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发展是第一要务,加快发展是各级政府的首要责任。欲加快发展,有一个概念必须首先明确,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谁是发展主体,由谁来发展,发展谁?有一种观念,强调政府对经济发展的直接指导和组织作用,将政府当做发展的主体,以至于在实际工作中,政府赤膊上阵、冲锋在前,直接插手或参与经济事务、干预微观生产经营活动等。由于政府存在严重的越位、缺位、错位现象,“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结果政府怎么干也干不好,怎么干也调动不了发展主体的积极性。其实,政府的主要职责应该是指导、组织、管理各类发展主体以这样那样的形式进行经济社会发…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公信力是社会赖以“良性”的稀缺性资源,提升政府公信力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提升政府公信力要从转变理念和加快制度创新入手,致力于建设服务政府、法治政府、透明化政府,塑造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公共治理型社会。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立新型政府形象的需要越来越迫切,政府必须加快职能转变,塑造廉洁、高效、责任、服务型的政府。而塑造良好政府形象的最佳途径就是政府公关。将公关关系的理论、方法应用于政府形象建设,打造一个人民满意的新型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4.
财政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作为政府实现自身职能、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物质基础,应当也必须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县级政府要通过科学的预算安排,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努力引导公共资源配置向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一是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方面要更加注重向“三农”倾斜。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需要,也是新的历史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农业是国民经…  相似文献   

5.
关于建立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财政运行机制是按照“生产建设财政”的模式来构建的 ,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用于“吃饭”和“建设”两个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尽管我们仍要坚决贯彻陈云同志提出的“一要吃饭 ,二要建设”的财政支出思路 ,但“吃饭”的比重要大大降低 ,而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需要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需要以及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比重则要大大增加。这就需要我们逐步构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系。公共财政一般指国家以社会和经济管理者的身份主要通过税收等手段取得收入 ,并将这些收入用于政府公共活…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一场伟大的战役。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对新农村建设负有重要责任,必须立足自身职责,积极发挥作用。一、紧握“培育新农民”一个抓手——着力打造新农村建设的“主力部队”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力军。农民的思想观念是否真正转变,素质是否真正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要促进农民观念有新的转变。县级组织部门要始终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先导工程来抓。要通过形势教育、典型示范等多种方式,努力让群众“换脑”,让在农民群众中存在的中庸守旧观…  相似文献   

7.
任博 《领导科学》2007,(2):34-3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在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处于主导地位,居关键位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客观上要求乡镇政府彻底解决目前存在的职能越位、错位、缺位问题,重新界定乡镇政府职能,由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由人治政府向法治政府转变,由管制政府向服务政府转变。一、乡镇政府职能的界定乡镇政府职能的界定必须从农村工作的现实状况出发,从农民群众的愿望出发,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公共行政体制的要求出发。1.要重点强化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环境的职能。发展农村经济是新…  相似文献   

8.
张路 《管理科学文摘》2010,(30):242-243
县级政府是县域范围内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主体,舒城县在伴随承接产业转移、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变的大环境中,必须面临重构公共服务理念、改进政府服务体系、改善政府服务方式、提供正确价值导向、给予有效的策略引导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搭建良好的政府服务平台.所以,对舒城县的政府服务平台建设进行探析,并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相关事实依据,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笔者通过在舒城县的实地调研,了解目前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背景下县级政府服务平台建设的实际情况,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明确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中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县域经济问题,核心是“三农”问题,实质上是“钱从何处来,人往何处去”的问题。在新世纪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入深化完善的新阶段,必须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和方法,统揽农业和工业及服务业、农村和城市、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等诸多方面,紧紧把握好五大主题,着力提高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以特色为核心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问题实质上是竞争力的问题。中西部地区地域广阔,经济发展虽然滞后,但一般都具有资源优势。是否具有…  相似文献   

10.
建设新农村是当前农村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对我们领导干部经营农村能力的重要考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新农村,必须树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思维。建设新农村,落脚点在“村”,但是,各个“村”都是各具特色并且相对独立的经济组织,为了实现各自的相同目标,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而存在事实上的竞争。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要像经营城市一样来经营农村,注重品牌意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持续的驱动力。树立品牌意识是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首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