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依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生源特点以及高职物理教学的任务,指出高职物理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深厚的知识基础、娴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先进的教育理念等素质以适应当前高职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2.
姚世红 《职业时空》2008,4(10):152-152
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显著差别,就是培养目标不同。目前,各类高职学院在专业培养目标上已经逐步形成特色,其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安排逐步适应经济发展需要,适应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为高职学生的未来就业与成长提供了保障。但高职学院的英语课程在高职教育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对学生的成长与未来生活有什么用处,一直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时,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有部分高职院校英语课程的学时不断减少,认为高职学生英语基础差,学不会,即使学的不错也无用武之地,在课程安排上不断剥蚀英语的课时,让位于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3.
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道德是从业者职业发展和人才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高职教育应该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针对当前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就业、择业和职业活动过程中所呈现的以自我价值实现为目标的职业价值取向,分析了加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和主要内容,对加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作了详细的探讨和阐析,为高职院校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高职生的职业素质要求和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做了明确表述: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应用于生产、服务、管理、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学生应在必备的基础性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精神."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的现状不容乐观,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不仅是社会对高职人才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实现个人价值的必备素质,所以,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与提高具有现实的社会意义.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必须渗透到教育教学管理、社会实践、实习实训、职业生涯规划、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6.
课程是学生潜能向现实素质转化的信息载体,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元素,直接决定了学生接受教育所产生的水平结果。课程目标是课程通过实施所要完成的指标体系,它具体指示课程的进展方向,标示课程的范围,指明课程的要点,决定了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的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围绕培养目标展开课程建设与改革,应是高等职业院校一切教育工作的核心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落脚点。高职课程目标应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相统一最终目标以过程目标为基础,是以过程目标的不断…  相似文献   

7.
张钰玲 《职业时空》2008,4(8):98-98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其中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实践教学的课程目标、课程模式和评价方式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关键。为此,高职电类实践课程改革,应从如下几方面来考虑。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培养专业型技术人才的主要阵地,在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同时,也必需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文章通过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分析在高职院校实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以及途径。  相似文献   

9.
吕强 《职业》2012,(5):109
现代的高职院校是培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的蓝领、灰领的技能型应用人才的专门教育机构,其培养目标应该坚持以学生以后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基本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为出发点。但是当前的高职德育教育却存在一些问题,如针对性不  相似文献   

10.
吴俊  刘玮 《现代妇女》2014,(12):I0073-I0073
近十年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成为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技术应用型人才是国家新兴工业化建设的人力资源保障。在此背景之下,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显得尤为重,本文对某高职学院艺术设计类学生课外职业技能培训学习动机进行调研,为进一步改善和提升高职学院艺术设计类学生课外职业技能培训学习动机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技能人才需求越来越多的形势下,各大职业院校也看到了发展的广阔天地。国家重视职业教育,重视经济发展急需的各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于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往往定位于以培养专业技能为主,以中短期能够上岗为目标,欠缺职业道德的教育。事实却是学生在掌握技能上岗后常因各种原因而无法坚持下来,与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初衷相违背。因此,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势在必行。本文结合笔者学院服务类专业学生的特点,针对英语这门基础课,提出在课堂中创新教育方法,加大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力度,创设服务场景,提供优秀工作案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相似文献   

12.
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测评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意见》指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应用性专门人才”。这就非常明确具体地提出了高职教育的层次、地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因此,高职教育应当根据培养目标,构建突出职业技能培养的高职学生评价体系。然而,现阶段的高职学生评价体系仍沿袭过去应试教育下的学生评价体系,不能对高职教育与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因此必须从心理学、教育学及社会学等学科的角度,适应现阶段社会对高技能紧缺人才的需要, 制定一个凸现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学生评价标准,从而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人文素质方面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让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进行高职阶段的学习,实现“知能平衡长进,身心和谐发展”, 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3.
张莉 《职业时空》2010,6(7):180-182
调查了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的现状,指出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着重视不够、观念滞后、体系不完整、评价方式简单等问题,提出应当从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更新职业道德教育观念、把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创新职业道德教育方法、构建职业道德教育评价体系等方面增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给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带来了新的实践路径。组建一支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在教学实践中实现两个突破:更新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切实做到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认知、职业道德情感和职业道德判断能力。高职院校应坚持加强实现三融合: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一般职业道德教育与行业职业道德教育的融合、隐性职业道德教育与行业职业道德教育的融合,保证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和职业性的结合,切实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5.
音乐科目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是十分重要的,而职业道德教育是保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教师职业必备素质的重要途径。将职业道德教育逐步渗透到音乐教学中,达到以乐辅德、以乐怡性、以乐益智、以人为本的功能,可以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以扎实的专业技术和健康的职业道德素养走向幼师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叶朝 《职业时空》2012,(6):60-61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职院校的共识。文章从产学结合、轮岗实训到顶岗实习的角度提出并探讨了高职学院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下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创新,着眼于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和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伊雪飞 《职业》2011,(15):37-38
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高职学院培养的学生应当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优良的职业素质、熟练的职业技能、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走上社会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加快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和高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要大力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针对高职学生特点,采用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为社会培养出一批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把学生努力培养成为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术人才。但培养高质量的学生非一日之功,需要通过社会、学校、组织和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社会实践素质等方面得到教育与培养,获得锻炼,取得较高的综合素质,需要经历几个必要过程的历练,培养方可修练成功。  相似文献   

20.
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满足社会需求,高职英语教育必须将学生语言教学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在学生需求和未来职业能力目标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英语课程设计,打破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突出教学内容的职业性,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和多元评价激励手段,体现高职教育过程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