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认为匈奴族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政权。按照现在能够检索到的历史文献的记载,全面观察匈奴政权创建时期的历史,将匈奴政权列为北方民族政权建设的滥觞之一是有道理的。之所以视它为“之一”,是考虑到在匈奴族建立政权的那个时代甚至以前,还会不会有其他政权的存在,比如,同时代的月氏、东胡。对于匈奴政权的创立者,以往研究多认为是冒顿单于,事实上应当是头曼单于甚至早于头曼单于,冒顿时期是全面完善的阶段。而匈奴政权的单于庭、龙城、蹛林,也都是具有统治中心、祭祀中心等特点,也应当从其具体作用和相互关系等角度再作探讨。  相似文献   

2.
族兵制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兵役形态.在北方草原,从有明确记载的匈奴族兵制到入关前的女真人,北方草原民族无不实行族兵制.族兵制是北方草原民族数千年来传承不断的一项重要军事制度.“居民的自动的武装组织”是族兵制最初阶段的本质特征.匈奴国家政权建立后,先后征服、统治了周边民族,迅速成为一个庞大的帝国,其军队不再由居民“自动”组成,军队的组成具有了强制性,但这并未改变其全民皆兵、军政合一的组织形式.匈奴、柔然之后的北方草原民族政权是以“地区部落”组织为基础的,随着部落构成以血缘为纽带到以地缘为纽带的变化,北方草原民族政权实行的族兵制的血缘色彩逐渐褪去,地缘因素日益增强,并最终成为了主导.  相似文献   

3.
东胡族是与匈奴、月氏大体处在同一历史时代的古族。从东胡与匈奴、燕国发生的各种交往及其对控制地区的管制等情况分析,东胡族已经建立了与匈奴对峙的政权。后来,东胡族虽然被匈奴击败,但其原属部众逃往鲜卑山及大鲜卑山者自称鲜卑,他们在匈奴政权衰落之后统控北方草原大部分地区。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鲜卑游牧政权出现在东汉末年,影响较大的是鲜卑檀石槐政权。  相似文献   

4.
匈奴是我国古代多民族国家中的一个游牧部族,强大时期,曾纵横于欧亚草原,在开发祖国北疆,沟通中西文化交流,丰富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上,有过重大的贡献。 自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匈奴族的祖先就弛骋于广漠的北方,先后称作鬼方、(犭严)狁、戎狄和胡,曾构成对华夏政权的严重威胁,商王武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时期,拓跋畦是鲜卑族杰出的首领,他不仅恢复了拓跋部,而且征服了强邻,为北魏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包头地区培育了我国古代许多游牧民族,在这个时期它又成为鲜卑族成长和发展的摇篮,使之统一了北方,主宰着我国北方各族人民的命运。随着拓跋鲜卑北魏政权的腐败,“六镇”人民大起义更动摆了北魏王朝的封建统治。  相似文献   

6.
匈奴族是生活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带的古老部族之一,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期)兴起,公元一世纪(东汉时期)衰落。河套地区和阴山一带是其诞生的摇篮与发展的舞台。公元前209年,冒顿单于凭其才干,征服四周邻族,实现了鄂尔多斯诸部落的统一。并形成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历史上第一个幅员辽阔的奴隶制强国。  相似文献   

7.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汉族封建政权趋于式微.而早就活动在塞北的匈奴、鲜卑等部族,纷纷南逼,建立政权.这些少数民族政权,为了称雄中原,干戈迭起,在黄河流域形成了罕见的纷扰局面.山西一域,表里河山,攻守皆利,足以对毗邻地区形成威慑力量,故而得到各族统治者的重视,该地区的交通就随之进入了一个更大规模的开发时期. 三国时期,曹魏政权以平阳、河东、河南、河内、弘农诸郡建置司州,而实际上以邺(今河南安阳市北)为根据地,经营北方.据有关史书记载,是时邺地与上党的交通相当便利,能够进行大规模  相似文献   

8.
公元前3世纪,匈奴在我国北方草原建立起第一个庞大的游牧民族政权.其统治体制的基本框架是以单于庭为中心,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为地方"四大国".单于是最高统治者,单于之下,左贤王是地位最尊贵、权力最高的职官.目前,学界对左贤王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而对匈奴左贤王的系统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比较深入地了解匈奴政权的体制,揭示其在匈奴的单干位继承、经济生活、政治和军事等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9.
经学产生于春秋末年孔于删定六经,从事私人讲学,创立儒家学派之时,最初只是一门学术.汉兴以后,经学的影响逐步扩大,至汉武帝时便与政治产生了密切关系,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意识,成为最高统治集团制定政策、治理国家的理论依据.西汉王朝(包括新莽时期)各种民族政策的出台,也和经学结下了不解之缘.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一起创造着祖国的文明历史.西汉时期,除了人口众多的汉族,周边地区还活动着匈奴族、西域诸族、越族、羌族以及西南和东北的一些少数民族,其中最强盛的是北方的匈奴族.汉初之  相似文献   

10.
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相继出现过五个割据政权,即汉族张轨建立的前凉(公元301—376年),氐族吕光建立的盾凉(公元386—403年),鲜卑族秃发乌孤建立的南凉《公元397—414年),汉族李嵩建立的西凉《公元400—420年),匈奴族沮渠蒙逊建立的北凉(公元401—439年),史称五凉,统治河西近一个半世纪。这一阶段,中原地区战争连绵不断,社会经济和文化都遭到严重破坏,而河西地区却相对安定,不但汉族的经济文化在这里得以保持,而且这里也成了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交流的桥梁。在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尤其是凉州,是中国北部的文化中心,它对北魏的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西晋永嘉之乱,中原魏晋  相似文献   

