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3):89-95
在角色扩张理论与资源守恒理论的基础上,以241名公司员工作为被试对象,探究了工作-家庭增益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工作-家庭增益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性影响,而核心自我评价在其中起调节作用,当核心自我评价较高时,工作-家庭增益对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的影响;而核心自我评价较低时,工作-家庭增益对主观幸福感的正性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因子及其增进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幸福感是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人格作为其最强有力的预测源,具有重要的指向标作用。在分析大学生幸福感缺失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指出了大学生培养幸福感的主要路径:完善自我意识;善于调节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正确应对挫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幸福感体验的影响因素及其提升路径。方法用自编问卷调查了314名广州青少年的幸福认知。结果青少年自主幸福感处于中等偏高水平;青少年自主幸福感体验有性别显著差异;父母职业对青少年自主幸福感体验有明显影响;家庭成员构成对青少年自主幸福感体验有一定影响;不同成长环境的青少年自主幸福感体验有显著差异;青少年自主幸福感的体验和内涵来自于家庭和亲情。 相似文献
4.
以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分析的方式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家庭冲突和社会支持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考察了社会支持对农民工幸福感的调节作用。通过层次回归以及调节效度检验发现:(1)工作-家庭冲突中WIF时间冲突、FIW压力冲突以及WIF行为冲突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负影响;(2)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影响;(3)通过回归分析也证明了社会支持可以调节工作-家庭冲突三维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指出通过企业帮助、政府支持及农民工自身调解可以缓解工作-家庭冲突矛盾。 相似文献
5.
<正>一、招募来源Newman&HODgetts(1998)将人才供给的来源分为内部及外部来源两部分。所谓内部来源是指组织内部升迁或员工调职,做法包括:公告职缺讯息、要求主管推荐合适人选,以及成立内部招募委员会。而外部来源是指聘雇组织外部人员的方 相似文献
6.
职业分割是社会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与工作-家庭冲突有密切联系。文章在回顾工作-家庭冲突现有理论的基础上,采取整合视角探究了职业分割对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构建了配偶支持、父母支持、职业分割和工作-家庭冲突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在非国有部门工作的个体,在国有部门工作的个体工作-家庭冲突水平更低;管理职级对工作-家庭冲突有显著正向影响;相比低水平的配偶支持与父母支持,在高水平的配偶支持与父母支持下,在国有部门工作的个体工作-家庭冲突水平更低;配偶支持与父母支持削弱了管理职级对工作-家庭冲突的正向影响。文章剖析了不同职业分割维度下个体的工作-家庭冲突问题,并增加了中国情境的解释视角,为个体与组织缓解工作-家庭冲突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7.
影响员工满意感的工作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赫兹伯格(Herzberg)的双因素和哈克曼(Hackman)的工作特征理论,运用方差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等统计方法,对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有关作业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得出影响员工工作满意感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还对中国国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变革和工作再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8.
以393位潜在女性创业者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 22.0软件及Process 2.16插件实证检验并比较了家庭需求及家庭资源对女性创业意愿的推动和拉动作用。研究发现:(1)家庭生活会通过需求和资源两个方面正向促进女性创业意愿的产生;(2)家庭需求和家庭资源通过由边界属性(家庭弹性意愿/边界渗透性)到工作-家庭关系(冲突/增益)的链式中介作用分别对女性创业意愿产生推力和拉力;(3)目前,我国女性创业意愿受家庭资源的“拉力”作用影响较大,表明我国女性的创业活动已由被动的兼顾家庭需要型转变为主动的家庭资源驱动型。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教师良好的工作状态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师福祉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幼儿园教师的恢复体验类型及其工作状态,采用恢复体验量表、情绪耗竭量表、工作幸福感量表和离职倾向量表对1013名幼儿园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幼儿园教师的恢复体验可以划分为心力交瘁型(12%)、身不由己型(33%)、有劳有逸型(40%)和反劳为逸型(15%);幼儿园管理者、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公办园教师在心力交瘁型和身不由己型占比较高;不同恢复体验类型的情绪耗竭、工作幸福感和离职倾向存在差异。为改善幼儿园教师工作状态,建议教师采取多种策略来进行恢复心理资源,幼儿园根据不同类型特点改善幼儿园教师的恢复体验,探索增强教师队伍幸福感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赵杰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23,(2):39-45
对教师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元分析发现,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且对教师的情绪衰竭影响程度最高。不同文献来源、文献发表时间和被试性别对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各维度之间的关系不具有调节效应,不同样本来源的教师群体对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关系的调节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1.
