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一种现实主义的重新解读——路遥小说创作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路遥的小说创作在现实主义的文学坐标上定位。一个时期内对路遥小说创作的历史评价主要是在以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为背景的现实主义创作理论及其相应的批评原则的具体引导下完成的。我们看到,在当代文学现实主义创作理论的宏观文化视野之内,“路遥的几乎所有的作品,都从人民,特别是从普通劳动者的视角和立场出发,表现他们疾苦和欢乐,反映他们的愿望和心声,把自己作为他们忠实的代言人。”①这一结论应该是对路遥小说创作现实主义品位的历史的衡定和崇高的评价。我们感到不能满足的是,以中国当代文学中特定的现实主义理论原则对路遥小…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大学生是新时代的奋斗者。奋斗精神作为中国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价值内涵和深远的时代意蕴。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首要在于引导大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奋斗精神富有的勇于奋斗、不懈奋斗、艰苦奋斗、团结奋斗和踏实奋斗的内涵实质,关键在于创新培育路径,充分运用“四个课堂”,即立足教学主课堂、拓宽实践子课堂、善用网络新课堂和协同社会大课堂,从而促使大学生成为新时代的不懈奋斗者,实现伟大梦想。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80年代新潮飓风席卷、甚至倾覆整个文坛之时,陕西作家路遥依然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文字间所勃发、跃动的敢于正视现实、直面人生,力求把握存在真实的愿望、信念和精神,充分显现了现实主义文学贴近生活、追踪时代和探寻人生的艺术魅力。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必然处于特定的历史条件、文化背景、时代氛围及某种现实关系中。现实主义创作要求具体展示“人和他们的思想的物质表现”。对路遥小说叙事环境的考察,着眼于作家和人物两方面,探讨自然环境、历史条件、文化背景和时代氛围等对路遥创作的影响作用以及作品中人物环境的构设特征。  相似文献   

4.
:拉斯蒂涅和于连同样作为个人奋斗者形象 ,由于在奋斗过程中人生目标、思想性格、使用手段不同 ,形成了不同的命运和结局。分析二者形象 ,意义在于 :一是通过二人的奋斗途径真实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尖锐的社会矛盾和政治斗争 ;二是可以认识到法国王政复辟时期有抱负青年的思想面貌 ,认识到封建贵族阶级日趋灭亡 ,资产阶级必将取而代之的历史动向  相似文献   

5.
解读明清小说中的明清商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明清小说对商人艺术形象的观照中 ,商人的竞争精神缺失。文学家们对商人自我奋斗大胆竞争冒险追求的刻划仍处在弱表现。这种文本现象的形成与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此衍生的社会政治环境、思想文化观念“有着最密切的因果联系”。  相似文献   

6.
在刑法上的所有犯罪中,最为重要的首先是要确定“谁是实施犯罪的行为人”,我们称之为“特定行为人”.过去,很多国家(例如德国、日本、韩国、奥地利)没有采纳单一正犯概念.这些国家在区分正犯、教唆犯和从犯的时候,认定“特定行为人是谁”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现代社会,比起刑法典,经济刑法或环境刑法等特别法开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各类犯罪没有明文说明谁是行为人的情况比较多.因此,在区分正犯和共犯之前,“特定行为人”在明确犯罪条文的范围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刑法上,并没有扩大“罪犯范畴”来认定监督责任为犯罪,但在韩国已经采纳“量刑规定”,并已经把监督责任认定为新的扩大刑罚事由.本文主要讨论在韩国刑法和特别法中如何明确个人和法人是特定行为人的.  相似文献   

7.
不断更替的网络流行语,反映出人们社会心态的变化。近年来,以“丧”“佛系”“躺平”等青年亚文化为代表的网络热词借助新媒体、自媒体等平台接踵而来,逐渐形成一种特定并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网络亚文化现象。“躺平”青年是指放弃拼命工作、放弃努力学习、放弃积极生活的一类群体。他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遭遇挫折和逆境时,往往会采取一种回避性的心理调节机制或退缩性的行为调整策略。“躺平”青年主要以“丧”、焦虑综合征和消极遁世主义作为现实表征,以期掩盖其“废”、现代性焦虑和防御性悲观的社会心态,具有低欲望、退缩性和习得性无助的行为规律。尽管“躺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青年在繁忙疲惫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得到暂时性的调节,但其消极影响不容忽视:低欲望助推反向消费心理异化会影响社会的生产消费环节;退缩性弱化了青年的奋斗动力,不利于社会奋斗精神的培育;习得性无助导致了意义感的丧失,会使“躺平”青年否定自我生成性意义。因此,可以运用心理疏导培育“躺平”青年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利用奋斗精神涵养“躺平”青年“三气”,通过意义疗愈使“躺平”青年追寻到生活的意义乃至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公共利益与公共悖论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本文通过对公共利益概念的历史考察 ,以及对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对比分析 ,将公共利益界定为 :一个特定社会群体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该社会群体中不确定的个人都可以享有的社会价值。从公共利益的特征可以推断出现实中存在的三个“公共悖论” ,即 ,多数选择与正义原则的冲突 ;个人理性与公共利益的冲突 ;政府特殊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  相似文献   

