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近代西北地区的田赋与积弊陋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中国西北地区,无论甘、宁、青、新诸地,其地方军政所费来源,在清季有二:其一为内地国家各关之额拨协饷,二为地方田赋。民国以降,协饷全停,西北地方财政收入,最主要来源唯靠田赋。西北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农业主导地位,决定人民只有靠业农耕田谋生,而政府官吏则更主要依靠田赋维持,“协饷”停解之后就更是如此。于是田赋与田赋俱生之积弊、陋规,虽所来有自,但进入近代以后,在西北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田赋之外,积弊、陋规为祸日烈;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后西北农村社会经济最终全面崩溃,其深刻根源正在于此。由于甘肃的农业土地在西北总量中比例最大,故我们的观察研究权以甘肃实例为主,  相似文献   

2.
略论抗战时期甘肃的工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抗战时期大后方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国民党西南统治区的研究。相形之下,抗战大后方之一西北地区经济的研究就显得相当薄弱。在西北各省中,甘肃东连关中,北瞰宁绥;南通汉沔、巴蜀,西接青海、新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抗战时期国民党第八战区(即西北战区)长官总署就设在兰州。因而甘肃是战时西北的中心,当时曾一度兴起的“开发西北”的活动,实际上也是以甘肃的开发建设为重心进行的。因此,抗战时期甘肃的开发建设在近代西北开发史的研究中,应当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以来 ,大西北的陕、甘、青、宁、新五省区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十分突出 ,小西北区域的甘、宁、青三省区经济发展显著落后于陕、新两省区 ,从而形成了小西北区域经济现象。本文从一个侧面就小西北区域如何加快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小西北区域在实行“瓶颈”优先原则时 ,不应忽视“主导产业”优先原则在西部大开发中 ,小西北区域三省区都在实行“瓶颈”优先原则 ,即均特别强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等工作 ,以消除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这是无可厚非的。但笔者认为 ,在解决“瓶颈”问题的同时…  相似文献   

4.
黄河上游多民族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是甘、青、宁三省为联合开发大西北国土资源、促使西北民族经济腾飞而制定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体是指黄河流域从青海龙羊峡至宁夏青铜峡流经青海东部、甘肃中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近1000公里的狭长区域及两库经济辐射带,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000万,号称“千里黄河千万人”。这里一方面有着十分丰富的水力、矿产资源及相应的大工业,曾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过重大贡献;另一方面依然未能甩掉贫穷落后的大帽。长期以来,不少有识之士和西北广大干  相似文献   

5.
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开辟甘肃的工作,在甘、宁、青、新四省的枢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的兰州,设立了八路军办事处。彭加伦、伍修权先后任处长。党还派谢觉哉为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代表前来兰州。一九三七年十月,又成立了中共甘肃省工作委员会,领导甘肃人民进行斗争。从此,兰州的政治气氛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批进步的抗日民众团体,如“西北青年抗战团”、“留外学生抗战团”、“妇女慰劳分会”、“伊斯兰学会”等相继成立。还出版了一些党领导下的进步刊物,如《西北青年》、《民众通讯》、《妇女旬刊》、《青年旬刊》以及历史学家顾颉刚创办的通俗读物《老百姓》等,我党办的《新华日报》、《解放》也可以公开出售。其中丛德滋创办的。“民众通讯社”出版的《民众通讯》,时间较长,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李泉  罗哲 《兰州学刊》2007,(12):62-64,196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金融创新机制的内在推动,甘肃因诸多条件制约而长期存在的金融机构相对较少、市场化发育程度缓慢、信贷投放增速偏低、金融资源布局不合理、信贷资金配置不平衡、融资比例不协调等问题已逐步得到缓解。基于兰州建设西北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现实条件,文章通过重新思考和定位兰州经济金融发展战略,提出推动兰州创建西北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路径选择,为甘肃实施金融带动战略和实现经济发展模式创新,最终突破发展瓶颈、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理论依据和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地处西北一隅的兰州已成为战略大后方,在政治上、军事上的地位日显重要,它既是甘、宁、青、新四省的中心枢纽,又是通往苏联的空中和陆路的唯一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险要.但  相似文献   

