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2 毫秒
1.
东北林区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统配木材产量接近全国的一半。因此,搞好东北林区木材价格改革,对我国林业和森林工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东北林区大部分是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多为天然原始森林。在国有林区内,木材基本实行计划价格。这些由天然林生产的木材,其价格结构极不合理。现行木材价格结构既没有考虑森林的立木价格,也没有全面反映木材价格诸要素的变化。由此导致东北国有林区的木材价格结构不仅低于其他生产资料价格,而且低于国内其他林区的木材价格,使木材供求关系不平衡。笔者通过对东北部分林区木材价格的考察,认为东北林区的木材价格必须从根本上加以改革,以推动林业和森林工业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替代产业的研究依据及选择原则黑龙江省是资源大省,也是资源产业大省。有一大油田;大庆油田是世界特大油田之一,产量占全国40%,已连续20年稳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有两大林区:大、小兴安岭是全国最大的林区,森林面积、木材蓄积量、森林覆盖率均居全国第一位,是全国最大的木材和森工产品生产基地,累计生产木材占全国总产量的1/3,调出量占全国40%。四大煤矿: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这四个年产超过1000万吨的特大型煤矿,具有8000万吨的原煤生产能力,累计产煤居全国第三位,主焦煤产量占东北地区70%。黑龙江省的资源产业…  相似文献   

3.
秦岭林区立地条件较差,地形复杂,河谷深切,迂回曲折,生态环境脆弱,经营管护难度较大。笔者结合自己近30年林区森林资源管护实践经验,对秦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如何做好森林分类经营及各类资源管理提出了独到见解,为陕西秦岭林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木材,是经济建设利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资。它的使用范围广,需要量大。由于林木资源少,生产周期长,长期以来,供需矛盾突出,且日趋尖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对森林资源使用不合理,浪费严重,利用率低是一个主要方面。今后若干年内,木材生产不可能有大的增长,大力提高木材利用率,是解决木材不足的重要措施。本文就如何提高我区木材加工、综合利用水平方面的问题,提出几点粗浅看法。建国以来,我区林业建设是有成绩的。据1977年至1980年全区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统计,1980年全区共有森林面积7,840万亩,蓄积量26,588万立方米,其中用材林面积为5,580万亩,蓄积量17,438万立方米。森林覆被率为22.1%。34年来,为国家提供商品材3,344万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 ,甘孜州林区按照国家计划进行了开发利用 ,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从19 5 8年较大规模开发起 ,累计生产木材 2 2 3 7万立方米 ,累计上交国家和省的统配材 13 68万立方米 ,按自销材和统配材每立方米 15 0元的差价计算 ,甘孜州林业对国家的直接贡献就达 2 0多亿元 (同期 ,国家对甘孜州林区的投入只有 1 4亿元 )。林区开发促进了甘孜州民族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但是 ,这种大规模的开发 ,也使甘孜州天然林资源逐步枯竭 ,植被遭受严重破坏 ,森林涵养水源、防风、固土能力大大降低 ,水土流失加剧 ,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 ,给甘孜州经济…  相似文献   

