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戏剧包括戏曲和话剧两种形式,戏曲是具有中国传统意义的一种模式,经过长时间的演变逐渐形成了中国的五大戏曲剧种。话剧一开始在国内并不成型,后在20世纪由西方引入中国并得到良好的发展。这两种形式共同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戏剧,中国戏剧具有鲜活的民族性和独特性,是人类文明史上的艺术瑰宝。悠久的历史和发展注定中国戏剧应该具有民族性,而我国的核心价值观也吸收了本民族的优良传统~([1]),提炼出属于戏剧文化的元素,成为人们的共同标识,也应该让它成为中国戏剧创作的灵感和价值体现。但是在现在中国戏剧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正视,不断弘扬戏剧中的民族文化,让更多的人体会中国戏剧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李金兆 《民族学刊》2019,10(5):73-79, 121-123
没有文化的高度自信,就没有民族的复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复兴传统文化大计,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对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为中国民族戏剧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新际遇。从中国民族戏剧的近代转型来观照,中国民族戏剧正在沿着一条从传统到现代再到自觉向传统回归,进而进行文化转型的螺旋式演化路径,具有高度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具有丰富时代内涵和强大包容性。要正确处理好传统传承与创新性发展的关系,注重从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上,开展“三创”和“三并举”,加强中西民族戏剧文化交流和互鉴,构建中国民族戏剧的市场培育机制,促进中国民族戏剧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民族性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共同的道德传统等特性,在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历史潮流的当代,各国教育的民族性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一国教育作出怎样的民族性定位选择,反映了一国教育在教育国际化大潮中的生存和适应能力,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前景.冷静面对教育国际化的影响,辩证应对教育国际化与民族性的关系,在适应国际化大势中完善、光大、弘扬自己的优秀民族特性,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是我国聚居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之一,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云南省结合旅游以及民族文艺的资源优势,制定了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再加上政府方面对当地旅游和演艺事业在政策方面的引导,使得云南民族文化发展成绩显著。也正是在这一文化发展形式的作用下,使得作为云南当地文化特色主要构成部分的云南民族戏剧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在当前新时期下,如何开创云南民族戏剧更辉煌的发展,彰显云南民族文化特色,逐渐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云南民族戏剧发展的特点出发,探讨了新时期云南民族戏剧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云南戏剧发展的路径研究。  相似文献   

5.
瓜州木偶戏历史悠久,地方色彩浓郁,是当地群众欢庆佳节、庆祝丰收的自乐性戏剧,也是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它的发展经历了三大阶段,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独特的民族性、地域性,是研究瓜州地方方言在民间戏曲中运用的活例证。  相似文献   

6.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各民族同胞共同步入了社会主义的大家庭。各民族文学的繁荣发展,形成了多元化、多民族性,绚丽多彩的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史包含着56个民族的文学,在这个多民族的文学花园里,少数民族女作家的创作,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们用执著的创作构建着本民族文化,肩负着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重塑,成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重要精神守  相似文献   

7.
白扬 《民族论坛》2006,(9):34-35
这里的“毒”是“爱”,“爱”成为了一种“毒”,它便有了一份难分难舍的缘分与别样的坚持。不管是爱实实在在上演的戏剧,还是爱戏剧滋养的城市,抑或爱戏剧背后那更广阔的世界——这些爱戏剧的普通人都能给我们启发与感动。王伟:伟哥离不开话剧伟哥离不开话剧,话剧是伟哥的“伟哥”。话剧让这个胖胖的年轻男人热情着、可爱着、坚持着、成就着……他的博客名字叫“话剧伟哥”,名副其实!伟哥的话剧经历应该追溯到初二,那时性格内向的他竟被挑选为课本剧《威尼斯商人》饰演剧中男主角夏洛克——一个贪婪、吝啬、奸诈而狠毒的高利贷者。也许正是…  相似文献   

8.
油画的民族融合与发展成为未来油画发展的必然趋势,提高现阶段中国油画的民族性建设水平,将民族文化与中国油画绘画相结合势在必行.如何能够有效地使我国民族文化气息体现在中国油画绘画中,成为提高油画民族性建设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就东方语境与中国油画民族性建设进行研究,并总结出东方语境与中国油画民族性建设的方法及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油画的民族融合与发展成为未来油画发展的必然趋势,提高现阶段中国油画的民族性建设水平,将民族文化与中国油画绘画相结合势在必行。如何能够有效地使我国民族文化气息体现在中国油画绘画中,成为提高油画民族性建设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就东方语境与中国油画民族性建设进行研究,并总结出东方语境与中国油画民族性建设的方法及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朝鲜族人口发展和分布变化的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是社会发展中的历史现象,是历史发展中的社会现象。民族作为客观实体来说,既是人们共同体存在的一种形式,又是特定的社会存在的形式,也是种族存在的一种形式。因此,民族发展必然是民族的民族性发展、社会性发展和民族人口发展的统一。必然涉及到民  相似文献   

