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退场意识     
正人都想有点作为。所谓作为,其实就是以自己的品德与能力影响他人与社会,获取一个圈子乃至大众的认可。如果我们将社会比作一个"场"的话,这其实就是一种进场意识。人有进场意识当然好,不过只有进场意识也不对,某些时候我们也得有退场意识。比如,你是领导、是企业家、是科学家或文艺家,在盛年岁月里看过繁花、登过高峰、指点过江山、漫话过沧桑,但这些身份都不是终身标签,总有一天需要"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再比如,你培养大了好几个子女,自以为养儿育女经验极其丰富,但等子女做了父母,你最好还是让他们自己去教育下一代,不要总以爷爷  相似文献   

2.
面对21世纪的新形势、新变化、中国需要大量的企业家。现在社会上对企业家的概念有错误认识,好像厂长就是企业家。实际上企业家是个经济学的概念,它是说明一种素质,而不是一种职务。不是说你企业家非得是厂长、经理。什么叫企业家?经济学教科书是从三个方面来讲的:第一个条件是有眼光,就是你能发现别人不容易发现的赚钱的机会。第二个条件是有胆量,要敢于拍板。为什么要敢于拍板呢,因为你说得再好,不敢拍板,不敢冒险,那不行。第三个条件是有组织能力,就是能把各种生产要素组合在一起产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家价值忧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谁才称得上是企业家?" 什么是企业家?就像什么是经济学家一样,目前有许多人的认识是不对的。厂长是不是企业家?经理是不是企业家?未必是。" 企业家起码具备以下素质:" 第一是要有眼光。" 第二是要有胆量。" 第三是要有组织能力。" 有了这三条,并且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得到社会承认,你才可以说是一个企业家。" 在我国企业家的职务有两种途径可以得到,一种是从竞争途径得到的,一种是在特殊关照之下得到的。前者货真价实,而后者则未必。" 1999年3月,朱 基在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斩钉截铁地说:搞好…  相似文献   

4.
杨增雄  张焕勇 《管理评论》2005,17(12):54-60
企业家角色定位是企业家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严格的假设条件致使企业家角色缺失;现代企业理论在打开企业这个“黑箱”的同时,凸显出企业家在企业存在与发展中的重要职能性角色,即企业家是决策者、机会主义者、创新者和套利者。异质型人力资本理论进一步认为,企业家是异质型人力资本的“出资者”,基于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确立及其显性化的制度安排,企业家已成为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核心和主导者。  相似文献   

5.
剖析了中国企业领导人的企业家角色期待和“准官员”角色现状之间的背离,论证了作为计划经济体制遗产的“准官员”无力履行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的角色职能,指出通过观念革命、知识更新、能力升级,实现“准官员”向企业家的角色转位,是时代赋予中国企业领导人的世纪末使命。  相似文献   

6.
企业家的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果一个社会要生存,如果它还是一个社会的话,就一定得有企业家。只有企业家能兴国,因为有了企业家,就有了制度创新的组织者,而有了比较进步的制度,知识才可能转化为生产力,科教才可能兴国。 我们缺的是能在高层经济里面赚到钱的企业家,他们的敏感性是对商业机会的敏感性,他们不是在政府的羽翼之下,靠一个政治家或某个领导人的批条吃“制度差”的企业家。靠政府养活的企业家不是企业家,至少不是有希望的企业家,不是未来时代的企业家,而是老一代的、行将就木的企业家。 企业家精神包含三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是熊彼特所说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民营企业家时常被看做是“资本家”,长期以来被拒执政党的权力中心之外。尽管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民营企业家的社会地位却仍不高,频遭歧视。“吸收民营企业家入党已完成了第一步,加入国家执政党中心则是第二步。”  相似文献   

8.
老兵回归总值得期待,但当主角是梁建章这样一个人,戏剧性就会大幅减退。实际上,你看看他的微博粉丝就会知道,梁建章作为学者,比作为企业家更有名,而统一这两种角色,对他来说毫无分裂感。  相似文献   

9.
企业领导如何提高领导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领导力,就是领导激发员工跟随自己一起工作,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通过日常积累获得的。领导力完全是一种主观性的东西,无法客观测量,更多依赖于领导的个人素质所具有的感召力。在学习型企业的创建中,如何提高领导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一、领导者首先应是一个好的学习者创建学习型企业,首要的角色就是企业家本人。企业家只有以学习为先,成为学习型领导,这样才能提高领导力。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知本”将逐渐取代“资本”,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面…  相似文献   

