2005,(5):22-23
我国的殡葬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面对我国老龄社会的到来,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的殡葬业仍需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更好地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整个社会处于和谐状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学工作者,特别是广东的一批专家学者对殡葬改革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提出殡葬改革“民族化、社会化、市场化、法规化”的方向。不久前,由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省社会学学会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和《中国殡葬》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殡葬业和谐发展首届高级论坛”在广州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深化殡葬改革,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刊在此发表这次论坛部份文章的主要观点,形成这一组笔谈,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以推动殡葬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15.
冯仿娅 《探求》2005,(5):25-26
我国的殡葬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面对我国老龄社会的到来,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的殡葬业仍需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更好地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整个社会处于和谐状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学工作者,特别是广东的一批专家学者对殡葬改革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提出殡葬改革“民族化、社会化、市场化、法规化”的方向。不久前,由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省社会学学会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和《中国殡葬》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殡葬业和谐发展首届高级论坛”在广州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深化殡葬改革,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刊在此发表这次论坛部份文章的主要观点,形成这一组笔谈,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以推动殡葬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16.
程寿 《探求》2005,(5):26-27
我国的殡葬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面对我国老龄社会的到来,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的殡葬业仍需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更好地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整个社会处于和谐状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学工作者,特别是广东的一批专家学者对殡葬改革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提出殡葬改革“民族化、社会化、市场化、法规化”的方向。不久前,由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省社会学学会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和《中国殡葬》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殡葬业和谐发展首届高级论坛”在广州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深化殡葬改革,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刊在此发表这次论坛部份文章的主要观点,形成这一组笔谈,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以推动殡葬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17.
完善规章制度。殡仪馆全体干部职工认真贯彻执行殡葬法律法规,信守服务承诺,规范服务行为,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殡仪服务管理的新方法。先后完善了《殡仪馆服务承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卫生工作制度》、《值班制度》、《火化工工作制度》、《营业员责任制》、《殡仪馆奖惩制度》等10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殡仪服务行为;  相似文献   

18.
殡葬改革是我们党和政府一贯倡导的一项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密不可分。近年来,各级民政部门高度重视殡葬改革工作,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使殡葬管理初步纳入了依法管理的轨道,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得到了全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殡葬事业的蓬勃发展,城乡的丧葬陋习得到初步治理。但是,面对日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新形势,殡葬管理已经远远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亟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杨伟 《社会福利》2006,(9):29-30
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想,全面规划了我国在“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为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这伟大的时代背景下,应以怎样的视角来审视殡葬改革工作和殡葬改革制度,值得每一个民政人特别是从事殡葬工怍的同志深思的问题。本文拟从土葬改革的角度探讨殡葬改革制度创新思路,以寻求推进殡葬改革的新方式和新路径,供殡葬行业界的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0.
背景: 1.2005年,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在浙江省宁海县召开农村公益性骨灰安置设施建设研讨会。会上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张明亮司长以《倡导绿色殡葬构建和谐社会》为题,对推动生态墓地建设,促进骨灰处理多样化工作做了分析和部署,为全国农村公益性骨灰安置设施建设指明了方向。2.北京市民政局编制的《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殡葬事业发展规划》中指出: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殡葬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制定公益性骨灰安葬设施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各区县应根据地方实际,制定各地公益性殡葬设施发展规划,实施标准建设和规范管理,为推进习俗改革和巩固殡葬改革成果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