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毛难族小画家阿西,今年才七岁,但却已是中外闻名了。阿西,又名谭文西。阿西的父亲是广西灵川县文化馆的美术工作者。在父亲的影响下,阿西四岁时就开始学画了。孩子对画竟迷到这种程度:一个闷热的夏夜,阿西发烧三十九度,仍旧画画。开始他伏在桌子上画,蚊子叮得厉害,就躲进蚊帐趴在枕头上画呀描的,把病痛的折磨全忘了。五岁时,父亲带他外出写生,泛舟漓江。百里漓江似百里画廊,一幅幅瑰丽的画面,深深印在阿西的脑海中。这段时间,他画了一百七十多幅山水国画,  相似文献   

2.
我是个裱画工人,曾经很郑重地叩头拜齐白石为师学过画,所以,也能抹几笔虾。齐白石对我们裱画工人很尊重,因为他自己也是穷苦人出身。1948年的春节,我陪徐悲鸿先生去看望齐白石老人,徐先生推荐我给他裱画,老人高兴地答应了。他说:"我也是裱画的,我跟师傅学了好几年裱画。我不但会裱新画,还会裱旧画。"说着,他就叫夏文珠女士取来两张画,一幅是他早年画的山水,一幅是乌鸦  相似文献   

3.
我国广西左江流域岩溶地貌极为发育,尤其是沿江两岸奇峰峻秀,陡峭如削。为这种美丽如画的天然风光增色的是,在许多地方的峭壁上有着一幅幅用赤红颜料绘成的人,兽、物画卷,即是人们通称的“崖壁画”。当地壮人一般称有崖壁画的山为“岜来”,即花山。壮语中“岜”(Pa) 是“山”,“来”是“花”。左江崖壁画迄今已发现八十四个点,一百八十三处,绵延二百余公里。最大画幅长达二百二十一米,高四十米,画像一千八百多个。可见,左江崖壁画规模之宏大,气势之磅礴,为国内外所罕见,是我国极其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左江崖壁画在史书上早有记载,但对崖  相似文献   

4.
正月舞金狮     
一年一度的苗乡“百狮会”定于正月十二在矮寨山下举行。于是,一条彩色的人流便从姊妹峰下缓缓地涌来……峒河,在矮寨镇拐了两个弯。它给这个小镇留下一滩圆石,留下一滩依恋。圆石,小镇,河流,分明是一幅画,一幅苗家珍爱的“吹画”。在一块明净的玻璃上倒一团颜料,用口一吹,色彩便随着气流慢慢滑动,构连出各种不同的形状,再经过一番点抹,于是,一幅立体感很强的吹画便制成了。这天,乡民们给这幅“吹画”上又添加了  相似文献   

5.
杨瑛 《民族论坛》2006,(11):50-51
第一眼看到青山,青山在雨中。雨中的青山在虔诚地赴一场千年的水之约,雄奇中多了柔美,苍莽中多了翠润。群山忽为烟遮,忽为云埋,洇润出一种迷蒙的美,像一幅李可染的墨韵山水,仿佛大师的墨迹未干,山水却从画上走下来,水淋淋地拓印在克什克腾的东部。相约青山,是山盟水约之地,是贡格尔草原上的一个奇迹。它最神奇的景观是“冰臼群”,看它要登上海拔1574米的峰顶,坐1200米的索道,走1999级台阶。登山没有章法,只要腿迈得开,身心不乏,就可一步步从脚下登起。乘缆车却需要有一颗和云朵一起飞翔的心。当群峰在空中与自己慢慢靠近,又慢慢远离,当下山…  相似文献   

6.
一 1989年11月11日,北京民族文化宫。回族画家《刘在田山水花鸟画展》吸引着首都众多的美术爱好者。廖汉生、杨静仁等领导同志为画展题词,国家民委副主任赵延年为画展剪彩,著名画家娄师白等观赏画展并作画题字,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也特予报道。整个画展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在田擅长写意山水、花鸟。他的画立意深邃,结构新颖,用笔洗炼、凝重,表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个性。他画花鸟,赞美荷花之高洁,讴歌松梅之坚贞,  相似文献   

7.
龙州好像一幅画:一座古老神秘的名埠重镇,一条弯曲美丽的左江,一段壮烈的革命历史,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卷,一曲源远流长的天琴神韵一切美好的、浪漫的邂逅,都有可能在这里发生。到过龙州的人说,这里好美,好浪漫,就连江里的鱼儿,都有浪漫的爱情故事。生活在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美学的细化期和拓展期当属魏晋时期,在这一时期,自然美获得了重大的发现。在这一时期重要的画论当属宗炳的《画山水序》以及王微的《叙画》。宗炳的《画山水序》当中将这一自然美的"媚道"描绘得淋漓尽致,而王微的《叙画》则是从审美特性出发提出了"灵亡所见,故所托不动。目有所及,故所见不周"的说法。这其中也是最为提倡"自然美",同时也从其中发现了自然审美之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9.
窦宪敏是一位公认为卓有成就而又为人低调的山水名家,这当然没错.但我觉得还不够准确.在我看来,他是一位具有庙堂意识或者说家国情怀的优秀画家,一位名副其实的山水名家,一位专门画大画的大画家.  相似文献   

10.
湘西人家     
<正>(一)湘西,在沈从文的笔下是一幅风景画,在黄永玉画中是一个诗意盎然的地方。这里的山水比别处明秀,这里的女子比别处清纯,这里的歌声比别处甜美,这里的美酒比别处醇厚。天高,云淡,山远;水田,木屋,炊烟。一个个村落傍水而立,一条条小路伸向云端。  相似文献   

