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进 《日本研究》2008,(1):85-88
日本当代作家丝山秋子的小说《在海浪上等待》具有深刻的主题。这篇小说不仅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关系,更进一步揭示了电脑时代人与物关系的新变化。个人无法与他人实现真诚交流,却让人工智能的电脑保存真实的自我。小说表现了人类在电脑时代出现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2.
补天石、镜子、颜色不仅都是《西游补》与《红楼梦》中的重要意象,而且都与小说题旨的阐发有关。补天石意象所揭示的天的倾覆和未遂的补天之恨、镜子意象所揭示的色即是空的佛教哲理、颜色意象中红与绿两种基本色调所代表的红尘和情欲,是这三个意象在两部小说中所共有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3.
冷满冰 《学术交流》2007,(8):161-163
小说《卡拉玛佐夫兄弟》有三处对民众的集中描写,充分展现了民众的低劣。在小说的主题中,根本是宗教大法官(伊凡、斯麦尔佳科夫、拉基金、柯里亚)与佐西玛长老(阿辽沙)的对立。伊凡和佐西玛长老都在为"病重的俄罗斯"指点迷津,他们争论的关键问题是人民的素质优劣。最终,陀思妥耶夫斯基所塑造的民众印证了宗教大法官对民众的断言,说明作家表面上支持阿辽沙而暗地里支持伊凡。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马拉默德《伙计》中的修辞反讽、戏剧性反讽、情景反讽 ,展示了这三种反讽艺术形式在人物塑造、情节发展和主题揭示方面的运用 ,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马拉默德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5.
韩春晖 《学术交流》2007,(5):180-182
《送冰的人来了》是美国伟大的戏剧天才尤金.奥尼尔晚期创作的重要作品。奥尼尔对上帝的质疑和对人类命运的思索在这部剧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而这一创作意图的实现则是建构在对《圣经》文本进行原型引用的基础上。《送冰的人来了》不仅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众多暗示、隐喻和象征,一如《圣经》故事的惯用技巧,而且在标题、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也与《圣经》联系密切。在该剧的创作中,把《圣经》的内在精神融入到了作品的人物性格里。除了主要角色外,次要人物也都有着《圣经》原型,并且,他们对中心人物的形象起着鲜明的烘托作用。尤其在对剧中原型人物的解构和重塑中,奥尼尔揭示了神的缺席,也否定了宗教对人类的拯救功能。  相似文献   

6.
范阳阳 《唐都学刊》2012,28(6):92-95
鲁迅是现代历史语境中对"牺牲"意识有着深刻体悟与自觉承担的作家和思想者。他在《呐喊》中所表现的是先觉者为大众自愿牺牲后所遭受的不被理解、甚至被大众所利用、嘲笑的主题,《彷徨》表现的则是先觉者在改革主张受到挫折、打击后退回家庭生活时甘愿为亲人牺牲而最终仍无法得到爱的主题,即"为爱而牺牲"的主题,而且在《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等作品中表现出这一思路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7.
缑广飞 《社科纵横》2007,22(12):192-194
《百年孤独》从情节结构、叙述语调、时间观念到主题都与《圣经》密切相关,《圣经》原型构成了《百年孤独》的内在骨架,马尔克斯不仅复兴了古老的神话故事,而且激活了古老的智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冯至诗中表现的个体精神的分析入手,论述了冯至《十四行集》对里尔克的接受与转化。在里尔克所擅长表现的两大主题:荒诞的存在与超越,死亡与新生中,冯至对里尔克的思想都有所继承,但由于二者文化背景的不同,带来各自诗风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严国荣 《唐都学刊》2000,16(3):51-55
“三曹”文学成就,世所公认。然不同时代对“三曹”的品鉴称许,表现出不同的审美好尚。如今人某些观点中就钟嵘《诗品》将陈思、文帝、魏武依次列入上、中、下三品所表现出的责难就体现了这种审美差异。实则“三曹”不仅仅体现出“建安风骨”这一种风格,他们亦是六朝以华美为主流的多元化美学风格的滥觞者。  相似文献   

10.
石晓博 《唐都学刊》2011,27(6):100-102
《呼兰河传》中王寡妇和小团圆媳妇都是处在最底层的人物形象,以她们为代表的女性活着而毫无地位可言,只能以沉默作为生存的方式。作者通过展示她们的生存状态而揭示了她们构建于他者之上的无意义的但却是对个体精神戕害最为严重的价值体系,从而引起读者对启蒙主题下的人的自我、人的价值的呼唤以及建构。  相似文献   

11.
唐玄宗在开元天宝年间(713—756)秉承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力图化解宗教冲突,营造多元、和谐的文化氛围,发挥儒、释、道"三教"的社会功能。为此,他先后对"儒教"的《孝经》、道教的《道德经》和佛教的《金刚经》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注释,并将注本颁行天下。这种做法是前无古人的创举,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吴静 《社科纵横》2005,20(4):234-235
本文通过揭示《老人与海》这部作品中所描写的老人与孩子之间的爱以及老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论证了爱才是这部作品的真正主题,即只有通过爱这一主题才能进入到以往的诸多评论家对该作品主题的界定:一个真正的人如何在实际的失败中攫取精神上的胜利。本文旨在说明作品中的老人正是依赖于作品中所描写的种种的爱才能勇敢地面对失败,并且从中获得精神上的胜利。  相似文献   

