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庄子生平对其文风的影响,理解庄子现实的困苦与思想的浪漫中的矛盾与创作《逍遥游》的背景,研究《逍遥游》塑造的物象中隐含的时间和空间对比之妙处,理解庄子对"小大之辩"的看法。同时,通过"神人"形象洞悉《逍遥游》中庄子的社会政治理想与理想人格的塑造,以更好地理解当时庄子的思想内涵与现代启发。  相似文献   

2.
万贺  何强 《现代交际》2015,(1):33+32
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传承历史悠久,而且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它所蕴含的"和"的思想,在它传承的每个历史阶段、历史时期,都对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儒家"和"的思想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思想源泉和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理想人格的分析历来受到各派系的深入研究,其中儒家学派对此有研究为孟子、荀子。荀子的理想人格理论结合人性论思想,将"士、君子、圣人"分层次展现不同的理想人格形象。对人格的完善,荀子看到要想将人本性恶有改变,就应该对人格进行"化性起伪"。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人才观的进一步发展和儒家文化的创造性作了完善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春秋战国时期,墨子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出发,提出了"兼爱"思想。"兼爱"思想中蕴涵着和谐社会和以人为本的思想,虽然这一思想在当时并没有被统治者所接纳,但它与当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契合之处。并且这一思想对当代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确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思想素质和精神支柱,是青年群体实现"中国梦"和人生理想所必备的道德品质成长的基石。精神境界高尚,思想政治素质优良,当代青年运动的方向就能始终代表着时代前进的步伐,成为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国际国内的各种挑战,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社会实践为载体,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进一步强化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构筑当代青年群体强大精神支柱,引导他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中,奋发进取,继往开来,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6.
逍遥游思想有着丰富和深刻的内容,逍遥游追求"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三无"境界,主张从"有待"进入"无待",和人的自身内在价值的充分实现。逍遥游思想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无论对当时还是现在的社会都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树立一种积极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7.
"总体性"的思维滥觞于古希腊哲学,历经黑格尔树立"绝对精神"的权威,建构全新的概念的总体性,再到马克思语境中深挖"总体性"的方法论意义和经济社会价值,直到1923年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集大成者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首提"总体性"思想,并在其视角下构建了从历史意蕴下的纠违正名、理论意蕴下的提出物化概念再到阶级实践意蕴下的指导实践的三重意蕴的逻辑体系,其理论有力地批判了当时之社会,从而阐发出"物化"与"阶级意识"的概念,并以此为武器,猛烈抨击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理性兴盛后人的角色的物化与式微。  相似文献   

8.
鲁迅身处大变动、大危机的历史时期。当时绝大多数民众没有受过精神洗礼,而先知先觉如鲁迅者自身也存在某些不足,因此异常孤独、彷徨,这深刻地体现在其前期的作品中。本文以《墓碣文》为基础文本,聚焦"坟""死尸""本味""微笑"等散点,兼顾中国近现代史与鲁迅的人生经历,结合鲁迅其他作品尤其是《野草》部分篇章,作互文式解读,希望从中窥探鲁迅早期的精神状貌。  相似文献   

9.
晚明时期,李贽、袁宏道、汤显祖等人主张以情为本,在文学上展开了一场情感解放的运动。追根溯源,这一主情思潮除受到当时政治、经济方面的影响外,与明代思想启蒙学派泰州学派有着莫大的渊源,李贽、袁宏道、汤显祖等主情思潮的领军人物与泰州学派更有着重要的师承关系。  相似文献   

10.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被认为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而从这场运动中诞生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以其强大的感染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推动着当时无数爱国青年为祖国的独立、繁荣、强大而努力拼搏。青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严峻多变的困难与挑战,做好弘扬"五四"精神的相关工作,对当代中国青年具有更加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发展要跟随时代的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代相适应,要结合热门领域新型技术,促进传统学科与时代创新点相互融合。本文着重以"互联网+"为入口,探寻"互联网+"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通过深度分析与对比,提出以"互联网+"为抓手,驱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不同国家的现代化和世俗化过程中,宗教的形式及其演变自然也各不相同。宗教在历史、政治和文化层面上"无形中"对现代性起到了建构作用。本文以土耳其凯末尔革命以后的政治状况为例,通过分析土耳其世俗政权合法性中的伊斯兰因素,解释其文化与发展、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进而证明在中东伊斯兰国家,普遍的世俗化法则不能决定伊斯兰教的现代命运,恰恰相反,伊斯兰教的文化积淀决定了中东国家世俗化的形式与方向。土耳其政党的政治理念与执政实践很好地诠释了这一概念,特别是"正义与发展党"成功地在世俗主义与伊斯兰教之间保持了平衡。  相似文献   

13.
《1980年难民法》是美国难民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第一次将美国的难民政策系统化、独立化。20世纪80年代冷战意识形态斗争的削弱,东南亚"船民"与"陆地难民"的大量涌入,1979年日内瓦会议的成功,国内少数族裔群体的斗争与代表不同利益议员在议会的博弈等,构成了该法案立法的国际与国内两大背景因素。对于法案的背景因素及立法进程的探析,能更好地站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认识美国社会。  相似文献   

14.
高辰旭 《现代妇女》2014,(6):335-336
在中国人的人格建构中,儒家和道家思想影响最为深远。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同为轴心时代所生,但其精神进境却大异其趣,儒家讲入世行道,修、齐、治、平;道家循归隐求真,清静、无为,"与天地之精神独往来"。但在现实生活中,儒道互补,相生并济。儒道兼修,道家的境界之道和儒家的伦理之道,共同构成了中国人进退自如、和谐理想的人生境界。本文旨在对比分析儒道两家理想人格的差异及融通互补,并在此基础上略议儒道兼修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5.
汉语中有许多字在历史的沉淀下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用法,汉语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意义也有了扩大、缩小和转变。例如:古代汉语中的一些字的用法从当时直到现在发生了很多变化,以"老"字为例,它的用法则体现了汉语发展演变中的扩大规律,通常我们所认为"老"字多用作词缀,但除此之外,它还有许多常见却不为人注意但仍然很重要的用法,这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显示了现代汉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江涛 《现代妇女》2014,(2):85-86
随着时间的流逝,"90后"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的主力军。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90后"这个独特的群体在思想、心理、行为以及很多方面上存在着许多新的特点。针对这些新的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制定出符合这个特殊群体的教育对策,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全新的挑战,做好这项研究将有助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焕发生机和活力,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育环节,与其他的教育体系相比,"赏识"教育具有自身的价值和意义。首先赏识教育是现如今21世纪新提出来的一种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所不同。其不仅会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的变化,还会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本文针对赏识教育及其含义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实施赏识教育的原因和赏识教育的途径等内容进行具体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中国梦",是推动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投入到"中国梦"建设中的重要举措,对于"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是我国实现富强和繁荣的一股中坚力量,而思想政治教育则作为重要的精神保障支撑着中国梦的思想堡垒。文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和有效途径进行分析,以实现"中国梦"理念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9.
宋涛 《现代交际》2014,(6):231-2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如何深刻领会中国梦的意义,如何从"中国梦"的历史内涵和时代特征出发,为广大学生分析和解读中国梦宣传的重大含义。运用新手段,使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切实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的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20.
我校提出了"123"教学模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本文以中学生英语的学习为出发点,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激发兴趣、人格引导、课堂活动、多元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