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4 毫秒
1.
佐藤春夫是日本近现代文学史上的唯美主义小说名家.他的文学作品中孤独感伤的情调、主人公清高的性格和归隐情绪深深打动了郁达夫,郁达夫的唯美主义小说创作无疑受到了佐藤春夫的影响.两人的唯美小说整体上都具有忧郁、孤独、颓废、感伤的世纪末情调;均有毫无掩饰的性暴露描写;均有对大自然的伟大赞美;均运用超现实主义手法创作.但由于作家所受传统文化和所处社会环境的不同,郁迭夫对佐藤春夫的唯美小说有了突破,他不像佐藤春夫用一种超然的态度来对待这一切,而是在对祖国孱弱的感触下,深入现代人忧郁苦闷的内心世界,将笔锋指向罪恶的社会,赋予了作品深刻的社会内涵.  相似文献   

2.
福斯特的“扁平人物”、“圆形人物”之分,“故事”、“情节”之别虽早已被理论界熟知,但也因划分简单而遭诟病。文章通过对其代表作《小说面面观》的深度剖析,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和透视他的小说理论,还原一个既蕴涵传统理论精髓又具有显著现代意识的福氏小说美学观。重估他在传承传统小说理论和现代小说理论中的开拓性作用。同时指出他的《小说面面观》和詹姆斯的现代小说理论的奠基之作《小说的艺术》不分轩轾,堪称“双璧”。  相似文献   

3.
陈映真的乡土小说创作以平民为关注焦点,对芸芸众生的生存状况和境遇以深切的关注与思考.作家在小说文本中繁复地叙说着平民身心的苦难,鲁迅式地揭批现代企业下"人"的异化现象,肯定、认同维护民族尊严、保持个人自尊的"人".  相似文献   

4.
鲁迅作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其小说不仅为国人所喜爱,同时在英美等国也拥有广大的读者。因此加强对鲁迅小说的英译研究,有助于鲁迅作品的海外传播。在对鲁迅小说英译进行简介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鲁迅小说英译研究的总体趋势与不足,并对今后鲁迅小说英译研究的范式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5.
蒋光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本文将运用性别批评的研究方法,探讨蒋光慈小说中的男性中心意识.综观他的小说,所谓的"革命第一"隐含的实质却是"男性第一".具体表现在小说的叙事模式上,即以男性革命者为中心,女性以三种形式作为他的陪衬者.这与中国几千年封建男权文化的影响有关,是潜藏在民族文化传统中的男性中心意识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论莱辛《第五个孩子》的空间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现代空间小说特征来看,长篇小说<第五个孩子>在形式上可谓一部空间小说;从福柯关于空间及权力关系的理论看,空间成了暴力的象征,这种暴力可能是压迫的,也可能是叛逆的.由此,实在的空间上升为具有象征意义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施蛰存的小说创作呈现出与“海派”其他作家不同的特点:现代和传统的胶着和碰撞。施蛰存常通过运用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手法及其所提供的语汇,将古代志怪小说转化为中国形态的超现实主义小说。这一现代志怪小说中空间的文化来源和六朝志怪小说密不可分。施蛰存一方面吸取了六朝志怪小说中空间的运用,将乡村处理成殊境、将城市处理成为人稠广众的深层次想象空间;另一方面进行了改造和创新,创造出具有独特价值的城乡二元书写,以此寄托了他的乡土理想和他对现代知识分子自我存在的终极审美观照。以施蛰存为代表展现出当时“海派”作者对乡村、都市文化审美心态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小说虚构的四次"复活"事件和"蛇塔"的象征意蕴,表达出寻根的主题.作家站在历史和现代的交汇口,及时地反映本民族的生存境况和进步历程.在他浓厚的民间情怀的包孕下,小说呈现出神秘而独特的地域色彩,透出在历史的长河中把握人物命运、塑造自然人性的独特视觉.  相似文献   

9.
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来天火,同时把知识和技艺传授给人类,而他自已却被牢牢地钉在了高加索山顶的峭岩上……  相似文献   

10.
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来天火,同时把知识和技艺传授给人类,而他自已却被牢牢地钉在了高加索山顶的峭岩上……  相似文献   

