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研究性学习的起源、内涵和特点,着重阐述了大学英语研究性学习实践的模式和流程,并作了积极的构想和探索。研究性学习改变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模式,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2.
正研究性课堂,是我校师生所一致倡导的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它改变了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了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的课堂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沉闷与束缚,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与创新精神。自然,教师的研究方式,也应该因为研究性课堂而转变。基于研究性课堂的研究,使教学研  相似文献   

3.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研究的一种开放性学习活动。历史研究性学习在实践中表现为课堂内和课堂外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作为推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随着高考对学生能力考察的增强,这种教学方式必然会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采用。  相似文献   

4.
文学形象的交流意义对于文学概论教学具有重要作用。从课堂教学环节来说,文学概论教学要求其课堂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从课堂教学的外延来说,文学概论教学要求解决理论与批评的脱节、文学理论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尴尬。文学形象的引入,为文学概论课堂建构了足够的间性空间,即交流空间、审美空间和批判空间,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基本途径和场域。其意义在于,横向来看,它创设了活泼的课堂情境;纵向来看,它起着传承审美文化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学数学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很有必要,大学数学研究性学习选题的需贯彻可研究性、可行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四个原则。根据《最优化理论》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两门课程特点,针对学生课堂学习和课后学习提出了两种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即课堂自主研究模式和课后课题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观念强调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要求在课堂上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展研究性教学,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适应社会发展。本文主要论述了研究性教学的涵义以及在开展研究性教学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并提出研究性教学的一般程序,对物理课堂研究性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形式批评与文化批评日益呈现出“合流”的趋势,构成了一种意在通过形式分析达到文化探视的“形式/文化学批评”。文化批评的兴起有其深广的社会语境与学术渊源。当代文学批评存在于一个变化与开放的世界中,为了适应和理解这种变化与开放,批评必然要从内部和外部寻求突破。在内部,批评的形式研究和内容研究、结构考察和文化分析形成了整合倾向。在外部,批评在努力突破自身的学科疆界和知识域限,通过学科与文化的双重跨越,谋求自身外延的扩张。跨学科、跨文化批评之路的选择,跟批评家对文学现代性及批评现代性的思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整合的模式有助于改变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  相似文献   

9.
文化批评作为文化研究的一个方面,既是对文学研究的发展,也是对文化研究的开拓。文化批评主要表现在文学的语境观和彰显文学的人文性和价值等方面。文化批评先驱诺斯洛普.弗莱和F.R.利维斯的批评思想都集中体现了这些主张。在经典文学以及文学教育方面,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在文化语境中观照文学、理解经典文学的作用并在大学教育中发挥文学的人文性等观点,推动了文化批评在当代文化研究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为了改变传统的灌输式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很有必要。而丰富多彩、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使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实施成为可能。实践证明,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研究性活动,充分词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并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适当地解决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知识障碍和文化障碍,增强了他们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对于提高教师的素质也有很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