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泰国留学生阅读有无词边界标记汉语文本的眼动数据说明:对泰国留学生来说,汉语词语比汉字更具有心理现实性,由插入字边界标记不能对阅读产生促进作用,可以推测泰国留学生阅读汉语时信息加工的基本单位是词;在汉语文本中插入词边界标记能大大提高泰国留学生的汉语阅读效率.建议今后对泰汉语初中级教材排版时,改变现有排版方式,在汉语文本中插入词界标.  相似文献   

2.
对外汉语的汉字教学法与词汇教学法一般是分开探讨的.但汉语的字和词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时字与词在语言单位上是重合的,字与词的这种特殊关系决定了字与词的教学不能截然分开,可以采用系联教学法将二者联系起来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语料库对比分析方法,从词块、词汇丰富度和词频广度3个参数分析了中国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写作词汇的使用特征。研究发现:与英语本族者和国际学习者相比,中国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写作语体呈现出口语化特征——主要表现在用词欠丰富,词长较短,过多使用高频词,词块运用数量较少,种类单一,过度使用第一人称单数代词语块,过分强化作者显现度。分析结果表明,关注词汇特征,加强词块教学应该成为英语写作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似文献   

4.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对现代汉字和汉语词汇使用现状的反映,是迄今为止语料量最大,词种数最多,发布单位最为权威的调查数据.这是一份反映了新闻语言真实面貌的言语词性质的词表.语文词是社会流通词语总汇中的主体,它有着高频性、高分布率、短小化的特点;从高频词身上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社会发展与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5.
英汉语重叠词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叠词是同形重复或叠合产生的词,是英汉语共有的语言现象.从英汉语重叠词对比研究中可以发现:汉语中的重叠词数量远远多于英语;汉语重叠词造词格式灵活多样,构成的词丰富多彩;汉语中许多重叠词与其基本词素词可构成同义关系,一个词素可以与其他词素重叠构成多个同义词,只是语体和感情色彩不同,而英语中这种现象几乎绝无仅有,重叠词的整体意义与构成成分在意义上一般是没有联系的.英汉语中重叠词尽管存在相同之处,然而在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差异,无论是在地位、形式、功能和作用上,两种语言都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变迁,各国语言发生了较大程度转变.以韩语的汉文词为例,不论从音韵还是从形式上都发生了一定程度变化,与汉语中所使用的汉文词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但是韩语和汉语中的汉文词在某种程度上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通过对两种语言中汉文词的分析比较,找出其中存在的差异,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韩语教学,可以避免中国入学习韩语时走弯路,大幅度提高韩语教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从词汇学的角度,比照不同时期出版的英汉语工具书,我们认为英语意译词对当代汉语新词新义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影响方式有以下五种:1.英语原词的词义在汉语中空缺,通过意译导致汉语产生新词;2.英文单词一词多义,用汉语对应词的中心义项翻译英语对应词的边缘义项,导致汉语对应词词义增加;3.英文单词增加新义,导致汉语对应词新义增加;4.英文同根异词性的词在翻译中对汉语词性词义发生影响;5.英语中近义词译成汉语,代之汉语对应词词义变化。而中外关系的加强与中外文化的发展,为意译词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源泉,促进了汉语新词新义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从语源、语音、语法、语义等方面,对六部汉英熟语词典和两个网站的232条汉语“猪”字熟语以及58条英语“猪”字熟语进行定量对比分析与定性描述发现,汉英“猪”字熟语异同如下:其一,来源具有相似性,但内容各具民族特色;其二,具有韵律性的特点,但韵律表现形式不同;其三,语法特点相似,表现形式不同;其四,汉语“猪”字熟语的贬义和褒义比例多于英语“猪”字熟语,但英语“猪”字熟语的中性义比汉语多.这对国际汉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汉语词汇各自的小系统和系统性与汉语文字各自的小系统和系统性之间,是有一定程度(而非完全彻底)对应关系的;探寻汉语词汇系统性与汉语文字系统性及其对应关系,具有多方面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有鉴于此,本文探讨了字与词的义类系统性、字与词的同源系统性和字与词的网络系统性.  相似文献   

10.
羌汉语言接触形成的一组同源汉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交往导致语言接触。在此过程中,语言相互吸收或输出成分。就吸收而言,非汉语词汇成分进入汉语以后,汉字一视同仁地加以记录;使用既久,其非汉语色彩消失,当中一部分便循着汉语词派生路径孳生同源词,汉字又对这些同源词记录,出现了语言底层并非汉语而文字层面有汉语特征的同源字。古汉语中,"卢"字有黑义,来源于古羌语。垆、栌、、、鸬等字秉承"卢"字音义,形成了一组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同源字。  相似文献   