6.
“天保工程”的实施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给长江上游林区经济社会各方面带来重大影响。在“天保工程”实施过程中 ,长江上游林区结构调整与发展应以绿山富民为目标 ,从林区实际出发 ,借助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 ,以实施“生态资源主导型”发展战略为突破口 ,调整林区产业产品结构、企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和城乡布局结构 ,抓好林区各种生态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促进林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贵州林业工作的经济效果究竟如何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省林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造林保存面积一千多万亩,建了八十七个国营林场,三千多个社队林场,生产商品木材一千七百多万立米、楠竹一千七百万根,完成森工基建投资一亿三千万元,为国家积累资金七亿元,修建林区公路六千一百多公里。但是回顾贵州林业发展的曲折的历程,经济效益究竟如何?总的结论是:人力、物力、财力消耗不少,但林业经济效果不好。请看以下几个主要数据: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是:1、天然林保护工程。包括三个层次:全面停止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采伐;大幅度调减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木材产量;由地方负责保护好其它地区的天然林。工程计划调减木材产量1991万立方米,管护森林14.15亿亩,分流安置富余职工74万人。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森林资源比较丰富。有林地面积六百零八万公顷,森林总蓄积七亿一千一百万立米。木材产量(原木)仅次于黑龙江省,居全国第二位。是发展吉林省经济的一大优势。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走了一条以原木生产为中心的路子,从眼前利益出发,只要大木头,不要森林,重采轻育,重原木生产,轻综合利用,结果注重发挥了木材生产的优势,却忽视了森林资源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以木材生产为主的国有森林资源管理体制,不仅导致森林资源严重的过量采伐,也使森林的生态系统功能逐步退化,并已严重影响到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的可持续发展.改革现行国有森林资源管理体制, 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也是深化重点国有林区经济体制改革、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森林过量砍伐,资源严重下降,以采伐林木、经营木材为主要内容的森工企业正在困境中挣扎,已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林业工作者的密切关注。改变森工企业的经营机制,走出困境,是当前林业经济有待解决的迫切问题。下面就昭平森工企业的实际,对木材经营存在的弊端和如何解决,谈点个人的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12.
林业资源综合开发是振兴林区经济、加速林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三明是我国南方和福建省的重要林区之一,本文拟对其开发策略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贵州山区,自然条件优越,宜林宜牧,能够建成既能独立存在、又能支援全国的强大林业基地。为实现这个战略决策,本文试作初步探索,以就教于广大读者。一、新的起点贵州是祖国南方的集体林区之一,林业用地有13,394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0.6%。经过三十五年的建设,林业生产已经初具规模,森林覆盖率达14.5%。在营林方面,全省人工造林保存面积约有1,100万亩。其中:国营林场经营面积651万亩,成林332万亩,蓄积742万立米;社队办林场经营面积863万亩,成林414万亩。森林工业方面,初步建立起采运、木材加工、林产化学工业体系。到一九八三年共生产商品材1,884万立米,修建林区公路6,100多公里,上交税利3.35亿元。这些成就,为开创林业建设新局面打下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作为家具或室内装饰用的木材,应有以下基本性能:重量适中,材质结构细致,材色悦目,纹理美观;弯曲性能良好,胀缩性小;易于加工,切削性能良好;着色、胶接、油漆性能好等。以下介绍几种常用木材的性能特征: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农村能源年消耗量占全省能源消费的50%左右,同时在农村能源消费方面又面临林区薪柴和农村秸秆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如何有效改善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效用函数,研究黑龙江省能源资源禀赋、农村能源政策及农民收入水平三个方面对农村能源消费影响机理,分析了林区、农村和农垦总局在农村能源消费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黑龙江省农村能源建设应综合考虑区域能源资源禀赋、农村能源政策、农民收入水平等因素,提升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可持续性;同时要发挥市场对农村能源的配置作用,政策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市场环境和市场主体意愿,重视农民收入水平对农村能源消费的影响,适当给予农户补贴.  相似文献   

16.
基于供求约束的集体林权弱市场化流转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林权适度规模流转是实现资源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的必要手段.当前福建集体林区林权流转呈弱市场化态势,不利于林业资源的优化利用.文中基于供给与需求视角深入探讨林权流转弱市场化的主要障碍,并提出破解流转弱市场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14到15世纪时期,英国人口稀少,地表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森林中的树木提供了建筑、取暖的材料.15世纪末,英国人口急剧增长,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加上冶铁业和农业技术的的革新,导致木材的使用量增加,森林不断消退使得木材资源急剧短缺,产生木材危机.为解决这一危机,英国政府和人民积极寻找其他东西替代木材,此时煤炭显示了其重要性,它不但在木材危机时拯救了英国,还一举把英国推上了世界工业霸主的位置,为其创造了巨大的价值.本文将试着分析煤炭成为主要能源对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西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自治区是以藏族为主体的自治区,除了占95%以上的藏族外,还有门巴族、塔巴族、楼人和夏尔巴人等少数民族。他们主要生活在草原牧区、山区林区,从事着畜牧业和农业。由于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和经济基础等因素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在西藏,尤其是偏远的农牧区、山区林区仍处在经济滞后状态。经济的滞后又严重阻碍了外来体育的引进和发展。在经济滞后状态得到有效地缓解和改善之前,西藏的体育如何发展,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如何在西藏的农牧区、林区及山区实施,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拟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和调查,…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发生在南太平洋地区主要是所罗门群岛的、作者所谓“浓缩的全球化”。作者对马洛沃泻湖这样的生物多样性热点有过长期的民族学田野工作经验 ,他据此分析了 1990年代出现的各色各样地方 /全球遭遇的复杂性 ,这其中涉及拥有资源的原住村民、跨国木材及矿业公司以及非政府组织发起的保护主义活动。作者着重研究了对马洛沃泻湖雨林的争夺。一方面是亚洲的木材公司要赶紧开发巨大的木材资源 ,另一方面是西方的非政府组织(以及政府机构 )要以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名义保护森林。根据国家支持的习惯法而拥有森林的村民则依违其间 ,为村庄自身的利益强调独立性。这种后殖民遭遇充满了各方对彼此道德和政治考虑的拿不准、不理解。缺乏互相了解并不妨碍实际的合作 ,诸如短期木材生意以及“基于社群的保护项目”。在这些被原住民概念重新解释的项目中 ,不同的愿望像是要合流———不过是表面上。  相似文献   

20.
强化木地板与普通木地板不同,它是将木材粉碎加工压制而成,改变了一般企口木地板的制作工艺,提高了木地板的强韧性、外观平整性和尺寸稳定性,解决了木材变形的外界问题,在耐磨、阻燃、防潮、色差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它无需上漆打蜡和安装龙骨,无需保养,既保持了木地板的天然木感,又具有地砖、大理石的坚硬,由于其都带衬垫,还有地毯的柔软舒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