13.
作为美国20世纪"南方文艺复兴"的代表作家,奥康纳在其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不仅延续了美国南方文学的创作主题,强调家庭、宗教信仰、白人与黑人的种族关系等概念,继承了南方女性作家关注女性、关注女性形象与生存体验的创作传统,更以其强烈的宗教现实关怀的情怀,探讨了人和人、人和神的关系,使传统文学业已表现的理智与情感、理性与本能欲望、善与恶等二元对立的人文母题超越了狭隘的地域界限。其中,作品对人类生存困境以及人性两面价值的透视,反映了20世纪西方文学对人类自身价值与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4.
鲁迅《灯下漫笔》中所揭示的"第三样时代"即为人的现代性全面发展的时代。所批判的两个时代的循环——"暂时做稳奴隶"和"想做奴隶而不得"是高扬人的现代性价值的宣言,是个人追求人的现代性的哲学表述。而与《灯下漫笔》构成文本互涉的《祝福》,是鲁迅揭示两个时代循环的文本诉求与思想印证。以此观之,鲁迅作品被视为人的现代性意义最典型的表达,是因为鲁迅思想彰显的是对启蒙现代性价值的追寻,唤起人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以确立人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15.
朱倩  卢璐 《日本研究》2011,(1):106-110
“人性恶”是世界文化母题之一,戈尔丁的寓言式经典巨著《蝇王》与芥川龙之介的短篇精品《罗生门》都不约而同揭露了“人性恶”。两位作家由于位于东西方,他们的个人经历,写作背景各不相同,对人性恶的理解也并不相同,但两人都是通过描写人性恶从不同方面来关注人性,关注现实,这是两位作家的写作目的与心声。本文侧重通过解析《蝇王》与《罗生门》的“人性恶”主题进而认识作品对人性,对人的生存状态,对社会环境的反思,从而认识它们的价值和深刻内蕴。  相似文献   

16.
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思想的核心既是建立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础之上的,同时也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的.正是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完成了哲学革命,确立了从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出发阐释人类历史的基本原则和理论结构,从而创立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的创立则使政治经济学批判超越了传统的政治经济学而成为一种社会历史批判.从宗教批判到对国家、法和政治的批判,再到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构成了青年马克思宗教批判的第一重逻辑;而从宗教批判开始的对黑格尔和整个近代西方形而上学的批判,则构成马克思批判哲学的第二重逻辑.无论是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还是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马克思始终是围绕着现实的人及其生存危机展开的.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揭示了人的对象性的本质,将人自身的存在理解为一个在对象性实践活动中现实地生成的过程,这同时也就是现实的生活世界的生成过程.一般形而上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空想社会主义批判三者是统一的,共同构成了马克思唯物史观,脱离三者任何一个,都无法真正理解马克思思想.通过批判分析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实现了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系统化,使之成为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的科学理论.马克思在整个政治经济学批判之中始终贯彻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资本论》的逻辑所展现出来的不仅仅是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经济结构,而是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全部的历史过程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7.
吴光正 《学术交流》2007,(11):140-145
明清章回小说中的一些宗教神灵和宗教人物,通常是配合作者用以传达创作意图的叙事权威。要理解孙悟空这个形象,必须注意到孙悟空这一长期被忽视的作为唐僧精神导师的身份。孙悟空作为唐僧修行导师这一身份具体体现为如下一些叙事功能:他对取经队伍的分工一清二楚,他对神佛的安排和唐僧的磨难了如指掌。更为重要的是,作者特意安排孙悟空在西天取经的路上不断点化唐僧,并引导时时口念《心经》的唐僧领悟《心经》精髓。这些功能就使得孙悟空成了一个全能全知的权威叙事者。西游记的叙事规则受制于性命双修这一宗教目的,因此,我们分析相关人物时需要从宗教叙事的角度加以考察:孙悟空的降妖实际上是为了给自己赎罪,孙悟空的保护唐僧往西天取经还有自我修行和点化唐僧的任务,孙悟空所具有的赎罪者、修行者和修行导师这三重身份又都是附属于唐僧的心性修炼的,因此,唐僧才是《西游记》的中心人物,唐僧的心性修炼体现了作者对《西游记》的整体构思。  相似文献   

18.
赵先锋 《社科纵横》2012,(11):88-89,99
本文以爱情婚姻悲剧为视角,体察《穆斯林的葬礼》的悲剧意蕴,思索民族灾难中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通过中国穆斯林在宗教氛围中的困惑与追求,揭示其在文化冲突中特殊的心理结构,从而解读在灾难中奋然前行的民族自信力演进史。  相似文献   

19.
种种迹象表明,克利马科斯(基尔克果)的《哲学片断》对施特劳斯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源于《哲学片断》对苏格拉底的探讨。从"知无知"的悖论出发,《哲学片断》揭示了苏格拉底如何将哲学建基于信念之上。正是这一揭示迫使施特劳斯重新思考哲学与宗教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陈倪  茜子 《学术交流》2012,(1):164-166
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竹林中》通过对《今昔物语集》的改写,体现了作者在故事情节安排、人物形象塑造、叙事手法设计和新主题发掘方面的个性。《竹林中》展示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和了解,以及尖锐而透彻的剖析;贯穿整篇小说的怀疑主义情绪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怀疑主义思想,也使改编后的故事脱离了肤浅的愉悦功能,真正使读者有所得;借助大盗之口所表现出的黑色幽默,强化了作品的社会批判价值与现实意义,彰显了文学作品的价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