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胥吏与贱民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作为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的奴隶社会时期,是一件大可商榷之事.但中国历史上有奴隶制存在,则是不可否认的.有奴隶存在并不一定构成奴隶社会.奴隶社会是以奴隶制为主要生产方式,在这一点上史家始终未能举出令人信服的确切证据.  相似文献   

2.
“古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的补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读了杨向奎先生的“古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这篇短文,觉得他所提出的问题,都是中国古史分期问题中的关键性的问题,必须把这几个问题徹底解决,才能使中国古史分期问题得出最后的结论。我个人有些補充的意见,叙述如下: (1)“古代东方史”是奴隶制和封建制结合的历史,我完全同意这一结论。但是在这些古代东方各国中,一样也有奴隶制时代和封建制时代,——当奴隶制关系占主导地位的时候,就是奴隶社会;当对建制关系占主导地位的时候,就是封建社会。要在古代东方各国的历史中,划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界限,确是很困难的,只有两河流域的历史,由於有比较完整、比较成体系的社会经济史料,——如一系列的法典和契约、表报、信函等文  相似文献   

3.
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史学界曾围绕中国文明社会初始阶段的社会性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时众说纷纭,卓见叠出。或言“亚细亚生产方式”,或言“家长宗法社会”,或言“奴隶制社会”,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奴隶社会论者们的宣传下,“奴隶社会”说影响越来越大,充斥各种教科书和学术著作,成为“显学”。然而这一学说是否符合中国历史实际?是否如实地反映了中国历史特点?人们却不太注意过问。笔者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和研究多年,对这一学说多存疑义,今将自己的存疑写出来,特与中国  相似文献   

4.
管理思想古今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管理思想的历史起源 管理思想在东西方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探究其起源有必要首先对比一下东西方的社会发展历史。 中国作为东方的文明古国,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这里就不再赘言。简而言之: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作为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奴隶社会的开始,商鞅变法(公元前359年)标志着中国由奴隶社会进入到封建社会,19世纪70年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就西方文明而言: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开始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圈地运动(15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40…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在奴隶社会土地制度问题上,我国史学界流行着一种观点,即“东方自始至终公有,西方自阶级社会之始就私有”,直到目前,这种传统观点仍占据统治地位。东、西方奴隶社会前期的土地制度果真是按照两条道路发展的吗?一九七九年出版的《世界上古史纲》(上册),把希腊、罗马城邦共和时期的“城邦所有制”,解释为一种由公有制向私有制过渡的中间阶段的所有制。这无疑为我们探索奴隶社会前期的土地制度提供了新的启示。我们认为,在奴隶社会前期(奴隶制大帝国建立前),无论东方(包括中国),还是西方的土地制度,都处于由公有制向私有制转变的“中间阶段”,都属于“农村公社所有制”。它既不同于原始社会的那种氏族公社“共同耕种、共同消费”的公有制,也不同于奴隶社会后期(奴隶制大帝国时期)的具有“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的私有制,而是“集体所有、个人占有”的过渡阶段的所有制。  相似文献   

6.
现在流行着一种模式: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要由“家长奴隶制”发展到“古代劳动奴隶制”。詹子庆在《试论我国奴隶社会的特征和向封建制度过渡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和印度历史上的奴隶制──与“扶南封建论”者讨论陈显泗“扶南封建论”者不仅抹煞扶南奴隶制的存在,而且还把这一主张扩大到整个东南亚,乃至印度,认为他们都是从原始社会直接进人封建社会,没有经历过奴隶社会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在他作出这个结论时显得十分肯...  相似文献   

8.
西周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多年来学术界有很大争论。由于文献不足、理解各异,一时还难作出定论。最近,在党的“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引下,这个问题又被重新提起。我从经济史研究角度提出的初步看法是:西周总的说来不能算作封建社会,而应属于奴隶社会的范围,西周初期在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农业中,奴隶制的生产关系是占主导地位的;但后来在奴隶社会里逐渐产生了封建制的萌芽,到西周末期封建制的生产关系已有相当的发展。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中国的世界史研究(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西欧中世纪史研究中一些重要问题的进展1.西欧封建化的争论关于西欧封建化的争论开始于50、60年代,但集中在80年代初。1980年,胡玉堂发表《西欧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中的几个问题》(《历史研究》1980年第1期),争论就围绕着该文提出的几个观点而展开: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中是否只有奴隶起义,不存在奴隶革命;罗马帝国晚期的隶农制是否非奴隶制的对立因素、非先进生产分工的代表;这一过渡的决定性力量是不是蛮族的征服。持异议者有代表性的文章是程纯、沈敏华的《试论西欧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相似文献   

10.
元代的奴隶买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自从脱离奴隶制度进行到封建制度以后,奴隶制的残余仍然延续很长时期,几乎与封建制社会的历史相始终,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也是历史研究工作者应该研究和应该解决的问题。 元朝一百年左右的期间里,奴隶使用极为盛行,超过了我国封建时代任何一个王朝,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特殊规律中一个特殊的方面,这更是历史研究工作者特别是蒙古史研究工作者应该研究的问题。 原始氏族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之后,“劳动力获得了价值”“吸收新的劳动力成为人们向往的事情了。”奴隶的买卖,正是这种劳动力获得了价值的重要标志。所以,笔者从这个问题入手,来研究元代的奴隶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 中国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历史分期问题,到现在没有获得一致的意见。汉代的社会究竟是那种性质,中外史学界还在争论着。郭沫若先生是主张汉代是封建社会的学者之一,在他所著的“奴隶制时代”已明确指出。去年十二月六日在人民日报发表了“汉代政权严重打击奴隶主”一文,认为汉代对工商业者的打击是建立在封建所有制的基础上的政权要消灭奴隶制的残余的措施,所以汉代不是奴隶社会,而是封建社会。日知先生也于本年二月廿五日在人民日报发表“从重农抑商的传统谈到汉代政权的  相似文献   