11.
智疆  张旭 《民族论坛》2005,(9):32-33
摄影是瞬间艺术,它捕捉和凝固每一次让生命感动的无言之美。人的思想情感中,有一部分是无需文字和语言去表述的,如自悟、静悟、感悟、禅悟等等。这一点比利时作家缪利斯·梅物林克论述得很经典,他说:“口开则灵魂之门闭,口闭则灵魂之门开。”摄影,这门用镜头说话的艺术,更是以追求无言之美为旨归。无言之美的魅力是丰富的。从张旭那一幅幅源于心度、巧于天成、情随心动、物伴心融的作品中,人们能体会摄影人对美无限的向往与追求。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张旭用自己的心灵之光、“第六感觉”,捕捉着美,展示着…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中国画中,由法而理,由理而道,道便成了中国画的最高学问。老子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六朝王微的《叙画》中说绘画是"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这个"太虚"就是"道"。同时代的宗炳说得更明白些——"圣人含道暎物""山水以形媚道"。这些早期的经典理论,规定了中国画的大致特点:"追太虚之体",这是亲自然而远世俗,造型取其意象而淡于写实,  相似文献   

13.
爱画画的吴向必原是全国人大民委副主任.尽管他的画还显得稚嫩,可当200余幅作品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后,观众感动了,为他的画,也为这画背后的故事. 北京玉兰、川贵碧松,黄河大鲤鱼,民族风情……这些画静静地挂在展厅里,可在观众心里,却是另一番不平静的心境.他们从简介中得知,这些画出自展厅门口那位因患脑血栓、行动不便的老人之手.这是他在病中历经  相似文献   

14.
车窗风景     
火车的窗口是一部多卷的美术册页。行在江南,有墨水淋漓的米家山水,走于塞北,是用瘦劲的手执刀刻出的版画。每次旅行,可观几幅以窗为框的画。有的时候并不理会,所谓行色匆匆。偶尔想起来,却悠悠心动一回。我乘的火车驶在群山的怀抱里,暮色渐蓝。这回行次,从哪儿到哪儿现在已经忘记了。月上东山,山的投影抚摩着一家孤独的小院。用石片垒的墙在夜色里很清晰,土屋亮着灯。那种煤油灯,光晕罩在白纸糊的窗棂上橘黄忽闪。当时火车上坡,而且绕着这个农家小院缓缓转弯,我因此看得很从容。院里的木桩上栓着两头牲口,从体形看,似一驴一马。马的毛色很…  相似文献   

15.
这条江叫明江。乘游艇溯江而上,最先入目的是脚底下那条长长软软的“绿绸”。船像一把利剪,慢条斯理地剪裁过去,绸便撕裂了,褶了,又碎了,好叫人可惜。但极目沿岸,却又是另一种景致。奇峰凸起,层峦叠嶂,岗黛浮青。人在画中,心明净得很。等上了岸,来到这座山的跟前,又仿佛误入了一个隔绝尘世的原始部落,被一种古朴而庄严的氛围所淹没。所有的人,面对这一幅红色山壁,都得肃然起敬。此时风依然寒冷,沿江一  相似文献   

16.
王维是隋唐一代的全能作家,其诗歌中所体现出的"诗中有画"的艺术特征,一向为后世学者津津乐道。他以画理入诗,融画技于诗情的高妙笔法,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这与诗人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造诣和人格修养是互为表里的。诗人徜徉于自然的灵秀之中,品味山水田园之乐,追求诗与画的完美结合,意与境的形神之美。  相似文献   

17.
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青铜故里"、"钢铁摇篮"、"水泥故乡"、"服装新城"和"山水家园"之称。2007年,根据湖北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黄石市接替孝感市开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真正的摄影家,用自己的摄影作品说话固然重要,但理论方面的研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早在1995年,回族摄影家陈家才就出版了我国第一本画报摄影理论专著《用照片做文章》,对画报难以划分的专题类别提出了独到见解,开拓性地论述了专题摄影的整体审美观,为建立系统的画报摄影理论做出了基础性的贡献。而新近出版的民族摄影作品集《远方情韵》,则是他二十多年来纪实摄影的艺术总结。《远方情韵》书名就很含蓄地表明了这是一本少数民族题材的摄影集。摄影集中的70余幅反映少数民族人物、生活及风情的照片,是从作者二十多年…  相似文献   

19.
<正>得古字画鉴赏修复专家陆宗润先生提供方便,笔者2014年在大阪汉和堂见到一幅题款为泽村专太郎转手给永观文库的《三藏法师像》。这一西域画(装画的桐木盒云"五代,西域画")内容非常丰富,画面的主角为汉人高僧形象,身着交领儒衫,右手持拂尘,左手持壶,身背竹笈,有圆形的伞盖,左上方云气环绕有小型佛像出现,旁边则有一只白虎相伴。虽与敦煌藏经洞所出多幅《伴虎行脚僧图》相类似,但是却  相似文献   

20.
人们生活和活动场所,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民在长期生活中因气候环境、民族习惯不同基本形成了各地方特色建筑。江南民居更是由于湿润的气候、优美的山岭、灵动的水,依山沿河而见的民居相互穿插。以黑、白、灰为主色调江南民居造就了一幅幅天然水墨画。人居环境,宜游宜居,可诗可画。当代江南民居各种画法自成一派,不但绘画理念、构图方式也有区别,笔法墨法也有很大变化,水墨画中表现江南民居的技法也林林种种,但每种技法中也往往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只是画家在某个领域做得更加突出,更具有自己的鲜明特征。但无论怎么发展与创新也只是技法上的异同,画家对江南民居的留恋之情一直未变,因此,当代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江南民居画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江南民居画风,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