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指出了素质教育背景下后进生转化的意义,分析了后进生形成的原因,进而指出了后进生转化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2.
《文史哲》1977,(2)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指出:“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就在共产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走资派还在走。”毛主席的这一指示和其他一系列有关指示,指出了我们中国共产党内存在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指出了这些走资派的资产阶级反动本质;指出了走资派已经成为资产阶级的主要政治代表,是复辟资  相似文献   

3.
较深入地讨论了在狭义相对论教学中的一个例题,指出了此例题的另一个解法.同时指出了如何正确应用长度收缩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信用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维 《学术界》2003,(2):210-216
本文通过对当代中国市场经济下信用状况的考察 ,指出中国的信用危机涉及方方面面 ,同时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指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中国古代体育的形成及发展,指出军事体育是古代体育的主要组成部分,论述了中国古代体育的军事特征,指出古代体育理论的实践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指出在新形势下,管理沟通只有适应环境变化才能满足高效管理的要求。文章分析了沟通在管理中变化的背景,指出企业所处环境,企业自身,企业员工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对管理沟通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进一步指出了沟通的变化趋势,包括对及时和高效性更为迫切的要求,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心态的调整以及新型通道——网络工具的应用。最后指出管理沟通必须顺应时代发展,企业还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当的方式,沟通总的发展原则是及时、高效、透明、人性化。  相似文献   

7.
青铜文物保护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青铜文物保护的研究现状 ,对已有的青铜文物保护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 ,指出其优缺点 ,重点介绍了BTA和AMT两种缓蚀剂 ,并且指出青铜文物保护研究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指出了民营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指出了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并提出了南 京民营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企业家素质、塑造民营企业文化的品牌以及创新企业文化等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9.
1996年浙江省的短篇小说创作出现了可喜的势头,短篇小说的本位地位得到重新确认,小小说也卓有成绩。本文全面评述了1996年浙江的短篇小说,指出了其中的成绩,也指出了某些不足,对于全面了解浙江当代文学创作,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第三人侵害债权是当今理论界争论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此为中心分析了其存在的理论基础,指出了债权具有不可侵性,并对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构成要件作了分析,并以此指出,我国应该确立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  相似文献   

11.
自然的玄化、情化、空灵化与中国诗歌意境的生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古代美学中的自然观大致上经历了老庄对自然的玄化、玄学对自然的情化和佛禅对自然的空灵化这样三个大的阶段。每个阶段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同,导致了对美学和艺术的影响不同。其中,老庄对自然的玄化所带来的有无虚实的辩证法为中国艺术意境的诞生提供了精神框架,玄学对自然的热爱形成了意境诗歌情景交融的血肉之躯,而佛禅对自然的空灵化处理使中国古代意境诗歌在情景交融的形态和有无虚实的辩证结构中充满了生命的灵机。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产生和发展是这三种不同的自然观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涂尔干是西方现代社会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对于社会学学科的核心问题——人与社会的自然及其关联——展开了深入思考与分析,并以笛卡尔的“心物二元论”、康德与卢梭的启蒙与理性思想为基础,建立了具有类型学与方法论意义的人性与社会自然的“心物二重性”思想,奠定了社会学学科体系中个人与社会的二元研究视角与路径.  相似文献   

