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本文对可转换债券的价格走势、转债及其正股的收益率及风险做了分析与探讨 ,并剖析了转债的赎回条款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对如何做好转债的发行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后基础股票的风险收益变化情况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发行转债前一年基础股票风险较低,公司选择发行转债并非出于风险管理方面的考虑;转债发行公司的基础股票长时间保持着高收益低风险的状况,这可能是由于资本市场缺乏有效性使然;基础股票收益率与经营绩效出现了相反的变化趋势,这种状况有可能是由于转债市场上存在脱离业绩炒个股的现象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借鉴西方可转换债券分叉处理的做法并结合转股可能性因素.提出一种基于标准期权定价模型理论的新分叉处理法-预期价值法。以上海机场转债为例介绍该法的运用并分析了财务效应。研究表明:转债所含的权益价值不为零且大于期权价值:所含的负债价值小于按现行会计原则确认的价值。因此.该法确认的负债、权益价值更能反映经济实质。  相似文献   

4.
可转换债券的双重属性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使可转换债券融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最终导致不同的结果,结果的不同将影响企业进行融资决策中资本结构的制定,因而需要对可转换债券发行范围进行确定。完全转股和回售是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和极差两种极端情况下可转债融资所产生的结果,此两种结果决定了可转换债券发行范围的上下限,将完全转股结果下所求得的最优融资资本结构作为可转债发行范围的上限,回售情况下得到的最优融资资本结构作为发行下限,从而得到可转换债券发行范围。最后利用基于随机模拟的遗传算法对融资决策模型进行求解,并通过算例解释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公股全流通和国有股减持对于健全中国证券市场极为重要和迫切。“再发行”是“公股全流通或国有股减持”的有效方法 ,其实质是“重新发行”,就是让公股、私股通过“可转股债”归为同一类有价证券后再重新发行 ,并最后变成统一的全流通股票。  相似文献   

6.
可转换债券发行条件设计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转化债券是一种新型金融工具 ,在发行条件设计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通过运用金融工程的分析方法 ,对可转化债券发行条件设计进行技术分析。首先运用公司理财理论和期权定价模型给出了可转换债券发行金额、票面利率和存续期限等基本要素的设计思路 ;然后综合考虑融投资双方的利益 ,确定了转股价格的理论范围。  相似文献   

7.
可转换债券.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投资工具,它兼有债券和股票的双重特性.是一种混合型的投资工具。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工具,可转换债券。以其风险小收益大的优良性能而受到众多中长期投资者的青睐。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可转换债券试点,“南化转债”和“丝绸转债”的发行和上市使得可转换债券成为市场之焦点.这一新的证券品种的推出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一种较为灵活的可供选择的投资工具。  相似文献   

8.
2009年至今房地产行业备受社会各界关注,除了房价飙升、新"地王"不断涌现之外,我们还发现,自2005至2009年实行送转股股利政策的公司逐年递增,那么,房地产上市公司为什么愿意大规模送转股呢?我们探讨性地构建了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股证券市场上2005-2009年的经验数据探讨房地产上市公司送转股政策的动因及其与盈余质量的关系,研究表明,有送转股行为的房地产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较差,现金流量不足并对银行信贷资金过分依赖,信贷风险加剧,资产泡沫化严重。并使用经济附加值(EVA)做了进一步的验证表明:送转股行为没有为股东创造价值,并且对信贷资金需求均呈快速上涨势态。监管部门应采取一定措施加强监管,提高市场信息透明度;投资者也应该更加理性的看待上市公司的送转股行为,送转股的股利政策可能表明着该公司较低的盈余质量。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股利迎合理论,在对股利溢价改造的基础上,基于行业特征实证研究了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送转股股利政策是否存在迎合行业股利需求偏好的行为。研究表明,行业股利需求偏好不仅对中小板上市公司送转股概率高低有显著影响,而且对送转股比例高低也有着重要影响。可见,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确实存在理性迎合行业股利需求偏好热衷送转股的行为,而迎合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高股利溢价。  相似文献   

10.
又到一年一度的上市公司利润分配时节,高送转再次成为今年上市公司利润分配的亮点所在。据统计,截至今年1月31日,在已公布年报的54家上市公司中,共有46家公司推出利润分配方案。送转股比例高于10送转5股(含5股)的公司共有26家。其中,有18家公司送转股比例高于10送转10股(含10股)。  相似文献   

11.
转换制度是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核心。本文从转换权的性质及实现、转换价格和转换期间三方面进行研究。笔者同意转换权属于形成权的观点、因为其有利于保护可转换公司债券债权人的利益。比较面额转换和市价转换两种转换价格方式 ,主张我国应确立市价转换体制 ;比较转换期间的定期转换和随时转换两种制度 ,则随时转换利大于弊 ,应成为笔者建议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入股技术评估作价误差的法律援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股技术的评估作价额关系到股东的权利与义务 ,意义重大。从入股技术的评估方法出发 ,文章就入股技术评估作价误差的处理主要提出以下意见 :入股技术的评估无最高评估 ;技术本身原因致使价格误差的 ,不应该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入股技术价额误差不显著的 ,可以避免调整 ;完善股东出资填补义务的规定 ;入股技术的实际价额显著高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 ,应该办理公司变更登记  相似文献   