11.
可能词汇经过实践检验可以转变成实际词汇,但是否所有的可能词汇都会成为实际词汇,一直是语言学家致力研究的问题.研究发现,一般能够转变成实际词汇的词经常都是实际中使用频率比较低的词,即低频词.可以认为低频词在英语构词中的能产率占有比较高的比例,低频词在构成英语新词中的能产性比较强,并且新词的产生及词法化,往往是从低频词开始的.  相似文献   

12.
语言总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中,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新词语。这些新词语在动态发展变化中呈现出复杂多变的语言现象。在搜集整理21世纪以来新词语表的基础上,与语言监测中的高频词语数据相结合,统计获得了2000—2020年间的173个高频新词语,通过对其进行动态观测、描写、分析,绘制了历时词频发展变化轨迹,探索高频新词语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3.
关于汉语多音节异形词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多音节异形词的形成有古音通假、古今字、繁简字、字形同化、词义演变等多种原因,异形词不同于异体字、同义词、方言词、外来词等,异形词的规范应采用从俗、义明、音准、从简、分化、兼顾等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此前对人类自然语言中词类分布的研究显示,不同语言中名词所占比例相对固定。德语中名词所占比例是否也符合这一普遍规律?通过对三个大型德语语料库进行研究发现:首先,德语书面语中的名词占比约为38%,尽管德语复合名词比例高、名词化结构多,但其名词占比同英语以及其他语言中的名词占比大致相当,从而进一步证实了人类自然语言中名词占比具有普遍规律这一结论;其次,不同文体中名词及其各子类的占比有所差异,而这一差异由文体特征决定,并且具有跨语言的相似性;最后,时间因素与文体类型均对名词各个子类占比有显著影响,但名词总体占比未受二者影响。综上,可以进一步证实名词分布是人类语言的不变量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5.
汉字字族探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同源词”和“同族词”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是,从文字学的角度研究汉字字族,从字族的角度研究汉字学,却是汉字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同族字”就是记录汉语同族词而且必须具有共同文字发生源的系列汉字,它是在认识、语言(词汇)、文字三者的互动中寻求文字与语言的相对动态平衡而产生的,是汉字通过内部孳乳以适应漠语词汇的“同源派生”而形成的。研究汉字字族的形成及其分布状态,有利于在汉字发展变化的动态中进一步认识汉字,把握汉字,进而探索汉字发展的内部规律。但是,汉字字族的研究必须要有时间和层次的观念,必须进行穷尽性的定量分析研究,切不可只是根据立论的需要而随意罗列、挑选几个或个别有利的材料来证说一种观点。  相似文献   

16.
《长阿含经》是研究东晋时期汉语现象的重要语料.共有47组同素异序双音词.从语法分布看,动词最多,有24组;从词义分布看,意义完全相同的占绝大所数,有34组;从发展变化看,现代汉语中只保留了一种词形占一半以上,达25组;从历时分析看,多为共时产生,有31组.  相似文献   

17.
韩国汉字及俗字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自汉末传入朝鲜半岛,直至19世纪末,一直是朝鲜半岛官方使用的正式文字。俗字是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汉字产生发展传播过程的始终,而韩国俗字亦是汉字在发展传播过程中产生的重要变异形体之一。通过对韩国汉字及俗字研究现状的介绍,可知其在整理及研究方面存在着四个问题:缺乏对韩国历史汉字和俗字材料的系统整理;当前韩国汉字及俗字研究存在着不平衡性;缺乏在文字学理论基础之上对汉字域外传播途径及规律的探讨;缺乏对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充分运用。这些问题的梳理,将会为当前的韩国汉字研究和域外汉字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汉字的思维深刻地影响了诗歌语言的思维特征,使诗歌重象及象中之意,并借重语言获得深厚的韵味。而汉字一旦成为诗歌的语词,便受诗歌艺术性的制约而具有灵动的变化、无限的发明性和生长性,演绎出无穷的诗意。其组合形式的多样,显示出语词的弹性和张力,导致诗歌意蕴的不同,并使诗歌的语言在转化和链接中,诗美得以增殖。  相似文献   

19.
汉字多义词的比例非常大,其多义性给掌握词义造成了困难。多义词诸多义项间关系如何梳理,如何追本溯源是掌握汉字的重点、难点。其中,本义是源,引申义是流,义项间具有演化派生关系,因此抓住本义是理解和掌握多义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佛经翻译利用并激活了汉语固有的四字格模式,使其构词能力大大加强,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汉语四字格的蓬勃发展。首先,佛经翻译的影响是汉语双音化在魏晋时期步伐加快的重要动因,由此导致了多种构词法的增长和完善;其次,佛经翻译对新文体及与之相适应的四字句的选用,促成了汉语四字格独特的2+2节奏倾向的形成;再次,佛经翻译的口语化倾向影响到各种通俗文学体裁,尤其与后代白话小说中大量出现的四字格俗语有关;最后,源于佛教的四字格成语占了汉语史上外来成语的最高比例,它们与汉语成语融会在一起,成为汉语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