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以我党近年提出来的"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为纲领,从卡尔·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实践人道主义"哲学的高度,讨论了"以人为本"的哲学本性.同时批判了以"拜物主义"为"教义"的"以物为本"的历史观,揭露了这种历史观对当下我国的社会发展的极其严重的危害.文章充分肯定了卡尔·马克思的"以人为本"的"实践人本主义"对我国和人类的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进而呼吁"马克思不能丢".  相似文献   

2.
国内长期以来形成的把“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主义历史观”当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或说成是马克思学说的哲学灵魂,这其实是对马克思学说的误解。所谓“历史唯物主义”根本不是马克思的哲学理想,也不是社会历史的普遍规律的理论即“历史哲学”。它仅仅是揭示“史前社会”人被“物化”方面的事实之科学方法,主要是研究资本剥削所形成的总的科学观点,根本就不是哲学。马克思的哲学理想只能是“以人为本”的“实践人道主义”和“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3.
从对马克思唯物史观与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关于“以人为本”的比较分析说明,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是马克思和西方人本主义对“以人为本”的共同回答,但二者因对“人”的理解的不同又存在着本质差别。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应坚持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为指导,而最根本的是把具体的、现实的人作为“本”。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并非西方人道主义哲学的专利,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更非“敌视人的哲学”———经济唯物主义或“人学的空场”。考察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就可以发现,马克思扬弃了西方传统人道主义哲学中以抽象人来解释和评价历史的人性论原则,建构起了以实践的人和人的活动来解释和评价历史的唯物主义原则与社会主义观念。唯物史观把“以人为本”当作必须在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中加以践行和实现的原则,而不是将人的发展停留于纯粹意识形态的抽象建构。  相似文献   

5.
斯大林对马克思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是一次"全面修正",而时下国内"马哲"界许多著名学者对马克思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又是一次"根本性误读"."卡尔哲学"绝对不是任何形态的"唯物主义",而只能是"实践人道主义"和"实践唯心主义",是不同形态的"人道主义"哲学理想的交换和发展.其"人道主义"的心路历程是:"自我意识的自由人道主义"、"社会批判的自由人道主义"、"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出发的人类解放的人道主义"、"积极的彻底的完成了的实践人道主义"、"社会化了的人类的人道主义"、"个性的个人的人道主义"、"每一个人自由发展的人道主义"、"在每个人自由发展基础上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人道主义"、"自由个性的人道主义"、"自由王国的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6.
论"以人为本"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历史逻辑一致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到科学发展观倡导的“以人为本”,这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发展逻辑。本文从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理论依据、核心理念入手,阐述了“以人为本”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由此可以得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也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最高命题的逻辑要求。  相似文献   

7.
将马克思《巴黎手稿》中的“实践的人道主义”与马克思后来的所谓“历史唯物主义”绝然对立起来,将马克思的历史观判定为“哲学反人道主义”和“理论反人道主义”,将“历史是没有主体的过程”的反人道主义的观点强加给马克思,将马克思的人道主义视为非科学的“意识形态”,在历史观理论中完全排斥,这是L·阿尔都塞对马克思哲学的全面性裂解和根本性的曲解。因此,为了捍卫马克思哲学的神圣权威,有必要阐明马克思对作为目的的人的概念、人的本质、历史主体及自由等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历史观包含人道主义,因为从实践和主体出发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在对人的研究的基本思路上、对实现人的解放或自由发展的路径上、建立理想社会的依靠力量上,与其他各种人道主义有根本的区别。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与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关系重大,它表明不能用阶级斗争的观点、抽象人道主义的观点和单纯经济的观点来理解社会主义,而应当把“以人为本”或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与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哲学层面的“以人为本”是对中世纪神本主义的反动,是贬斥神性张扬人性;社会发展理念的“以人为本”是对当代物本主义的社会发展模式的反动,是拒绝物本回归人本,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对“神本”的超越意味着理性的胜利,而理性的片面化则导致“物本”。“以人为本”的最终含义是实现马克思说的“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哲学和他者哲学提供了两种不同的“人的本质”概念,代表他们理解人的本质的两种不同方式。他者哲学的代表人物拉康从镜像理论出发,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人只是“Homo loquens”——会说话的人。而实际上,人不仅是言语的整体,也是其他各种社会实践的整体。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概念关注现实存在的方式,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的当代阐释。它把人放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强调人是社会的主体,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目标。它并不是向西方人本主义的回复,与人本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试论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它是马克思恩格斯毕生追求的最高理想和最终价值目标,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和他们之后的各具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当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和基本精神。其科学内涵包括:人的智能素质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和人的个性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从最终价值的层面上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本质就是追求和实现一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从评价标准的角度讲,它是共产党人衡量任何一种理论创新、实践活动以及工作得失的最终标准和价值尺度。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最高命题,对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本质,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必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必然经历一个民族化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社会理想从我国古代社会到我国近代社会的各个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马克思主义最终奋斗目标--共产主义社会,与中国的这种"大同"社会理想有着不谋而合的契合性,这种契合性最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14.
凤蝶  梁悦凤 《宿州学院学报》2005,20(1):11-12,22
在西方传统哲学的历史长河中人的主体性被长久遗失,而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人的主体性复归于人,揭示 了人类与自然、社会关系中的主体能动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5.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三个向度体现出了对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因为“民胞物与”是其基本态度;“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是贯穿其始终的主线;赞天地之化育是其归属。加强对其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汲取我国优秀的传统哲学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该文从哲学的高度特别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有意识地对发展、创新及其本质和规律进行思考。创新和发展是一对辩证统一的范畴,都是马克思主义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本质规律的科学总结、概括,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效方式与手段;创新是发展的源泉、动力和现实需要,发展是创新的路向、目标和最终归宿;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是研究创新问题的理论基石,同时,创新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核心体现。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理论表达,是整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范畴,其根本问题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问题,其价值取向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些基本原理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中。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中,应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人的本质的科学理解的思想形成历程来把握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的。马克思从实际活动的人出发,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在人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并且由生产力来决定。人的本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人的本质的发展过程和社会发展过程具有一致性,这就是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发展规律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萨特的戏剧是他哲学思想的图解和具体化。他在戏剧《魔鬼与上帝》中阐述了其存在主义自由观。萨特自由哲学的核心是“自由先于本质”,他认为人实际上原来是个无,什么部不是,等到后来才把自己塑造成了想成为的那种人,因此人注定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类存在的本质。实现自由的途径是人的自由选择,人应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并通过行动担负起选择的责任。人类由于选择时无据可依陷入困惑,在虚空中孤独挣扎,终身为从自在自由过渡到自为自由而奋斗。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与民族边疆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科学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马、恩对“统治”、“支配”自然的问题提出了最深刻见解 :“统治”自然的任务应是“控制”人的欲望的非理性和破坏性 ,不让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人类本身 ;人对自然的“支配”只意味着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有意识的“控制” ,是以对自然的尊重、爱护为前提的利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民族边疆地区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地区 ,处于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交替的不发达状态。建设生态文明 ,发挥后发优势 ,能够突破“先污染、后治理”的被动发展模式 ,实现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跨越式发展。民族边疆地区的生态环境既是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态屏障 ,又是该地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物质保证 ,对这一地区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具有关键的意义。生态文明理念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其培育工作必须从基础抓起、从基层抓起。领导干部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努力发展作为先进生产力的生态产业 ,对实现民族边疆地区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