13.
期现货市场对现货价格的引导关系反映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程度,现代农产品价格体系的建立不仅包括现货市场,还关系到农产品期货市场作用的发挥。本文结合与加拿大的参照对比,采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我国菜籽油期现货价格和加拿大油菜籽期现货价格的关联性,得到结论如下:中加市场上期现货价格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期货价格单向引导现货价格;相比加拿大,中国现货市场价格变化来自期货市场的影响在长期比自身现货市场的大;中国现货市场受国际影响小。  相似文献   

14.
通过构建VAR-BEKK-MVGARCH-DUMMY-T模型,以棉花期现货市场为例,从市场间溢出效应和动态关联两个方面研究了价格支持政策对农产品期现货市场关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价格支持政策对棉花期现货市场关联存在明显的差异化影响,具体来看,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显著降低了棉花期现货市场间相关程度,而目标价格政策实施后两市场间相关程度又逐渐回升;临时收储政策和目标价格政策均降低了棉花期货市场价格对棉花现货市场价格引导作用,同样降低了两市场间价格波动传递效应;目标价格政策对棉花期现货市场间价格引导及波动传递的影响均小于临时收储政策;临时收储政策降低了棉花期现货市场间价格波动关联程度,而目标价格政策则提升了两市场间价格波动关联程度。因此,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的改革和完善应坚持市场化方向,并充分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  相似文献   

15.
探索中国大米市场价格短期波动态势及周期性特征,以期为稳定农民的市场预期,提高其生产积极性提供参考。在对国内外大米市场价格波动分析的基础上,以2006年1月-2010年12月的中国大米市场价格周指数为样本,采用TARCH类模型,分析了中国大米市场价格的周期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米市场价格具有显著的ARCH效应,其波动具有集簇性、非对称性、记忆性和持续性。提出政策建议:政府和相关主体可根据大米市场价格波动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下期的大米市场价格进行预测,密切关注价格上行趋势,采取相应措施减缓中国大米市场价格短期剧烈波动。  相似文献   

16.
核证减排量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作为全球碳市场第二大组成部分的CDM市场正在迅速发展。由于CERs交易市场仍是新兴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目前尚未发现对该资产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的相关研究。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公共因子模型对CERs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了分析,并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公共因子模型的实证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CERs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期货价格是现货价格的Granger 原因,并且目前数据表明CERs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较弱,而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较强,即期  相似文献   

17.
文章建立了房地产开发商在土地交易中的基本报价模型,并通过对该模型的研究认为,房地产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会影响投标者对土地价值的估计,相应地影响投标者的报价行为。通过对不同效率的开发商分别以高报价和低报价中标的三种情形的分析认为,当将来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水平或者其开发成本水平存在较大程度的不确定性时,市场交易机制有可能会失灵,形成所谓的“赢者诅咒”或者“输者诅咒”现象,从而降低土地交易机制的效率。为进一步有效地发挥市场机制在土地配置中的作用,建议应该维护房地产市场价格的稳定和可预期性,并针对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变化情况考虑采取不同的土地交易机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粮食收购保护价政策及定价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地阐述并探讨了我国粮食收购保护价政策的变化及定价机制。我国从 1990年开始实施粮食收购保护价政策。 90年代初 ,我国的粮食保护价水平高于市场价 ,以后逐步向定购价回归。本文的特点是运用经济模型分析了我国目前粮食保护价的定价原则和机制。我国制定的粮食收购保护价 ,按照能够补偿粮食生产成本并使农民可以得到适当收益的原则确定。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定购价由市场供求关系确定 ,保护价以生产成本为基础的价格形成机制。当市场粮价高于收购保护价时 ,定购价参照市场粮价确定 ;当市场粮价低于保护价时 ,定购价按不低于保护价确定  相似文献   

19.
经济学中,市场被看作一种价格的制定机制,市场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和市场行动者的价格竞争所确定。与经济学的研究思路不同,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分析强调,市场嵌入在社会之中,在“经济市场”之外,还有一个“社会市场”,因此,市场价格的形成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市场价格的形成不仅受区位、供求关系、资本投入等因素影响,而且深深地嵌入社会各个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中,受社会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制度等多重社会逻辑的交互作用。因此,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不仅受经济影响,也是社会的原因,并由此形成一种“社会价格”。  相似文献   

20.
我国目前住宅商品房市场存在着需求与供给过剩共存的现象,同时伴随着住宅商品房的高价格。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目的是让住宅商品房价格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努力做到价格形成既符合价值又适应供求。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首先要以价格为核心,由竞争机制,供求机制等互相适应,互相制约组成充满活力的市场机制,才能调节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在市场经济中只有依靠市场、政府、第三方力量等综合手段才能完善住宅商品房价格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