11.
从战国时期开始,我国中原汉族与边境各族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与东北及北方胡人的关系上,尤其与匈奴族的关系较为紧张。 匈奴是公元前三世纪在大漠南北兴起的游牧民族,主要从事于畜牧业,由于畜牧业的发展与对自然的依赖性,就决定了它发展的脆弱,时兴时衰,有时需要将剩余畜产品输入中原,有时又需要中原地区农产品的供应。所以,匈奴单一的经济对中原地区存在一定的依存性。同时,匈奴在这个时期,正是氏族社会进入奴隶社会时期,奴隶主贵族阶级的本性决定了这个政权对内统治的残酷性及对外的掠夺性。为了掠夺财物和劳动力,他们经常发动对中原王国的战争,以满足其贪欲。因此,汉族统治者越是扼制和封锁两族的经济贸易和往来,这种掠夺的战争就往往加剧。  相似文献   

12.
青铜时代今贺兰山一带有“驳马”生存。生息于此的氏族或部落以“驳马”作为自己的图腾以及氏族或部落的名号 ,又将自己生息地的山脉名之为“驳马”山 ,音译汉记为“贺兰山”。对贺兰山驳马岩画的确定和驳马为某一氏族或部落图腾的确定 ,证明今贺兰山一带是匈奴族兴起的地区之一 ,而这一部落之名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活动在历史文献中的不同称谓 ,又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社会动荡和频繁迁徙的历史史实。  相似文献   

13.
韩勇 《鞍山社会科学》2004,(3):38-38,46
契丹族是中国北方一个重要而古老的民族,曾经建立过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少数民族政权——辽朝。辽朝雄居中国北方200多年,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从公元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辽朝至1125年天祚帝被金所灭,到明代契丹族便完全从中国历史上消失了。现在在云南滇西地区  相似文献   

14.
十六国北朝时期,伴随着少数民族纷纷南下建立不同政权,如何在汉文明地区加强其政权的执政合法性便成为统治者在意识形态的构建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本文即结合匈奴、鲜卑、氐、羌等少数民族的情况,探讨少数民族在祖源认同方面的变化,尤其是他们攀附华夏族祖先黄帝(或炎帝)的现象。这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意识形态建构与诠释的重要内容,也是先秦以来汉文明认同进程中的具体历史实践和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河西走廊草原广袤,牧草丰盛,亘古以来,牛马布野,畜牧业繁荣。 河西走廊的畜牧业早于农业。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1134——220年),河西地区由羌或戎羌杂居。秦及汉初,又有大小月氏,乌孙,匈奴诸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历来以畜牧业为生。秦汉以前,河西走廊的畜牧业已有相当规模。  相似文献   

16.
十六国时代河西的局势变化和文化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晋末年,司马氏政权内部矛盾重重,诸王兴兵作乱,酿成“八王之乱”的严重局面,王朝出现了倾覆的危机。接着,屯兵北部边境的匈奴、鲜卑族贵族乘机率军南下,先后烧掠洛阳、长安,史称永嘉、建兴之乱。西晋王朝在内乱外祸的接连打击下,终于灭亡了。北方土族纷纷渡江南下,在江左的司马氏王室被拥立上台,建立了东晋王朝。整个北方则处在战火弥漫、干戈不息的混乱局势下,匈奴、鲜卑、氐、羌、羯等少数族贵族和汉族人土先后称雄立国,建立过十六个割据政权,简称十六国。后来北魏政权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十六国割据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蒙古高原,自古即为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舞台。从战国以来,匈奴、东胡、柔然、突厥、回纥、契丹、女真、蒙古等各民族,曾在这里出没隐现,聚散离合,政权更迭,勃兴衰亡,演出了一幕幕威武壮观的史剧。 蒙古族的起源,正是同我国古代北方各民族的历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构成蒙古族的民族成份,也颇为复杂。长期以来,中外蒙古史学者对于蒙古族源问题,说法种种,争论未决。若加以综合归纳,其中有研究价值的主要是匈奴说、突厥说、吐蕃说、东胡说四种。现就这四种说法,分别述评于后。  相似文献   

18.
契丹乐舞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契丹人是公元五至十二世纪生活在我国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中国文化史上独具特色的契丹文化,公元907至1125年曾以契丹族为首建立起我国北方空前统一的政权契丹(后改辽)。契丹在大量接受汉文化的同时,还完整地保留了契丹本民族的文化体系。这在我国少  相似文献   

19.
萧映朝 《兰州学刊》2010,(11):200-204
西汉初年,由于河南地的失去,西汉政权被迫在漫长的国境线上面对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匈奴帝国的冲击,地缘压力巨大。而代北地区则成为屏蔽关中与控驭关东尤其是燕赵地区的一个结合部,且其当匈奴单于王庭,备受冲击,屡披战火。围绕着河南地失去后代北地区复杂的战略举措与地缘活动我们可以窥见汉初地缘政治更清晰的面貌。  相似文献   

20.
魏晋十六国北朝各民族政权竞争下的西北经济李清凌一、以世族地主所有制为核心的私家地主所有制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军阀林立,战乱空前严重。酉北地区三国属魏,酉晋短暂统一,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鲜卑、氏、羌、吐谷浑上层和汉族豪强地主,先后在秦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