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
古典情怀的现代重构--论戴望舒诗歌向传统回归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望舒诗歌现代性品格的形成,离不开对传统的纵向继承.本文从东方式爱情主题、传统的还乡意识、传统的文人心态、古典意象和圆圈式抒情结构等方面,论述戴诗向传统回归的倾向;并说明这一倾向与诗人自身遭遇及审美追求密切相关,是诗人面对中国新诗从古典向现代转型的一个诗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清末民初的小说创作起到了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的桥梁作用。这种小说观念的形成与过渡表现在:一、从“小道”到“大道”;二、从教诲劝戒到描摹人生百相;三、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到“专为下等社会写照”;四、从传统笔法到中西合璧;五、从文言到白话。  相似文献   

3.
哈贝马斯在《现代性的概念——两个传统的回顾》中把自己的理论称为新古典理论,以示与从马克思到法兰克福的古典现代性理论相区别。遗憾的是,"新古典现代性"概念并未受到中外学界的关注。实际上,此概念对理解哈贝马斯的现代性理论的特征是极有意义的。按照哈贝马斯的看法,不论是对现代性规范基础的重建,还是对现代性的诊断,都需要从古典现代性转向新古典现代性概念。然而,哈贝马斯自己的新古典理论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在现代性问题上,我们需要不断地返回古典现代性理论,与它进行对话,才有可能在理论与实践、批判与现实之间建立合理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文革战争题材长篇小说主要采取了中国传统白话小说的叙述资源,而表面上放弃甚至屏蔽了五四以来的现代小说传统,但其叙述者隐身抒情、半开放式大团圆结局等叙述手段又与五四小说家引进的现代小说叙述资源有着深刻的同构关系。这种古典传统与现代性资源的结合,可以说是以科学、解放为主旨的现代性被移植在前现代性的古老传统之上的写照。饱受古典传统浸染的人们以为自己走向了“现代”,其实走向的却是一条“通往奴役之路”。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那些猛烈反叛旧传统的人们,又深沉地继承着民族传统精神,茅盾也不例外,他那谦恭精细、沉稳持重的性格,同样表现出古代文人的传统人格精神;他的小说是那么富于现代性、时代感,其中又蕴含较浓的古典意味和传统色彩。当然,在茅盾的小说世界中,传统不是固态的化石,不是天空中飘着的云彩或托出水面的浮萍,它主要是经过“反刍”、创化的、胶着于“现代”的某种暗流,某种潜隐的内结构,某种精神烙印。  相似文献   

6.
张琦 《南方论刊》2012,(2):99-101
曹文轩继承了古典主义一脉的创作范式,但“古典”并不能概况其全部美学追求,其对文学“形式”的追求形成了其小说一个最鲜明的特质。本文从悲剧快感、贵族趣味、语言嗜好三个方面论述了曹文轩作为古典主义者如何将其“形式”嗜好投射到小说创作中,并指出在某些情况下对“形式”的过分追求,导致其作品相较于前辈的京派大师显现出不自信的气质。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性质是古典理性主义,这种理性主义传统制约着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使其具有了"文以载道"的理性精神.文学现代性是对现代性(以启蒙理性为核心)的反思、批判,而新老理性主义阻碍了文学现代性的确立.在"五四"启蒙运动中,古典理性受到冲击,同时也被改造,形成了启蒙理性精神;文学为启蒙理性服务,产生了理性主义的启蒙主义文学思潮."五四"以后的革命文学思潮,把古典理性改造为政治理性,文学为政治理性服务,产生了理性主义的革命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新时期启蒙运动批判了古典理性及其现代变体政治理性,但复活了启蒙理性精神,形成了理性主义的新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由于中国文化理性主义传统的的影响,中国文学带有强固的理性主义倾向,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障碍,特别是造成了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发展的迟缓.  相似文献   

8.
“空间转向”对现代学术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和西方都有其理论话语.西方的认识论哲学和现代性进程很大程度上遮蔽了空间本体的话语言说;而中国古典美学是空间性美学,在传统文论、文学、哲学中对“空间”的体察和钟情俯拾皆是.整个古典美学从文艺活动到艺术思维,从诗性话语到思想传统,都体现出浓厚的空间特质,主要表现为“散点流观的审美表征”、“境由心生的主体空间”和“诗性同情的空间思维”.古典空间美学的精神实质和方法论价值在现代美学建构中继续发挥作用,经由“体验”为核心的美学方法论到“同情”的普遍性原则,再以“反思”的形式进行检验,形成了“体验——同情——反思”的方法论模式.而这一方法论有效弥补了现代美学哲学方法论与科学方法论的弊端与悖论,最终通达美学本体特质的审美至境与古典梦回.  相似文献   

9.
黎杨全 《学术探索》2010,(6):126-130
就余华“转型”后的生存哲学而言,与其说余华是向“父辈”的认同,不如说是向“祖辈”的回归。《祖先》以其独特的“子辈一父辈一祖辈”的三重结构表达了余华“否定欲望”的“祖先”哲学,这种哲学渗透在其“转型”后的小说中。余华对现代欲望社会的忧虑与本雅明对现代性的思考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10.
曹禺作为现代戏剧家,被戏剧界冠以现代之名,但他却行古典之实。曹禺的童年记忆及其情感体验是古典的,深受古典的希腊悲剧及其命运观念影响,延续着中国戏曲的写意传统,虽然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式,但是充满着诗歌的意境。因而曹禺及其剧作并不承接五四传统和现代性追求,反而回荡着古典的意蕴。  相似文献   

