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颜色词属于“文化限定词”,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气氛影响,对于同一种颜色。不同民族的人可能产生不同的语义联想,而且不同民族在颜色词使用上也始终存在着差异。翻译时,译者只有充分地把握颜色词在两种语言中的深层涵义,运用异化和归化的翻译策略,才有可能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2.
汉英颜色词文化内涵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中的颜色词丰富多彩,不仅与社会文化有着密切联系,而且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通过比较分析汉英两种语言中红色、黑色、白色、绿色、黄色、蓝色六种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可以在汉英颜色词之间进行更有效的翻译和言语交际.  相似文献   

3.
颜色词因其丰富多样的词汇形式和复杂的文化内涵而在文学写作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本文试从英汉颜色词的比较和翻译方法入手,介绍英汉颜色词的异同及用法,以期与读者共同探讨其独特的语言和文化信息,更好地丰富我们的语言的交际与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从联想对应、联想重合、联想冲突和联想缺省等四个方面研究汉英语言中黄色的联想意义,分析了造成两种语言中联想差异的文化原因,如历史背景、心理因素以及宗教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阐释了颜色词的翻译方法,即直译法、色彩转换法、增译法和意译法.以期有利于提高颜色词的翻译质量以及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分析中英文基本颜色词的区别,重点总结了英文颜色词在政治经济术语中的应用,指出在翻译颜色词时,不能仅从语言表层意思入手推测含义,而是应该从语言背后所表达的独特文化内涵中去准确理解源语信息,并根据等效翻译的原则提出具体的翻译途径。  相似文献   

6.
颜色词属于"文化限定词",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气氛影响,对于同一种颜色,不同民族的人可能产生不同的语义联想,而且不同民族在颜色词使用上也始终存在着差异。翻译时,译者只有充分地把握颜色词在两种语言中的深层涵义,运用异化和归化的翻译策略,才有可能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7.
英汉颜色词的社会文化内涵及翻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比法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中颜色词的差异,说明由于历史背景、民族心理、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表示颜色的方法和用词有很多不同,对同一颜色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异。同时,论述了颜色词的四种翻译方法,阐述了深刻把握颜色词的社会文化内涵是准确得体翻译这些词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感知是人类对所感觉到的数据进行选择、整理和加工,以理解客观世界的过程。不同语言中颜色词的相似意义表明人类认知的统一性,但颜色词意义的延伸,即多义性还与人类和所处的自然、社会以及文化环境的互动密切相关。通过隐喻认知,颜色词的基本意义投射到不同的领域,产生民族独特的隐喻含义。研究颜色词的隐喻意义有助于了解不同文化的认知模式,减少交际中的障碍,促进颜色词翻译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载体,在受到文化影响的同时又注定会反映和传达出特定的文化内涵。基本颜色词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作为文化负载词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基本颜色词反映着社会习俗、宗教、价值体系等众多文化因素的不同。本文尝试以英语中的“Black”和汉语中的“黑”这一组基本颜色词为例,对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进行简要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0.
论英汉颜色词文化信息的传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而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 ,语言在反映文化方面突出体现在词汇层面。颜色词是每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它们具有独特的语言功能和文化含义。文章从文化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中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其差异的文化渊源 ,这一问题的研究 ,对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及翻译实践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中,仅仅一个"红"字就出现过许多次,人名、书名、地名、词曲和诗词中反复出现。而"红"字的涵义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对其翻译构成巨大挑战,从巴斯奈特领军的文化翻译学派对翻译活动中文化传递的主张来看,杨宪益翻译《红楼梦》过程中更多的采用异化策略,目的是为了保存民族文化;而西方翻译家霍克斯受当时西方社会文化的影响,更注重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更迎合西方读者的口味。  相似文献   

