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3年9月13日,巴州轮台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成立暨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来自轮台县社科界的100余人参加了成立大会。轮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吾买尔·艾买提、轮台县副县长米登江、轮台县政协副主席努尔尼沙·司马义等出席会议,自治区社科联学会部部长古丽仙·霍加阿不都拉、巴州社科联主席金兴根出席会议并致辞。  相似文献   

2.
陈新 《中国学术》2001,3(2):327-329
对于希望了解最近20年西方历史哲学研究状况的人来说,波兰女学者伊娃·多曼斯卡为读者提供了一条捷径。《不期而遇》收集了她近年来有计划地对十位西方历史哲学界知名学者的访谈录。这些学者有海登·怀特、汉斯·凯尔那、富兰克林·安克斯密特、格奥尔格·伊格尔斯、杰兹·托波尔斯基、乔伊·吕森、阿瑟·丹托、莱昂内尔·戈斯曼、彼特·伯克、斯蒂芬·巴恩。另外,阿伦·梅吉尔为该书写了导论,伊娃也有一篇自述。  相似文献   

3.
南因果博士的《佛光与清宫》一书收录了冯·星堡伯爵在北京收藏、现藏于莱比锡民族学博物馆的有关佛教、尤其是藏传佛教的藏品,本文对该书的编撰、出版、内容及冯·星堡伯爵本人均做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现存八千五百多种地方志中,约七百四十八种为河北旧方志。河北方志也和全国一样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 河北方志的悠久历史,从东汉户植《冀州风土记》算起,已有一千七、八百年。纵观河北方志的源流发展,根据其体例和内容,大致可粗划为产生、发展、鼎盛和进化四个时期。 产生期。河北方志的产生经历了从先秦到两汉、由全国地理志书繁衍为河北方志的漫长过程。先秦时期,河北地区还没有专门的志书,有关材料只是零星附载于全国地理志书中。《尚书·禹贡》说:冀州“覃怀底绩,至于衡漳。厥土惟白壤,厥赋惟上上错;厥田惟中中,恒卫既从,大陆既作。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把河北境内的水利情况、土壤、赋税的等级、贡物和贡道记录下来。《山海经·北山经》载河北境内可考见之山脉约二十七,河流四十一,湖泽五,并记录了各山川地理方位及其物产。此外,还有《周礼·职方》等也载有河北事。 到了秦汉,随着封建专制统一国家的建立,统治者为加强一统区域的控制,迫切需要了解地方各种情况,于是河北方志逐渐从全国地理志书中脱胎出来。代表作有两部,一部为《幽州山川屯田聚落》百余卷,东汉李恂纂。此书逸失,其体例、内容无从考见。另一部为《冀州风土记》,东汉卢植纂,植字子干,涿郡人。熹平四年,拜九江太  相似文献   

5.
以广东省中山市宇宏·健康花城小区为例,以问题为研究出发点,重点剖析健康花城小区在创新社会建设中的困境和问题,以期找准症结,促其发展,为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水平的现代化提供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亨利·詹姆斯(1843-1916)以其“心理现实主义”和“国际主题”作品著称于美国和欧洲世界。《黛西·米勒》是他早期的一篇短篇名作,描写独立自由率性的美国姑娘黛西,在旅欧美国侨民圈中遭遇的欧美文化冲突。文中独特的叙述方式和叙述视角开启了无数文人墨客对欧美文化冲突的深层次探讨,而历来大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女性主义以及文中展现的国际主题上。在此则另辟蹊径,通过运用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中的场域和惯习理论,来解读文化资本在小说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历史的作用就是对当前有所帮助。这是美国作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说的。  相似文献   

8.
何为志?唐代《汉字·叙律》载:志,记也;欲其经久而可记也。我国历史悠久,便也有了悠久的修志历史。公元前三百年左右的战国时代就有了历史文献汇编《尚书·禹贡》篇。国内现存有历代志书八千五百多种,计十万卷之多。还有许多志书流藏于国外,仅美国就藏有中国地方志书二千九百多种,日本二千八百多种。 古之修志,多系综合方志。方志者系地方志也,即记载区域范围的疆域、地理、物产、风俗、民族、人物、古迹、天文、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灾情等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修志范围和内容量亦在不断增大,产生了专门志书。专志是专记某一专业或  相似文献   

9.
《社会科学论坛》2009,(8):F0003-F0003
《社会科学论坛》是由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类学术半月刊。每月出版上半月期·学术评论卷和下半月期·学术研究卷两期。学术评论卷主要发表学术、思想、文化之评论文章,主要栏目:学术论衡,学术评论,学术对话,学术书评,学术随笔,学术资讯;学术研究卷侧重刊登学术性、专业性和应用性之研究论文,主要栏目:哲学·人文,政法·社会,经济·管理,文学·历史,文化·教育,燕赵论坛。  相似文献   

10.
《社会科学论坛》2009,(7):F0003-F0003
《社会科学论坛》是由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类学术半月刊。每月出版上半月期·学术评论卷和下半月期·学术研究卷两期。学术评论卷主要发表学术、思想、文化之评论文章,主要栏目:学术论衡,学术评论,学术对话,学术书评,学术随笔,学术资讯;学术研究卷侧重刊登学术性、专业性和应用性之研究论文.主要栏目:哲学·人文,政法·社会,经济·管理,文学·历史,文化·教育,燕赵论坛。  相似文献   

