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中华文明古国的大地上,辽宁的历史也是相当悠久。多民族的共生,多种文化的融合,让辽宁衍生出多彩的特色文化。这其中不乏经典,或称品牌文化。在如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这些具有辽宁特色的品牌文化继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2.
葛华 《探求》2011,(3):63-69,73
代表区域文化形象、体现区域文化竞争力、引领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文化品牌是打造品牌城市、提升城市形象、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战略举措。广州市荔湾区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培育西关文化品牌,发展特色文化,本文结合荔湾区的实践,提出地方政府在推进区域文化品牌建设方面要重视区域文化品牌建设,凸显地方特色,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区域协同。  相似文献   

3.
郝相礼 《社科纵横》2005,20(5):10-10
甘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正视甘肃经济与文化的不平衡现象,正视文化的经济化、经济的文化化、文化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利用文化资源优势,确立文化旅游先导战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特色文化大省,在以文化促经济,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格局中,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齐敏 《今日辽宁》2008,(1):78-79
手艺是地域文化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尤其是当地独有的传统手工艺更能展示文化的渊源和与众不同。辽宁是满族的故乡,许多手艺具有关东地域文明和满族文化的双重色彩。它们豪放而不失精雅,粗犷中蕴藏细致。然而由于现代大工业的发展,传统手工艺渐渐走向衰落,艺人流失、后继乏人的情况屡见不鲜,许多手艺已经失传。留住手艺,就是留住文明的记忆。为此,本刊自2008年起将连续刊载具有地域特色的辽宁手艺,意在弘扬地方文化,也帮助国内外读者深入了解辽宁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建宁 《创新》2009,3(3):5-8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要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其引导性和主导性作用;就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其竞争性和凝聚性作用;就要弘扬中华文化,发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性和资源性作用:就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创造性,增强整合性,使中华文化更加具有吸引力、感召力。  相似文献   

6.
林志彬 《社科纵横》2012,27(12):5-7
在新的历史起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键在于建设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文化.建设中共政党文化,有利于强化主文化的支配地位、消除亚文化的消极影响、抑制反文化的滋生蔓延,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7.
工业走廊建设在基于基础设施、产业结构,企业效益、知名品牌等实体经济成就的基础上,还应注重发挥文化的助推力,因为文化是创造力的源泉.黑龙江省政府在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了城市文化对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出要建设文化走廊和生活走廊的宏伟目标,目的是要借助城市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来保障工业走廊建设的顺利进行.哈大齐工业走廊文化建设可以整合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三个城市文化的优势,塑造工业走廊特色城市文化风格.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年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化改革、推进文化创新、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时期。本文拟基于历史分析、逻辑分析的视角,结合首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际,科学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走过的辉煌历程,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探索全球化条件下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功能的有效路径,以期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局面做出有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迁建南宁孔庙,是建设文化广西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打造南宁特色文化,形成南宁文化品牌,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展示城市文化魅力,培育文化精品,加强与东盟各国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6,(6):146-147
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血脉和灵魂,人文历史资源、地域文化是彰显地方特色的名片。承载过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齐家文化、成纪文化等的静宁县,具有文化资源性优势。挖掘本土历史文化积淀,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推进当地文化繁荣与发展,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1.
《青岛画报》2012,(3):12-14
青岛大剧院,外形典雅独特,俯瞰似波浪起伏,仰望如两架巨型钢琴比肩而立,它作为青岛的文化地标,谱写着高雅艺术的新篇章。作为承建者和业主方,青岛国信集团一直秉承"建百年建筑精品、创百年艺术殿堂"的目标,使得青岛大剧院成为"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剧院。自2010年10月大剧院投入运营以来,为广大市民呈现了芭蕾、歌剧、舞剧、话剧、交响乐等各种形式的200多场文化盛宴,形成了高端商业演出与惠民公益演出齐聚大剧院的可喜局面。仅一年多的时间就吸引了30多万观众走进大剧院,赢得了广大市民和艺术爱好者的高度评价,实现了青岛大剧院"精彩亮相"。在成功举办了系列周末艺术汇公益演出后,国信集团在区、市各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又推出了"青岛大剧院艺术节"、"崂山艺术讲堂"两个特色鲜明的普及性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2.
杨师帆 《探求》2005,(3):74-78
“广东音乐”即粤乐,是指在广府民系区域生成、发展和丰富的民间器乐乐种。它是在岭南文化的背景中诞生的。广东音乐具有强烈的与时俱进精神。广东音乐的艺术特色,可以用“音色清脆明亮,曲调流畅优美,节奏活泼明快”等来概括。当前,广东省政府部门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心与措施,为广东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时机。为此,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促进广东音乐的进一步发展,加快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广东的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生机勃勃的广东文化产业,呈现出鲜明的特色。要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大省,就一定要更加深入地认识广东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启示,把握好广东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进一步做大做强广东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4.
张红梅 《社科纵横》2003,18(6):24-25
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 ,积极探索和研究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大力发展甘肃特色文化 ,对推动甘肃省建设特色文化大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崔凤国  雍昕 《探求》2012,(1):116-117
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广州市委党校联合举办,广州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会承办的“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广州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理论研讨会暨2011年广州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会年会于2011年12月20日在广州召开。  相似文献   

16.
谈谈北京的地域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地域文化应是北京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且分为大、小两个范围。北京大地域文化包括旧石器文化、都城文化、皇家文化、士大夫文化、长城文化和京剧文化等11种。  相似文献   

17.
李阳 《今日辽宁》2012,(5):30-35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与支持,作为保护方式之一的生产性保护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辽宁作为文化大省,在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产业化对接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年初,辽宁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江提出"小工艺能成大产业",要求尽快研究出适合辽宁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和办法,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外部输血"向"自我造血"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在辽宁省东北部,长白山南麓,有一处四季分明、风景如画、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燕东旅游胜地,这就是神奇而美丽的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古老神奇的桓仁,形成了以关东文化为主体,以民族文化为鲜明特色,融合抗联文化、周易文化等多元的文化体系。桓仁县城山青水秀、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特色鲜明,是中国惟一个拥有城市品牌的县份,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旅游强县、中闶绿色名县、围家绿色能源示范县、闺家同林县城和国家卫生县城。  相似文献   

19.
卞敏 《阅江学刊》2011,(2):39-44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传统,一个地域也有其特色文化。城市作为地域文化资源的一个主要载体,在地域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地域文化的发展规律,从总体上说,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而展开的。地域文化体现城市文化发展脉络,而城市发展在历史上形成的文化特色又积淀、留存下来,成为城市文化的地域性特征。一个城市的独特魅力,在于其特有的文化个性。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她的软实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文化软实力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20.
品牌文化是一种无形资产。品牌产品作为有形资产,它需要品牌文化这一无形资产的引导与升华。鉴于我国许多品牌产品尚未形成品牌文化优势的实际,必须加大力度,用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创造强势品牌。同时,创新企业文化,打造优势产业,并充分发挥品牌文化辐射企业文化的作用,将无形的文化价值转化为名品、名牌这些有形的产品价值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