11.
近半个世纪以来 ,当代古典诗词 (即“旧体诗词”)大致经历了“政治诗———感伤诗———人生诗”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在格律、主体、意境上 ,对古代诗词有继承也有发展。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 ,古典诗出现了黄金时代 ,恰好弥补了白话新诗衰落的不足。现当代文学史应正式将古典诗词纳入进来  相似文献   

12.
李峰 《学术界》2007,(6):154-158
现代性是整个社会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和核心议题,而宗教是西方现代性论题清单中的核心议题之一.在古典社会学理论中,孔德和涂尔干重在对宗教的整合功能进行论述,韦伯和西美尔侧重从现代性的文化后果的角度对宗教进行分析.他们都看到了宗教在现代社会影响的衰弱,但也看到了现代性困境中宗教的社会处境,并提出了各自的诊断策略.这些探讨为后世宗教社会学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相似文献   

13.
卞之琳在翻译中对照、回望古典诗传统,发现魏尔伦与象征主义诗歌中的“亲切”与“暗示”这两个最重要的特点正是中国旧诗词的长处,是卞之琳对传统中“亲切”、“暗示”这两种优秀质素的重新发现,这是一种独属于卞之琳话语系统的个人“发现”,形成了他对古典诗传统的再发现。同时,卞之琳将这两种优秀质素用于自己的诗歌建设,形成独特的诗歌特点,亦成为对新诗自身传统的发现。  相似文献   

14.
在理论和实践上构建“中西古典学”是林志纯(日知)先生学术成熟后用力最深的方向,是先生一生学术的精华所在,其中寄托着对未来中国世界古代史乃至整个史学研究工作的希望。林先生在讨论“中西古典学”的时候,并没有首先抽象地探讨学科划分之类的问题,而是用一种研究规划的方式勾勒出“中西古典学”的问题意识、时空范围、基本立场。本文根据林先生的理论勾勒和具体研究实践,试图重现“中西古典学”的框架,并对其中有争议的内容做出自己的理解,希望对当前关于“古典学”的讨论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5.
现代性与民族化的有机交融是中国当代小说艺术的终极追求,贾平凹凭借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在当代小说形式的探索中,创新性地继承了古典白话小说的优质,融之于现代小说叙事技巧中,逐渐完善了具有个人风格特征的现代"说话"小说范式,为当代小说通往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化方向做出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七言绝句是清末民初诗坛的苏曼殊享誉最多的诗体.苏曼殊诗无论表达唯心任运的禅境诗心、抒写潭影疏钟里的国族关怀或描摹现代情僧"袈裟和泪"的爱情体验,都体现出"灵、动、新"的美学风格,其妙有韶秀的境界含有古典诗歌的审美特征,其推崇个我、关注主体的清新味又是现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审美共性.在这个意义上,曼殊诗成为晚清诗坛出于"古典"而入于"现代"的桥梁,其"现代性"意义也正是苏曼殊见称于新文学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孙琳琼 《理论界》2012,(4):90-91
康德用审美或艺术活动作为连接知识与道德、必然性和自由之间的桥梁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审美自觉也给马克思极大的启示,马克思的自由观是在继承康德、席勒等审美解放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马克思独特的是将自由的实现置于人类实践发展的历史中,最终打开了一条人通向自由的通道。马克思始终将审美或艺术活动作为自由的典范,在马克思心目中,真正的自由王国只能是自由活动的领域。这为我们理解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又提供了一条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8.
陈晓伟 《中州学刊》2006,(2):241-244
绘画与电影之间所存在的深刻关联作为一种美学现象已成为共识。中西方古典绘画在美学观念和表现手法上存在着本质的不同。西方古典绘画一直专注于写实传统,这种传统成为西方古典绘画与电影的契合点,因此可以说电影与西方古典绘画是相通的。中国传统绘画长期以来形成了写意的传统,这种传统造成了中国古典绘画与电影本体的抵牾。但中国电影创作者在不断的挖掘和探索中,采用镜语转换、空间转换、意境表现等多种方式,成功地实现了中国古典绘画在中国电影中的转换,创造出体现中国民族文化的电影视觉风格。  相似文献   

19.
在古典诗词的阅读和欣赏中 ,歧义现象普遍存在。广闻博览是正确辨析诗词歧义的基础 ,从整体出发、多角度多层面分析问题是挖掘作品真正含义的有效途径 ,而牵强附会则是读诗、解诗之大忌  相似文献   

20.
"自由"是西方哲学和政治传统的核心概念之一,是"现代性精神"的重要支柱.牟宗三消化和改造了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其自由观体现在由体达用的三个层面:"自由无限心"、"道德自由"和"政治自由",较之于儒家传统,"政治自由"更为鲜明地体现了其哲学的现代性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