首次研究了轮流决策模式,并将其与个人决策进行了对比,目的是研究风险情况对于个人风险决策和两人风险决策的差异性及影响因素.通过仿真气球实验(BART)将感觉寻求与情感体验相结合,对个人决策与轮流决策风险偏好、情感体验差异以及不同人格特质对风险偏好的影响分别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轮流决策相对于个人决策可以明显降低风险.同时,轮流决策会给被试带来更强的控制感、成就感和喜悦感,较低的后悔程度.两个高感觉寻求被试组合和两个低感觉寻求被试的组合风险状况无显著差异,一个高感觉寻求和一个低感觉寻求被试的组合的风险状况显著低于两个低感觉寻求被试组合和两个高感觉寻求被试组合.研究结论对两人决策现有研究进行了有力补充.为企业进行组织架构设计、管理人员选择与搭配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苏北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消费时代的到来,休闲主义与实用美学的广为流行,改变了传统的旅游审美观念,旅游审美趋于世俗化、符号化,旅游审美过程变成了旅游者参与快乐、体验休闲的消费过程.应该说这是旅游审美的解放,也是旅游审美的异化,它导致了自然和人文两种生态危机的同时出现.过度的旅游消费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带来了旅游审美的重重危机,促发人们对消费主义和庸俗美学的思考,于反思中澄明,促使人们的旅游审美观念回归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审美上来.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大五人格问卷(BFI)和自编调查问卷对217名狱中男性青少年犯和263名在校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男性青少年犯大五人格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提供理论依据。调查发现青少年犯与正常同龄男生在宜人性、责任心、神经质和开放性等四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宜人性与开放性在区分青少年犯与正常同龄男生有一定的鉴别力;家庭关系、父母是否离异、农村或城市户口、有无恋爱经历、上网频率、小时候父母是否在家、入监前生活状态等因素影响青少年宜人性人格因子的形成;家庭关系、上网频率等因素影响青少年开放性人格因子形成。本研究表明宜人性与开放性对青少年犯罪有一定预测力;家庭诸多因素对青少年犯罪人格特征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作为模拟团队活动,无领导小组讨论在我国招聘选拔活动中正在逐步推广,然而个人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绩效的影响因素还缺乏关注。基于对124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21组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数据分析表明,性格、价值观和团队经验对无领导小组讨论个人绩效的影响作用较大。结果显示,外向性、水平个人主义与无领导小组讨论个人绩效成倒L关系,神经质和水平集体主义与无领导小组讨论个人绩效分别成倒U型和负相关关系。团队经验有显著的积极调节作用,在丰富的团队经验下,外向型和开放性性格对无领导小组讨论个人绩效有更强的积极作用,而垂直个人主义对无领导小组讨论个人绩效的消极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5.
王宝森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6):534-538
采用卡特尔教授编制的16PF人格测量量表,对86名研究生、95名本科生的16种人格特质因素及8种次级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研究生和本科生在乐群性、稳定性、有恒性、幻想性、实验性、自律性方面得分处于低分范围,在持强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忧虑性、独立性、紧张性方面得分处于中等范围,在聪颖性、世故性方面得分处于高分范围,且在乐群性、兴奋性、独立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生和本科生在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创造能力个性因素方面得分高于标准分平均值,在适应与焦虑性、内向与外向性、怯懦与果断性、专业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个性因素上得分低于标准分平均值,且在怯懦与果断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6.
王燕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5):19-21
警察工作应激一直是警察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从个体归因角度出发,探讨了警察工作应激的应对方式差异,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7.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6)
对体育学院各专业学生进行人格评估以完善和调整体育专业大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EPQ作为工具对体科院不同专业学生进行调查,调查收集数据录入SPSS20.0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本校体育大学生比常模人群更外向,情绪稳定性较差,心理整合性适中.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外向程度最低,情绪稳定性最差,精神失调倾向最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精神整合性最高;社会体育-潜水专业学生社会化程度最高.男性学生在E、N人格维度高于常模;女性在E维度高于常模.专业对性别的交互作用表现在对E维度较显著.体育大学生的专业、性别因素交互影响其人格特质,大学体育课程设置应该既注重因材施教,也要注重完善人格,以促进体育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对人格特征与金钱态度及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可以考察金钱态度是否能够中介人格特征的作用。采用金钱态度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397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人格特征对总体幸福感的回归系数显著,加入金钱态度后,人格特征对幸福感的预测作用仍然显著,金钱态度中只有维持—保留和不信任两个指标对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因此,人格特征能够预测总体幸福感和金钱态度,而人格特征对总体幸福感的预测作用,会部分的被金钱态度所中介。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为了解天水监狱在押男犯的人格特征,为犯罪行为的预测和矫正提供心理学依据,采用<中国罪犯心理测试个性分测验>(COPA-PI)对天水监狱在押男犯320人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押男犯在内外倾、情绪稳定性、同众性、报复性、信任感、同情心、心理变态倾向7个因子上均与全国男性罪犯常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的文化水平影响COPA-PI得分,且受教育程度越高,其人格越稳定,不易偏离正常. 相似文献
20.
黄上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3):105-106,118
人格障碍是近年来心理学界的研究热点,人格障碍与童年期经历的关系是主要的研究取向之一,通过概括人格障碍的定义和分类方法,总结了主要测量工具,综述了人格障碍与父母教养方式、依恋、虐待的相关研究等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对人格障碍与童年期经历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