8.
连城铝厂是有色金属铝冶炼企业,隶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兰州公司,是我国十大铝厂之一,是全国五百家、甘肃十二家大型骨干企业之一,是目前甘肃最大的铝厂。地处兰州以酉一百五十公里的永登连城地区,故得厂名兰州连城铝厂。与窑街矿务局、连城电厂、西北铁合金厂为邻,依旅游胜地吐鲁沟,傍大通河水,全厂占地1086亩。一、企业的沿革和发展1966年8月,306厂(厂保密代号,1972年十月停止使用)筹建处成立,冶金工业部委托沈阳铝镁设计院设计,由第四冶金建设公司(原第八、第十冶金建设公司)承建。  相似文献   

9.
李约瑟博士是世界著名科学家.他长期从事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几十年来精心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史》巨著,赢得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赞誉.李约瑟博士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且他是一位久经考验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这里,仅对李约瑟博士抗日时在甘肃的活动,记述一、二,以飧读者.一、历尽蜀道难专程来甘肃李约瑟博士于1942年离开英国伦敦来中国之前,受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英国促进会的委托,带了英国促进会赠给兰州工合培黎工艺学校的一批科学仪器,越过大洋,万里迢迢地带到了中国的战时陪都重庆.1943年8月7日,李约瑟博士又带着这批仪器,抱着考察甘肃战时科学技术现状,参观兰州工合的目的,借助手黄兴宗先生秘书廖鸿英女士,由司机邝伟驾驶着一辆车厢两旁有中英科学合作馆标志的雪佛兰牌卡车离开重庆北上,向中国的西北角甘肃进发。车前旗杆上飘扬着中英两国的国旗,沿着川陕公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亚欧大陆桥投入营运,沿陆桥地区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西北国际大通道将成为我国地域开发的重要内容。一、西北国际大通道在新亚欧大陆桥中的作用西北国际大通道主要是指新亚欧大陆桥的中国新疆、陕西和甘肃段卿由西安一宝鸡一兰州一玉门一哈密一吐鲁番一乌鲁木齐一昌吉一石河子一奎屯一博乐一阿拉山口段)。围绕这条铁路线进行区域开发,建成区域发展的多功能经济走廊,则是建设西北国际大通道的基本要求。因此,西北国际大通道就是要利用新亚欧大陆桥运输开通的基本前提条件,形成西北“通道经济”体系,把沿桥的中国西北地区建设成…  相似文献   

11.
“七·七”事变之后,我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国土相继沦丧;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我国工业重心转向西南和西北地区。以此为契机,甘肃以机器进行生产的近代工业有了新的发展。这是甘肃近代工业史上的又一重要阶段,唯惜学术界一向甚少论及,今试为述要,以贡献于对此有兴趣的人们。(一) 甘肃近代工业开端于左宗棠督甘时期,左氏离任,各厂旋即中缀;清末“新政”,兰州道彭英甲曾建若干半机器半手工的工厂,不久也都在政局动荡的阴影下关闭。由此而至抗战前夜,在长达近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甘肃工业不绝如缕,此可见诸于时人对兰州情况的概述:  相似文献   

12.
从十一世纪三十年代至十三世纪二十年代,在我们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与两宋、辽、金鼎立存在的一代王朝,它以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下的银川平原为中心,东据黄河(山、陕交界)、西至五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临萧关(今甘肃环县北)、北控大漠(蒙古瀚海),地跨今陕、甘、宁、青、新和内蒙古六省、区,境土两万余里。这就是以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的党项羌族为主体,建立长达约二百年之久的大夏国。因其雄踞祖国西北,故史称西夏。西夏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史上不可分割,且颇具特  相似文献   

13.
西北地区包括陕、甘、宁、青、新五省区,总面积303.1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934万。西北地区历史悠久,文物古迹甚多,自然景观雄伟壮丽,物产丰富,工业和交通已有较大发展,开发旅游资源前途广阔,具有重大的经济战略意义。现就开发西北地区旅游资源的几个问题作初步论证。  相似文献   