11.
每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积累下来,并一直保持到今天的一些生活和思维方式,这种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被习惯上称之为传统文化。每一个民族由于历史发展不同,自然生态环境不同,民族关系不同,因此传统文化也各不相同,或有一定差异。这种不同和差异在一定意义上说,就形成了每个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甚至成为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外在的能够表现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一种是表现在意识当中的凝聚为民族意识,民族的自我认同。传统文化形成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基本部分,是该民族作为一个共同体而特有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2.
民族认同首先属于文化的范畴,它同时也属于政治的范畴。民族认同的政治表达有多种形式,主权国家、国籍、国语等只是民族认同之政治表达的外壳,具有普世性价值观的民主才是其核心。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实现民主的形式也具有多样性,这就是民主的民族性,只有民族性的民主才是民族认同可接受性的政治表达。独联体国家发生的“颜色革命”是美国藉“民主化改造”之名用美国的种族政治手段推行的一种“新帝国范式”。  相似文献   

13.
笔者认为,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产生于差别,差别有两种,一种是文化差别,另一种是结构性差别。只有文化差别的民族之间虽然会有一些误解和矛盾,但这些误解和矛盾都比较容易解决,他们之间可以和谐相处并逐渐融合。而有明显结构性差别的民族之间则很难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也很难避免激烈和持续的冲突。中国民族政策的长远目标就是从根本上消除民族之间结构性的差别从而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团结进步,共同发展繁荣。因此,解决民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让不同的民族能够和谐相处,也就是让多民族国家能够维持统一的根本出路是缩小民族之间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差距。一旦不同民族之间消除了这种差距,文化的多元与融合,国家的统一与安定就都有了坚实的保障。境内外敌对势力的任何挑动破坏都不起作用,无法撼动。  相似文献   

14.
正湘西苗族银饰是湘西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展成的一种民间手工技艺,其品种丰富,形式多样,造型精美,色泽洁白明亮,让人们从头到脚,无处不饰,体现出完美的整体装饰效果,承载着苗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深刻的民间崇拜和信仰,成为民族文化的独特象征,是苗族先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不断创造和积淀的文化结果,也是苗族民族性的重要表征和苗族的一种普泛性文化现象。湘西苗族银饰的产生和发展与苗族本民族发展的历史性和现实性不可分割,其制作与工艺明显带有浓厚的湘西区域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我国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在已颁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十个类别的九类都有入选的项目,唯独在"传统戏剧"一类中缺失.造成蒙古族非物质文化中戏剧不发达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蒙古族是典型的游牧民族,作为戏剧产生与兴盛的一个重要的外部条件-城市这一因素长期缺失,影响到蒙古族戏剧的出现;二是当蒙古族入主中原定居城市时,正是汉语言的元杂剧走向成熟之际,元杂剧中大量吸收了契丹、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文学的多种艺术成分,成为汉族、蒙古族及其他民族共同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因而蒙古族长期以来没有进行本民族语言的戏剧创作.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出现了蒙古剧,至今仍在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6.
季羡林先生认为,民族文化发展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当前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对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之所以不明显,就是忽略了民族文化发展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在少数民族学生成长的四个阶段中,他们的教育分别存在不同的问题,必须对少数民族教育实施全面而彻底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现代民族声乐是中国传统民族声乐和西洋美声唱法之间相互融合的产物,是对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借鉴。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一些优秀元素的应用,对现代声乐艺术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篇文章主要从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现状入手,针对现代民族声乐对戏曲艺术的借鉴措施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8.
现代民族声乐是中国传统民族声乐和西洋美声唱法之间相互融合的产物,是对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借鉴.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一些优秀元素的应用,对现代声乐艺术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篇文章主要从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现状入手,针对现代民族声乐对戏曲艺术的借鉴措施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了赫哲族民族文化现状后指出,经过整合与重构的赫哲族文化具有多元性、现代性、亲合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征,是一种充满现代气息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内涵即是中国文化的内涵。中国作为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征服了全世界。楚文化与茶包装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唤起广大消费者对我们民族文化的渴望,激起又一波茶文化的复兴,在茶的包装上融入民族性的文化元素,也突出了我们民族文化。将楚文化元素融入包装设计,传达了一种文化内涵,升华了茶文化的独特特征;另一方面,带有文化元素的包装流通在市场上,不但能促进茶叶的销售,也传播了我们独有的民族文化风格。在人们生活水平与质量提高的同时,不单单使得茶商品流通与市场进一步扩大和发展,还能促进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与传承。使得带有中国元素的传统文化让更多人能够瞻仰,能够铭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