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数字快报     
《四川统计》2013,(7):10-11
数据显示,2013年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8%,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和东北地区PMI分别为51.7%和51.4%,  相似文献   

2.
数字快报     
《四川统计》2013,(3):8-9
数据显示,2013年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下降O.3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中部、西部、东北部地区PMI分别为51.9%、50.4%和51.4%,均位于临界点以上,分别高于全国制造业1.8、0.3和1.3个百分点;东部地区PMI为49.1%,位于临界点以下。  相似文献   

3.
数字快报     
全国:2012年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回升至51.0% 数据显示,2012年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0%,比上月小幅提升0.5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位于50%扩张与收缩的临界点以上。这表明“春节”后企业集中开工,加快生产,采购活动趋于活跃,制造业经济总体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4.
数字快报     
《四川统计》2012,(4):8-9
全国:2012年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回升至51.0% 数据显示,2012年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0%,比上月小幅提升0.5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位于50%扩张与收缩的临界点以上。这表明“春节”后企业集中开工,加快生产,采购活动趋于活跃,制造业经济总体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5.
数字     
《四川统计》2010,(4):50-50
52.8% 2010年3月,四川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经过三个月的小幅回落巩固后,开始走向平稳,与上月持平,为52.8%。至此,该指数连续8个月高于50%,运行于扩张区间,显示当前四川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增势趋向平稳。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采购经理指数对GDP指标的影响,并且针对采购经理指数对GDP影响的传导路径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从预测GDP增长率角度,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PMI在统计意义上是显著成立的;利用VAR模型对GDP增长率变化方差分解角度来看,制造业PMI比非制造业PMI贡献大,而且显著.从需求传导路径实证结果角度,可以根据制造业PMI数据预测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但不能预测投资需求;而且暂时还不能根据非制造业PMI数据预测各种需求指标.从预测GDP增长角度看,制造业PMI的荣枯线应该是53.16.  相似文献   

7.
文章研究我国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生产价格指数之间的长期均衡及短期动态相关关系.通过考察制造业PMI指数与PPI指数(生产价格指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变化形态,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两者之间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并且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同时,建立VEC模型与VAR模型,并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的短期动态关系及相互冲击作用.结果表明,两者具有长期稳定的因果关系,短期内PMI上升对物价水平降低具有显著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介绍了采购经理指数(PMI)的含义、意义及在经济预测中的明显优势,然后重点介绍了制造业PMI的编制方法,并立足丽水实际,提出了建立丽水制造业PMI调查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2005年1月至2014年3月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以及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数据进行描述性相关分析,选取制造业PMI与宏观经济景气一致指数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说明两指数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进一步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分析方法,研究两指数的相互作用关系,得到PMI对宏观经济景气一致指数具有较长时间和较大程度的正向影响,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说明制造业PMI对国家宏观经济的先行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
PMl(Purchasing Manager Index)是采购经理指数的简称,该指数是国际通行的GDP公布前的宏观经济监测指标,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针,也是全球备受关注的先行性指标之一。PMI涵盖了生产与流通、制造业与非制造业的广阔领域。  相似文献   

11.
林业PMI是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第一个监测林业经济运行态势的月度指标,其科学性和领先性决定了它的实践和应用价值.文章使用时差互相关分析检验了林业PMI及其进出口指数的领先性,结果显示林业PMI领先于我国木材加工行业数据1个月感知行业运行走势,林业PMI出口指数领先海关出口数据0~1个月,林业PMI进口指数领先海关进口数据1~3个月.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选取了2005年1月至2015年4月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两个时间序列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而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差分解分析说明了中国制造业PMI与CPI之间的定性定量关系,得出PMI与CPI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PMI与CPI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且PMI对CPI具有较长时间和较大程度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22年,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的复杂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实现平稳开局.从先行指标看,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均保持在景气区间,延续扩张走势,我国经济总体继续保持恢复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VEC模型,对消费者物价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以及采购经理人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了,结果表明:CPI和CCI之间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PMI是CPI、CCI的Granger原因,反之则不成立。CCI、PMI对CPI存在正向作用,且影响的大小依次为CPIt-1、PMIt-1、CCIt-1。  相似文献   

15.
中国PMI与GDP关系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自发布以来至2010年9月的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与相应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累积增速数据,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通过检验得到PMI是GDP的格兰杰原因,而GDP不是PMI的格兰杰原因,从而肯定了PMI对于经济走势的预测作用,从因果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到PMI领先于GDP走势3到12个月。而从脉冲响应分析可以看到PMI对GDP具有正面作用,因此PMI能很好的预示经济的走向和拐点。  相似文献   

16.
数字快报     
全国PMI连续10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2020年1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9%,虽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但连续10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继续稳步恢复。全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390亿斤,比上年增加113亿斤,增长0.9%,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相似文献   

17.
数字快报     
《四川省情》2023,(3):8-9
<正>全国52.6%随着稳经济政策措施效应进一步显现,叠加疫情影响消退等有利因素,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加快,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持续回升。2023年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2.6%、56.3%和56.4%,高于上月2.5个、1.9个和3.5个百分点,三大指数均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拉氏和帕氏物价指数的讨论,明确了物价综合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物价综合指数的数学性质,找到了物价综合指数的变化特点。在保持原有指数特性的前提下,提出了新的综合指数改进方案,并对其进行了检验。检验表明,新的综合指数方案计算简便,能够准确地反映物量和价格的变化,并且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19.
采购经理指数(以下简称PMI)是国际通用的对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经济景气程度分析的先行指数,其最大特点是能够捕捉到经济运行中的拐点,及时地反映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的景气程度.随着社会各界对PMI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PMI科学性、准确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数据质量对于提高PM1精度至关重要.如何把关数据质量,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深刻剖析数据生产流程的每一个关键环节,对影响数据质量的原因和相应控制手段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0.
金融系统性风险最终表现为宏观经济各个领域的金融压力,测度金融风险、疏解金融压力、有效降低金融风险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是深化金融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CRITIC和标准差倒数权重法构建银行、债券、股票、外汇、地产和衍生品六大体系的金融压力子指数,在此基础上合成静态和动态权重的中国金融压力指数,并比较两指数的差异,最后考察中国金融压力指数与宏观经济变量PPI、CPI、PMI的关系。研究表明:1.动态指数测度的结果与现实更吻合,与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更密切。2.高压期中国金融压力指数对CPI、PPI、PMI均具有正向冲击,PMI在金融压力冲击下存在"蝶式"效应。3.中国金融压力总指数的权重在不同压力期呈现不同特征,高压期银行和地产体系的权重上升,低压期股票体系和衍生品体系权重上升。因此,决策层在高压期应当重点调控银行和地产体系的压力,防范"灰犀牛"风险;低压期应关注股票和衍生品市场的冲击,防范"黑天鹅"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