14.
甘肃最早出现的蒸汽为动力的近代机器工业,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这就是在陕甘总督左宗棠及其部将赖长主持下,兰州制造局、甘肃制呢总局的创办,甘肃机器采金的拟办和若干种近代机器的试制。这是甘肃近代机器工业的开端,是甘肃自开发以来生产力发展和甘肃近代工业技术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一) 左宗棠创设兰州制造局,事在同治十一年底(1872年)。当时,陕甘军事已近结束,他正在积极筹划收复新疆的军务。罗正钧编《左文襄公年谱》系此事于同治十年,《重修皋兰县志》则系于同治十三年,均似有误。在此之前,左宗棠为镇压陕甘回民的  相似文献   

15.
刘瑞新 《兰州学刊》2000,22(5):76-78
甘肃近代最早出现的机器工业 ,是在 19世纪 70年代 ,就是由陕甘总督左宗棠进入兰州后 ,率部将赖长创办了兰州制造局、甘肃织呢总局 ,甘肃近代机械工业由此开始了。左宗棠作为甘肃机械工业的开创者 ,在甘肃的工业发展中自然产生了长久深远的影响 ,尤其是他创办了甘肃织呢总局 ,当时不仅在西北甘肃是独家始创之举 ,也开辟了中国机器毛纺织业的先河 ,在中国的近代纺织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近年来 ,关注左宗棠在西北政绩的文章颇多 ,而我在这里也略谈一点有关左宗棠创办甘肃织呢局的看法。19世纪 4 0年代 ,资本主义国家用“坚船利炮”打开了…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三次开发使甘肃工业从无到有,初步形成了近代化的工业体系,并出现了短暂的繁荣,为新中国甘肃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总结近代历届政府开发甘肃的特点及其历史局限,为当前甘肃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兰州学刊》2014,(11):F0003-F0003
什川位于兰州市皋兰县东南部黄河之畔,距皋兰县城20公里,距兰州城区21公里。原名什字川堡,因明弘治八年(1495)甘肃巡抚在此筑堡且位于什字交叉处而得名,后简称什川。这里四面环山,黄河从中蜿蜒流过,形成一个形似太极图一样的河谷盆地,平坦肥沃,温暖湿润,梨园连片,景色怡人,所产优质香水梨、冬果梨闻名西北,是兰州人引以为荣的“世外梨园”。  相似文献   

18.
打开《中国社会科学家辞典》第327页李学禧第目,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李学禧 英语语言学家,政治学家。笔名李熙。原籍广东梅县,1918年4月16日生于印度尼西亚苏门荅腊岛的棉兰市。现为西北师范学完教授外语系主任,九三学社兰州分社委员,甘肃省政协委员、甘肃省侨联主席。父亲是清末秀才,曾在棉兰市开办私塾式的养正学校……李学禧1938年进重庆中央大学法学院政治系,1942年毕业后留校当助教并进该校法科研  相似文献   

19.
论清代陕甘回民起义的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同治年间,陕西、甘肃回族广大人民,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影响下,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起义。这次起义,首先从陕西渭南、华州(华县)、大荔一带发起,迅速蔓延整个关中地区。在陕西回民起义的直接推动下,甘肃陇右地区的宁州(宁县)、平凉、固原;宁夏府属灵州(灵武县)的金积堡;兰州府属的河州(临夏)、狄道(临洮);西宁府属的西宁;河西地区的肃州(酒泉)等地的回民先后起来响应。起义历时十二年之久,席卷了现在陕、甘、青、宁、新整个  相似文献   

20.
利用好现有上市公司的“壳资源”,不断开发和培育新的上市公司,对于甘肃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一、对甘肃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截止1998年底,甘肃共有兰州民百、三星石化、祁连水泥、亚盛集团、长城电工、甘长风、蓝星清洗、铜城集团、兰州三毛、西北化工等10家上市公司,其中前5家公司的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后5家公司的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为了充分利用上市公司推动甘肃经济的发展,有必要对甘肃上市公司的状况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1上市公司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