11.
《社会科学论坛》2009,(4):F0003-F0003
《社会科学论坛》是由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类学术半月刊。每月出版上半月期·学术评论卷和下半月期·学术研究卷两期。学术评论卷主要发表学术、思想、文化之评论文章,主要栏目:学术论衡,学术评论,学术对话,学术书评,学术随笔,学术资讯;学术研究卷侧重刊登学术性、专业性和应用性之研究论文,主要栏目:哲学·人文,政法.社会,经济·管理,文学·历史,文化·教育,燕赵论坛。  相似文献   

12.
由广东农史研究会筹办的首次广东农史研讨会于7月3日在华南农业大学召开,会议汇集了广州地区大部分从事农史研究的学者及部分古代史研究的老专家共30余人,有13位学者在会上作了学术发言,涉及广东沙田形成、历史上珠江三角洲农田开发、广东自然灾害史、广东历史上对植物的开发利  相似文献   

13.
清代驻藏大臣和宁在藏期间创作的《西藏赋》,对西藏地理、历史、宗教、文化、气候、物产、风俗等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铺陈与描绘,作者自注中更是保留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既有传统大赋的特征,又有方志的特点,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4.
胡其林 《江淮论坛》2014,(6):178-182
传统不是一个封闭的已完成历史,传统因为当下的吸纳和改造而始终处于一种未完成状态.现代作品产生于文学传统,并与传统独特地纠缠在一起,两者的互文互动更能彰显彼此的生命力.艾丽斯·沃克的《紫色》在延续《灰姑娘》原型程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独创性的置换和变异,从而产生了互文性的奇异效果,形成了美国非裔自我书写的话语模式,表达了作家倡导种族间、性别间众生平等、和平共融的文化意图.  相似文献   

15.
潮州志考略     
地方志简称方志,或称志乘,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它广泛而详密地记录了各地的建置、沿革、疆界、山川、形势、城池、关隘、兵防、津梁、气候、古迹、学校、寺观、物产、户口、田赋、灾异、风俗、选举、职官、人物、金石、艺文等自然和社会史料。司马光称之为“博物之书”,章学诚则誉之为“一方之全书”。我国的地方志起源很早,两千多年前的西周就设“外史”,以掌“四方之志”。至于潮州有志,似应在置州之后。据《元和郡县图志·岭南道一》载,隋开皇十一年(公元  相似文献   

16.
张志忠的《青春、历史与诗意的追寻和质询——评王蒙与米兰·昆德拉比较研究》、陶飞亚的《“文化侵略”源流考》、郁建兴的《社会主义市民社会的当代可能性》三篇佳作,目前入选第二届《文史哲》年度名篇奖。张志忠的《青春、历史与诗意的追寻和质询——评王蒙与米兰·昆德拉比较研究》(《文史哲》2003年第6期),以比较文学中的平行研究方法和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认同性危机理论,  相似文献   

17.
古柏  彭刚 《中国学术》2003,4(1):344-348
正如迈克尔·布尔在他这本书的开篇中所说,一直以来,学术界对于城市文化的研究为基于视觉认识论之上的种种理论所主宰着。从瓦尔特·本雅明笔下的十九世纪巴黎漫游者唯美的眼光(《波德莱尔:发达资本主义时  相似文献   

18.
东北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聚居的地区.东北各族人民繁衍生息在这块肥沃的黑土地上,创造了多姿多彩的农业文明.然而,由于东北开发晚近,文化落后,文献积存不多,农史资料更是寥寥无几,给今人的研究工作造成许多困难和不便.正由于此,在关内各农业院校大多设有古农学研究室,农史研究室或农业遗产研究室,各农业院校、财经院校普遍开设农史课.在全国农业史研究已经取得丰硕成果的情况下,东北农史的研究尚处于令人问津的空白状态.因此,《中国东北农业史》(衣保中著,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问世,具有开辟东北农史新的学术领域,填补中国农史研究空白的意义.通览全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广征博采,史料翔实.资料匮乏、分散,本是研究东北农史的不利因素.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本书作者不辞劳苦,花费了整整八年时间,跑遍了全国各大图书馆、档案馆,翻阅了许多中外文献资料,访问了东北重要的文物考古部门,实地考察了一些农史遗迹,全力搜罗,终于较全面地占有了东北农史资料,尤其是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翔实丰富的资料奠定了该书坚实的学术根基.  相似文献   

19.
历史包含真实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和作为文本的历史叙事或历史话语两层不同的含义。海登·怀特用现代文学理论研究文本层面的历史。他指出历史学家使用情节设置、形式论证和意识形态蕴涵三种解释策略以及四种转义性语言进行历史修撰,历史文本因此不再是客观地再现或叙述历史事件,而具有了文学文本所特有的叙事性、诗歌性和意识形态维度。因之,历史话语带有了一切语言构造物的虚构性。  相似文献   

20.
益众 《理论界》2009,(5):1-1
张伟教授的性命·文化·艺术》一书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深刻阐释了艺术的文化特性,揭示了艺术与文化的内在关联,拓展了艺术学研究的空间,开辟了艺术文化学研究的新领域。这是一部以生命为本体建构,集哲学、美学、文化学和艺术学为一体的学术研究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