12.
商代是奴隶社会,已为史学界大多数学者所主张、研究、论述。但是关于奴隶制的类型还没有定论,由于受史料限制,研究课题多偏重于其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方面。近年来论述商代社会的族落组织较多,这是一个新的开拓。目前对于族落组织的发展程度及其作用,认识很不一致;而对于由此涉及商朝政权基础,尤其有关地方政权的存在和结构,更缺乏研讨。本文拟在这方面提出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3.
一、从战国土地制度谈起过去和现在,都有一些同志完全否认中国与亚细亚生产方式有过瓜葛。他们认为,中国的夏商周三代属于奴隶社会,三代以后则是封建社会,而出现过奴隶制社会的国家和民族,就不存在亚细亚生产方式。也有的同志认为,如果说中国古代具备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一些特征的话,那也只是指西周或西周以前的时期。这些说法都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4.
拜读了杨向奎先生的“古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和童书业先生的“古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的补充”後,作为一个历史的爱好者,我也愿意谈谈我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杨童二先生的文章谈到了不少的问题,但归根到底,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西周可能是早熟的封建社会。为了说明这点,杨童二先生举了不少的例子来证明,不论在古代东方,或者在古代西方,封建关系都已有了萌芽。请看一看吧:“古代东方史是奴隶制和封建制结合的历史,当奴隶制关系占主道地位的时候,就是奴隶社会;当封建制关系占主  相似文献   

15.
《老子》哲学,是我国奴隶制时代哲学发展圆圈的一个逻辑的终结,它合乎规律地出现在春秋末战国初,历史地承担了对行将崩溃的奴隶社会进行自我批判的任务,因而有可能对奴隶社会及其日渐崩溃的哲学矛盾运动进行理论总结。特别是其辩证法思想所达到的理论高度,在哲学思维发展的逻辑进程上以比较完整的形态殿居孔、墨之后而总其成。  相似文献   

16.
一、“家庭公社”发展的两个前途:奴隶制和农奴制由父系氏族所发展成功的“家庭公社”,它里面包含着奴隶制的萌芽,同时也包含着农奴制的萌芽,因而它的发展前途会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奴隶制首先充分发展起来变为奴隶社会,去消灭了氏族制度;一种是农奴制一直顺利发展起来变为封建社会,保留着氏族制度的公社组织形式。在后一种类型的发展过程中,奴隶制往往与农奴制并行,但局限在家庭奴隶的形式上面。家庭公社,是父系氏族在采用农业耕作及奴隶  相似文献   

17.
东斯拉夫人和古代日尔曼人一样,在自己的发展中跳越了奴隶制,而由原始公社制度轉到封建主义。这自然就会发生问题:东斯拉夫人的历史发展的这种特点究竟是由什么所决定的?在日尔曼人方面,恩格斯在他的著作中,由于他研究了奴隶制生产方式的瓦解和西欧封建社会发生的历史,对于它的特殊发展的问题給予了科学的解决。某些东方史的学者,企图解决也适应于东斯拉夫人的这个同样的问题时,依据恩格斯关于古代日尔曼人在西欧封建主义的发生中所起的作用的原理,并得出結論:古代斯拉夫人在东罗馬帝国的命运中也起着同样的历史作用。而又从这一正确的原理作出結論:奴隶制生产方式在东斯拉夫人那里沒有发展起来,只是因为在与瓦解的奴隶社会冲突后,它們便开始按照  相似文献   

18.
(一)罗马奴隶制的形成1.奴隶制的产生与发展古代罗马社会,是典型的奴隶社会。奴隶制的产生与发展,有它的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因为极端黑暗笼罩了全部传说的上古罗马历史”,有许多问题,还不能解决。公元前三八七年,罗马国势尚未强大,罗马城曾一度被盘据在波河流域的高卢野蛮人侵占,许多原始文献燬于兵火,因此关于古代罗马氏族制度的瓦解和阶级分化为贵族和平民的过程,都不可能作明确的叙述。但我们确实知道,在罗马共和时代(公元前五○九年至三○年)初期,初级的奴隶制关系已发展起来,债务奴隶已  相似文献   

19.
中国奴隶制经济制度的特征问题,是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同志不承认中国奴隶制有自己的特征,他们把中国奴隶制的形成、发展以及解体过程描述得与西方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十分相似,甚至在时间上也大体相当。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当然,作为奴隶制度,中国的奴隶制与西方古代奴隶制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是在形式上,两者却完全不同。中国的奴隶制属于古代东方奴隶制类型,它具有与西方希腊罗马奴隶制完全不同的特征。下面进行一些具体的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20.
当我们对比着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和古希腊哲学时,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古希腊在奴隶制社会巩固和发展的时期,产生了丰富的哲学思想,而中国古代一千多年的奴隶制社会(即夏、商、西周时期)中,竟没有哲学,直到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大动荡时期,即春秋时期,才产生了哲学。这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