11.
黄子逸 《民族学刊》2017,8(3):64-75,118-120
《金翼》以小说的笔法展现出中国东南社会在现代性进程中的延续和变迁.本文通过于书中不同主体在交往互动方式上的差异及其命运的不同,探讨东南社会在保存土地完整性的情况下参加到现代市场竞争中的可能;以不同精神结构个体的对比,展现出林耀华现代性方案中精神结构变迁的特征;通过比较林耀华和弗斯对于命运的不同阐述,分析林耀华以小说方式写作的原因以及平衡论的两面性;在比较不同的现代方案之后,呈现出林耀华的思考的特殊之处及价值.  相似文献   

12.
所谓视角(或称视点,聚焦)是叙事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也就是叙述人(故事的讲述者)是站在怎样的位置上讲述故事或叙事角度是随着哪个人物的视点而变化.叙事视角是建构叙事虚构作品的基础.不同的叙事媒介决定了小说叙事和电影叙事在叙事视角运用上的差异,从而导致了不同的叙事效果.本文以小说<红高粱>与电影<红高粱>为例比较分析了小说与电影的叙事视角问题.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主义小说不仅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内部结构,而且对小说这一形式和叙述本身进行反思、解构和颠覆.后现代主义小说与现代主义小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打破了美与丑,文学与非文学,能指和所指的界限.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非泾渭分明、清晰可辨,而是既异中有同,也同中有异.  相似文献   

14.
白玛娜珍是当代西藏文坛重要的女作家,她的小说《拉萨红尘》和《复活的度母》从女性视域出发,对现代高原女性的生存困境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和探索,作品深入人物的内心,不仅写了欲望,还写了精神,写了有追求的灵魂.如何使女性获得自由的天空,如何使女性从苍白的内心生活中走出,白玛娜珍以其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提供了对现代高原女性命运的深沉思考.  相似文献   

15.
夜幕垂落,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新铺乡星罗棋布的房屋灯火通明。每当瑶族同胞置身于“夜明珠”点缀的迷人夜景中,便情不自禁地要赞美瑶家心里的“普罗米修斯”--黄超。  相似文献   

16.
神秘性是贾平凹小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思想系统,它不但能增强小说的可读性和趣味性,而且更能使小说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贾平凹小说的神秘性思想来源广泛,包括童年经验、佛教教义、中国古典神魔小说和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等各方面的影响.他在作品中成功运用夸张、变形等各种手段,将神秘主义与小说内容完美结合,使小说展现了极大的张力,体现了他对于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和对现代文明的真诚追求.  相似文献   

17.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1775--1817)的一部重要的小说.在小说中,作者使用反讽的手法描述了主人公的行为和情感,使之更加真实、生动,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8.
鲁迅为后人提供了小说体式创新的范本,他颠覆传统也超越自我,创造经典又拆解经典.在关于小说体式的广泛实验中,他深入地探究了小说与故事的关系,以及故事与传统的勾连.对鲁迅小说体式创新的考察无疑能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个文体家的价值,尤其是感受他那以最为自由之手笔创造崭新的小说形式的心灵探险.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浪漫小说的怀乡是向并不存在或业已逝去的理想境界注目凝眸,以抒情笔法追寻与展现自然人性之美,以想象另一个桃源世界来表达对于现实社会的抵制与否定.以郁达夫、废名、沈从文、萧红为例进行论述,认为郁达夫的怀乡体现着从儒子到名士的转变;废名、沈从文两人回首乡关时的理想家园同中有异;萧红则以向童年回眸的形式开始怀乡之旅.这些差异反映了浪漫评论小说作迥异的文化身份及心灵历程.  相似文献   

20.
在学校教学工作中,需要进行确立教育宗旨、设置课程标准、安排课程练习、设计学科考试内容等环节,会对学生形成文学观念带来极大影响。在近代中学国文教育中,重视探讨文学作品中包含着人类情感思想、想象憧憬等,将理解分析文学作品中反映的社会现实问题等作为重点内容。近代中学国文教科书中侧重于选择现代小说作品,通过对这些小说作品结构、故事情节、创作方法等的讲解,促使学生形成现代小说观念。本文分析了近代中学国文教育的概念,并分析了教育中现代小说观念的形成,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