12.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无论从狭义和广义上来说,都具有引导社会发展,影响社会性质,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社会意义。文化“软实力”是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社会意义的集中深刻体现。在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关系和国际竞争中,提升文化“软实力”成为增强国力的一种战略选择。当前,提升文化“软实力”必须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几对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与二十多年前音译词“欧佩克”一出现就受到一些人的指责一样,移译词“PK”的出现也同样遭到了一些人的批评。尽管如此,“欧佩克”依然生存下来,“PK”也逐渐被人们接受。外来语的引进从一个层面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表现出那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特征,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音译外来语“欧佩克”和移译外来语“PK”的例子证实,一个外来语的出现是那个时代人们交际需求的反映,其命运并不取决于行政立法、语言学家或翻译家的意志,而是取决于语言的社会环境。通过统计分析2006-2008年间中国重要报纸移植外来语的文章篇数,指出新一轮的外来语移植潮正在悄然兴起。外来语的移植现象标志着社会语言环境的变化。外来语的移植有利于科技专业领域的对外交流,有利于汉语国际化。  相似文献   

14.
网络“控”族新词及其所折射的社会文化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进程不断加深以及网络的日益普及,互联网上涌现出大量的新词语,这些新词语的产生与社会文化心理息息相关。本文以新兴的"控"族词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控"族词的产生、结构特点及其所折射的社会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5.
“无厘头”:一种流行的大众文化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众传播时代的“无厘头”文本不同于传统的大众文本,“无厘头”结构文本以其经典情节模式的特殊变体、庸常的小人物形象、拼贴性的“程式化”结构、“戏说”式的文本风格等因素,形成具有鲜明特质的文本结构,成为一种时代风尚和一种大众文化现象。“无厘头”结构文本的形成有着独特的社会内涵和文化土壤,客观、全面地探究剖析“无厘头”文本的特定内涵和程式化结构、复杂的社会文化成因、狂欢化的审美风格等问题,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包括“无厘头”在内的当代大众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在为少数或弱势群体争取文化和政治权力的斗争中,在构建一种更加宽容多元的文化结构中,“承认的政治”和“少数话语”两种理论立场和论述策略存在对话、互补和辩证的空间。对于弱势/少数族裔文学而言,认同与承认无疑是一场永恒持续的奋斗。实现多元族群、多元文化之间真正的宽容、多元、平等和相互承认,人文知识分子需要更积极的文化参与和政治参与,需要进行不断的“文化抗争”和“文化协商”。海外华人文学的历史即是一部华裔知识分子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展开“文化抗争”和“文化协商”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17.
日常语境是民众社会心理表征的重要维度,对于中国本土心理学研究的深度挖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语词路径的民众“随”之观念选取,并将其提升为本土的实质心理学概念。“随”作为中国民众日常语境中一个常用的观念范畴,表征着中国民众一种重要的观念理解与现象归因方式,体现着民众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心理。文章通过“随”之观念的日常语境设定及质化考察,探究“随”之观念的本土心理学内涵,指出其所具有的本土心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联想意义在英汉语言中的比较分析——以颜色词"红"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语的联想意义在语言交际中应用得相当广泛,它能适当地表达使用者的感情,并从广义上显示出特定语言集团的社会文化特征。不同的语言由于其文化内涵不同,其词汇也显示出与之对应的不同的联想意义。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出发,从语义学的角度,以颜色词"红"为例,比较分析了联想意义在英汉语言中的异同现象,以期能更好地帮助英语学习者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9.
在不同的文化中,数字不仅具有简单的计算功能,而且蕴含的文化信息能鲜明地体现该民族的思维方式、社会政治、传统习俗、社会心理,等等。文章比较了数字“三”在中西文化中的不同涵义,并对其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可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对于一般的西方文化读者来说,数字“五”的文化意象没有任何联想意义,理解时势必造成文化缺省,因而.在翻译过程中数字意泉“五”的重构就成为译者必须慎之又慎的任务。本文探讨了“五”宇所蕴含的传统汉文化,及其译成英文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