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经济全球化与政治本地化悖论2012年12月,安倍再度当选日本首相的原因在于日本民众认为"安倍经济学"能够带来工资增加和就业增加。从宏观的层面来说,日本面临如何在新的国际经济新形势下迎接全球化挑战,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让经济恢复活力。然而,仔细分析安倍过去两年的经济政策,可以看出更多的不是应对经济全球  相似文献   

2.
经济学的"扩张"主要表现为:随着经济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经济学已经渗透在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而经济学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对内对外两个方面,对内,兼容并包,不断整合;对外,寻找定制分析武器。  相似文献   

3.
<正>日美关系正按照安倍的意愿,朝着主权国家之间平等的"正常化"方向演变。里根总统能逼中曾根康弘首相签"广场协议",如今奥巴马却无力让历史重演。这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4月27日至5月3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次高规格的访问最受瞩目的看点之一是日美签署新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也就是说两国军事同盟得到了升级。但  相似文献   

4.
<正>安倍政府是想把与自己有相同价值观的国家聚在一起,通过拉援军、扯盟友的方法包围中国。所谓"地球仪外交"不会奏效,最终结果可能是让日本被孤立,使日本被包围,这也是我为日本担心的。所谓外交,是促使价值观不同的国家开展合作,这是外交的关键。就连美国也对安倍参拜靖国神社的做  相似文献   

5.
<正>安倍是"把历史当成政治的工具",利用历史去评判政治问题或者获得政治上的支持听过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美国国会以"成为希望的同盟"为题发表的演说后,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教授亚历克西斯·杜登开始忙碌起来。在这次演说中,安倍对在二战中丧生的美国人表达了"永恒的哀悼",却刻意略过一些包括"慰安妇"在内的有争议的历史议题。  相似文献   

6.
关于"人"的假设是经济学中最本质、最重要的哲学基础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三个主要的经济学派,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关于"人"的假设并提出了作者对于经济学中人的假设及其行为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正>(一)"浦山中银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的由来及宗旨"浦山中银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以下简称浦山奖)由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发起,浦山教授夫人陈秀煐女士捐赠人民币1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于2004年成立。之后,得到许多个人和团体的支持。中国银行于2007年捐资20万人民币,由此获得了相应的冠名权。  相似文献   

8.
<正>(一)"浦山中银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的由来及宗旨"浦山中银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以下简称浦山奖)由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发起,浦山教授夫人陈秀煐女士捐赠人民币1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于2004年成立。之后,得到许多个人和团体的支持。中国银行于2007年捐资20万人民币,由此获得了相应的冠名权。!!!!!  相似文献   

9.
<正>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从纯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商品的价格是由成本、利润、税金和流通经费所构成。然而,在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营活动中,价格问题要复杂的多。多少企业因价格制定得富于技巧性而生意如日中天,财源滚滚;多少企业因价格策略僵死呆板而门可罗雀,无人问津。价格这一“魔方”实在是太复杂了。  相似文献   

10.
余华 《领导文萃》2007,(2):26-30
去年9月26日,日本国会众参两院经投票选举,任命安倍晋三接替小泉纯一郎担任日本第57任内阁首相。安倍现年52岁,上世纪90年代才步入政坛,既无太深资历也没有多少从政经验,竟然一跃成为日本战后最年轻的首相。安倍究竟是何许人物,仕途能如此顺畅。  相似文献   

11.
人类的科学知识并不是在一个固定不变的理论框架下的直线累积过程。经济学既然自诩为一种“科学”,就应该不止于满足形式上完美的“参照系”,经济学应勇于面对“测不准问题”,探索范式的改变,才能变“测不准”为“测得准”。  相似文献   