10.
王旭明 《决策》2011,(8):90-90
新闻发布会应该在什么时候开?新闻发言人是充当主持角色还是独立发言角色?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以铁道部7·24新闻发布会为例,显然这是一场既准备不充分,又不应该由老兄你独自担纲的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11.
在日前举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企业家对话专场”上,一位嘉宾针对经济学大师和企业家们的发言提出了一个问题:作为一个教育者和一个母亲,我知道如果要给孩子更大自由度,一定是在他有更大责任感的情况下。中国的企业家应当怎样培养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这问题提得好。好就好在它不仅有勇气针对“一边倒”的观点,向着经济大师和企业家们“发难”,而且提醒了众多企业,在抱怨环境时也不妨反思自己的企业是不是存在社会责任的缺失。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企业家的行为无疑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崛起也将更多地依赖于企业家的创新行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为,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也要为社会创造财富,促进国家的发展,建立与和谐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商业文化. 而纵观近代中国的历史,近代中国的企业家及其创办的企业一直在实践着社会责任,企业家不仅创立了民族工商业,使自己成为了积弱中国的少数富人,也抵御了外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不仅如此,在公共设施建设、济贫、教育等方面,企业家也充当着主要角色.  相似文献   

13.
面对普遍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现实和责任,企业家是否拥有自己虔敬的政治期待?应该是有的。在西方,没有一个资本家会告诉你说,他是为利润生活的。在中国,自古以来的商人的伦理也不是金钱至上的。中国传统中有“义利之辨”。商人精神里包含着“济世”的使命感,更有所谓“儒商”和“商而优则学”,近代中国有许多人奉行“实业救国”的理念。当代中国更有许多人是“弃官从商”,因为谈改革不如干改革,他们干得很成功。中国人从骨子里潜孕着“士志于道”的文化传统,一个人有了一些社会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经济方面的成就,他就可能从传统中很自然地接过“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义承当。当然,企业家还是企业家,他们造福社会的方法就是把企业做好。一些企业家不说企业家该说的话,而是动不动就唱高调,办企业不是向市场看齐而向政治口号看齐,这一类型的企业家事实上是最缺乏理想和政治期待的。做企业的人清楚,单纯的经济环境并不能自发地产生出完善的公司,公司的合法结构和它的目标依赖于商业文化和商业的组织结构,而这些东西又依赖于更广泛的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精英的文化价值观念。因此,企业家有理由希望企业、社会和政治之间在信念上形成相当同质的期待。  相似文献   

14.
角色冲突是指在社会活动中,各个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活动的顺利进行。在现实生活中,领导干部要同时扮演多种社会角色,他们可能既是领导,又是下级,同时还是父母、儿女、配偶、邻居、朋友,等等。这些角色常常被赋予不同的责任和义  相似文献   

15.
正有人说,最有智慧才德的领导,能够善用每一种人,他看重的是你能为他创造多少利益,言行处事什么的一概不计。商品社会,利益虽说放在第一位,但有此魄力的领导,毕竟还在少数。试问,又有几人敢去重用一个德行有问题的人?谁知道到时带来的是利益还是灾难?而你的才华,又足以让对方忽略你身上的瑕疵吗?领导还是普通的多,而我们也大都是庸常之辈。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社会里,企业家通常是以阶层的力量作用于社会的。企业家=资本家、“老板”已是过时的观念。他们中越来越多的是属于经营、管理人才的高薪“打工仔”。尽管有人认为中国企业家尚不具备真正企业家的条件,譬如说,我们国营企业的厂长、经理们的工资。但从发展的趋势上看,这个正在形成的阶层,它的社会作用和个性特征正日益突显。10年前的3月份,福建55位厂长、经理联名向政府发出对企业“松绑放权”的呼吁,这一行为本身客观上标志着中国企业家主体意识形成的开始,是中国的厂长、经理们迈向真正企业家身份的第一步。为纪念这件事本身,也为了在舆论上为企业家更壮行色.我们在本期组织了这个“特别企划”。  相似文献   

17.
“就像马拉松赛跑一样,如果你跑第一,人家始终就会追你,在最后2000米冲刺时,人家就会超过你,我们第二,就扮演挑战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18.
买忆媛  李云鹤 《管理学报》2006,3(6):703-708
从行为金融的视角,研究了在单边道德风险的情况下,企业家的过度自信与公平感受对自利的风险投资家的风险投资契约设计与绩效的影响,即在单边委托-代理模型中,随着企业家过度自信水平的增加,不论企业家是自利型还是不平等厌恶型,风险投资家提供给企业家的最优股权比例都在减少。同时,随着企业家过度自信水平的增加,其付出的努力水平也在增加。在企业家群体中同时存在上述2种类型的企业家时,无论企业家是自利型还是不平等厌恶型,福利水平都将随着企业家过度自信水平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9.
王育琨 《经理人》2008,(4):66-71
第一代企业家多是90%的精力跑关系和人脉,10%钻研公司业务运作。他们在沼泽地里坚持下来,奠定了今天经济起飞的基础。与老一代企业家不同,新一代企业家大多不是瞅准了国家政策双轨便利或依附体制发现了致富机会。他们一开始遭遇的就是生存问题。他们没有特权和体制可以依附,只有到市场上去寻找客户。一种对生存还是死亡的恐惧,使他们不能不把利润放到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经理人》2000,(1)
本期话题:你不喜欢什么样的下属?好的下属是你的左膀右臂,不好的下属让你费心劳神。好还是不好,全看你是否喜欢:没人喜欢不懂得做人的下属、不上进的下属、不会工作的下属。虽然喜欢与否是你个人的主观判断,但总有一些客观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