13.
广州与美国洛杉矶城市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比较的角度探讨了广州与美国洛杉矶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共性与差异。作者认为,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广州与洛杉矶都具有良好的地理条件和发展机遇,因而两者都曾有过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同时,由于两者受工业化、交通运输、城市化道路制约,因而两者又存在着在发展速度与城市化水平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造就创新人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 ,知识经济浪潮的不断涌现 ,对高等教育的发展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立足于人才创新素质的培养 ,在人才素质教育与实践中 ,应充分认识创新思维与创新技能及其相互协调的培养 ,蕴涵人才创新品质的极为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A growing literature reveals that parental divorce and marital discord can have undesirable effects on the mental health and social well-being of children, some of which extend well into adulthood. Our study augments this body of work by focusing on the interplay of divorce and discord in shaping the religious and spiritual lives of young adults. Several discrete subgroups of young adults are identified in terms of parental marital status and degree of parents’ marital conflict, and multiple religious and spiritual outcomes are considered. Data are taken from the National Survey on the Moral and Spiritual Lives of Young Adults from Divorced and Intact Families, a nationwide US telephone survey of approximately 1500 young adults ages 18-35 conducted in 2001. Findings confirm that persons raised by parents in intact, happy, low-conflict marriages tend to score higher on most religious and spiritual outcomes. However, offspring from divorced families and those from intact high-conflict families differ on some outcomes, but not others. Indicators of traditional institutional religious practices and beliefs appear more vulnerable to the effects of parental divorce and discord than personal spiritual beliefs and practices. Overall, findings reveal a rich but complex set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family background and religious and spiritual lives among young adults.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婚姻家庭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是对婚姻家庭历史的唯物主义阐发,蕴含着丰富的唯物辩证思想。主要表现为:婚姻家庭道德观的同一性与差异性,文明时代婚姻家庭的历史性与必然性,资产阶级婚姻家庭的政治化与利益化,资产阶级金钱婚姻与现代性爱的对立性、历史性等。然而,目前学界存在着把马克思恩格斯的婚姻家庭思想简单化、形而上学化的倾向。故此,唯物辩证地研究和阐发马克思恩格斯婚姻家庭观,既是马克思恩格斯婚姻家庭理论研究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当代婚姻家庭建设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化现代化与现代性研究中的五大弊病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明科 《河北学刊》2005,25(2):21-26
近年来,现代化与现代性研究在文化及文学研究中存在的弊病日益显现,归纳起来,大致有五个方面:以文化解释者的 主体性严重遮蔽文化存在的客观性,缺乏对文化运动自身复杂性的认识;以化约化观点简单对待民族化与西方化、古典化与 现代化、传统与世界等之间非常复杂的关系,缺乏对其作以具体语义场的动态理解;以机械粗暴的态度来理解反传统,缺乏对反 传统的深刻辨析;以圆满与完美的想象来处理文化尤其是对待中国现代文化的建构,急于想建构一种十全十美的集古今中外一 切文化之精华的终极至境文化,缺乏对文化建构立足点的把握以及对任何具体文化复杂性与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的认识;以外国 尤其西方现代性来硬套中国现代性,缺乏对中国现代性之民族性与悖论性的考察。  相似文献   

18.
彭立群 《齐鲁学刊》2008,3(1):70-74
自由与规范的统一不是自然而然就能达致的,我们需要从哲学角度反思二者统一的含义、基础、原则和限度等问题。自由与规范相统一的含义就是二者并非一定要区分出谁先谁后,它们都是服务于人的需要的、相互依存并有着张力的维度。自由与规范相统一的基础在于人存在状态的能在性和共在性。自由与规范相统一的原则是致力于生产与生态、本性与理性、主体我与客体我之间的平衡。自由与规范相统一的限度即避免形式化和僵化问题,把具体的历史条件、艺术创作和私人生活领域中的特殊性收入反思的视野。  相似文献   

19.
论福柯的"规训与惩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福柯既把“规训与惩罚”看作是人对人的驯顺、塑造和统治形式,也从中探察出权力的性质及演变历史;并由此引发出一系列与规训和惩罚相关的政治、法律、权力、观念和科学技术问题;表明人类社会是如何从古代通过酷刑对人类肉体的疯狂肆虐逐步演化为通过对人类精神和肉体施加的普遍“温柔的”暴力而达到被统治者自觉规训和臣服的目的;与此同时还对权力的功能和性质进行了微观分析,使人们对“权力压抑”、“生命权力”、“顺从身体”、“隐秘权力”,以及“权力清空”等问题都产生耳目一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社会关系形态中客观存在的公共关系运行形态,包含并体现出一种非对称、非平衡的关系形态以及非对称、非平衡的关系运行过程。公共关系非对称运行形态是由公众的特定属性决定的。公共关系的非对称特征是公关与诸多关系形态,其中包括人际关系、生产管理关系等关系及其运行形态的重要区别;非对称与对称的相互交织是公共关系矛盾运动的基本法则;不同形态非对称与对称性传播对组织形象产生不同影响;非对称中的对称性追求促进着组织和谐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