12.
定律一:地方越穷人们越想做官倘若从现象观察,人们不难发现一个事实:就是地方越穷,想做官的人越多。最近几年,国内不断有买官的事在媒体曝光,也有不少人被罢官判刑。你细心留意一下案发地点,会发现这类案件差不多都发生在贫穷省份,或是发达省份的贫穷地区。贫穷地区何以频频出现买官现象呢?经济学的解释是:一定局限条件下的经济人本性。经济学讲的经济人,有两层含义:一说人是理性的;二指人是自私的。既然人是自私的,必定要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既然人是理性的,就一定会寻求在局限条件下,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办法。贫穷地区人们收入低,投资没本…  相似文献   

13.
<正>"书卷气"是知识素养和工作才干的外在表现,是学习型和发展型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领导干部要想多一些"书卷气",离不开自身的学习、思考和实践。一要勤学增"识"。科学制订目标计划,善于抽时间、挤时间,自觉学习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自  相似文献   

14.
人们一提跑官,就会和买官挂上钩。其实,如果抛开价值判断,只用经济学分析,跑官现象的出现,实在是事出有因,合乎情理。经济学上讲,市场有一个信息不对称问题,官场未必不是如此。握有选票的人,假如不了解你,或压根儿就不认识你,你不跑,不向  相似文献   

15.
《美国经济评论》2015年发表罗默的一篇批判性文章《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数学滥用》,在国际上掀起了对经济学研究中"数学滥用"现象的广泛争议。本文首先回顾这场争议,然后从经济学研究中引入数学的历史和积极作用、"数学滥用"的表现、"数学滥用"的负面影响等方面剖析这一现象,阐述对该问题所引发的对经济学研究、教学和未来发展的反思。研究发现,"数学滥用"在我国的经济学研究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值得反思的是,"数学滥用"会阻碍经济学思想的创新,学术期刊的同行评议强化了"数学滥用"问题,"数学滥用"还会通过教学活动产生代际影响。中国经济学界曾开展三轮广泛讨论,主动纠正"数学滥用"。为达到中国经济学科的"双一流"建设目标,经济学研究和教学应注重经济直觉培养,明确有创新的中国经济问题,坚持因果关系辨识,坚持使用数学的简单、适用、严谨。  相似文献   

16.
古来万事难两全。有以身许国的慨然,就难有"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的闲散惬意;放不下"窗外疏梅筛月影"般的卿卿我我,也就难有大丈夫纵横四海的成就。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朴素道理,在经济学上还对应着一个"机会成本"的概念,讲的是在"多选一"的决策时,必须舍弃其他利益。  相似文献   

17.
关于“产业政策”的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产业政策""产业政策"一词源自日本。20世纪80年代中期它开始出现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等一系列政府文件之中。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产业政策"作为我国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强有力手段,已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产业政策"作为经济学用语并没有一个完整明确的定义。在经济学领域,因研究角度的不同,它的具体含意也不尽相同。事实上,"产业  相似文献   

18.
《经理人》2013,(9):110-111
2013年已过半,世界经济低增长、高风险的态势没有根本改变。发达经济体复苏势头出现分化。美国房地产市场、就业市场、股票市场均有所改善,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部分得以恢复,但自动减支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拖累经济增长。欧洲金融市场稳定性增强,但经济陷入二次衰退,财政整固和一体化建设的阻力上升。日本政府推出财政刺激、量化宽松、经济增长战略组合的“安倍经济学”,提振了企业和消费者信心,但可持续性面临考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继续温和增长,一些新兴大国工业生产出现放缓势头。  相似文献   

19.
经济学方法论向来就是充满争议的领域 ,甚至有人说方法论的研究是为那些没有能力进一步探询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人所准备的。但是无论如何 ,经济学家无法完全回避围绕着经济学方法论所提出的各种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们来说 ,如果存在着统一的方法论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然而对于熟知经济学方法论发展历程的学者来说 ,这简直是一种奢侈的幻想 ,因为经济学方法论从来就不像主流经济学中的通用工具那样容易被大家所普遍接受和推广。由汪丁丁教授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经济学方法论译丛”一套5本 (《经济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运用沉没成本的概念对时下盛的行话题剩男剩女这个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