9.
李荣 《东岳论丛》2012,(8):12-18
马克思探讨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逻辑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基于价值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重逻辑的分野与整合.在价值论逻辑中,个人是社会历史中的自足的价值载体,而社会在价值上则是非自足的;在认识论逻辑中,个人和社会都不是自足的,个人与社会处于相互生成的统一关系之中;在方法论逻辑中,个人不具有方法论的含义,而社会则具有“改变世界”的方法论意义.这样,我们就可以将马克思哲学的“人本”解读、“科学”解读和“辩证统一”解读统一起来,还原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10.
也许是长期从事体育科学的研究 ,于是对“超越”一词便有了特殊的体味。常常想 ,只要世界上还有光荣与理想 ,那么 ,“超越”就永远会受到人类的赞赏与追求。从野蛮到文明 ,千万年的人类进化史就是不断的超越过去和自身的历史。超越需要实力作后盾 ,无实力无从谈超越。实力来自于千锤百炼 ,来自于长期的艰辛的日积月累 ,“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因此 ,超越是奋斗者的专利 ,是怠惰者的梦想。没有甘于寂寞的磨炼 ,无法超越 ,没有孜孜不倦的追求 ,无从超越。超越以追求为伴 ,超越与奋斗同行。要想超越 ,便得奋斗 ,奋斗…  相似文献   

11.
技术异化批判——技术负面效应的人本考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不同意一些西方学者把现代文明社会中诸种社会病归咎于技术并冠之以“技术异化”的观点。作者通过对“技术异化”思想的历史考察与理论剖析,认为技术本质上是一种不自主的、中性的、着眼于物质目标的理性活动;“技术异化”的根源不在技术本身,而在于特定时期技术所处的社会背景;“技术异化”实质上是一种社会异化,是由一定的社会建制造成的,因而通过社会改革可以消除“技术异化”。  相似文献   

12.
<正> 文学的根本特征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凡是文学作品,就都具有艺术形象;但这并非说所有的艺术形象都如恩格斯所说的“每个人都是典型”。而只有那些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本质规律的某些本质方面,并成功地运用典型化方法创造出来的个性鲜明而又具有共性的形象,才堪称之为艺术典型。这里,所谓共性,就是一定的社会性和倾向性;个性则是一定的社会性和倾向性的集中鲜明的具体表现。恩格斯说:“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致敏·考茨基》)恩格斯的这段关于  相似文献   

13.
彭军林  兰俊才 《南方论刊》2023,(4):105-106+109
习近平奋斗幸福观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事关社会发展、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为新时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由于受多元文化影响,加之错误思潮侵袭,大学生幸福观出现异化,本文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提出习近平奋斗幸福观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从四方面深化“奋斗幸福观主题教育”:共享幸福课堂,促进教学改革;构建幸福文化,建设幸福校园;培育奋斗精神,升华思想境界;丰富实践活动,打造幸福人生,有效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深刻理解个人幸福与社会整体幸福、国家大幸福的辩证关系,提高大学生感知幸福、创造幸福和收获幸福的能力,在民族复兴之梦的道路上勇担责任、幸福前行。  相似文献   

14.
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是共产主义人生观的中心内容。人生观中的人的目的、意义、幸福、文明及奋斗等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正确地理解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一、价值与人的价值关于价值问题,近年来学术界已作过广泛讨论。关于“价值”概念的含义,人们  相似文献   

15.
探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寻求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正确处理的原则,是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看法。 一、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课题。古希腊的先哲苏格拉底首先把哲学的智慧之光照在人身上,开创人“自己认识自己”之先河。在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中,人被置于至尊的位置。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却把社会置于个人之上。中世纪,是无视人的历史地位的漫长之夜,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只是通过人与神的关系表现出来。文艺复兴运动,以尊重人性、提倡个性自由和现世幸福为特征,直接了当地肯定了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的原则。从资产阶级作为一个统治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时起,它的思想家们就开始系统而又深入地阐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他们从抽象的人性出发,阐述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看法。在霍布斯的“利维坦”即国家里,国家是唯一的,人们和等级只是它的“成员”和“职能”。而在斯宾诺莎的民主政体里,个人应该永远保留财产权以及信仰和思想自由。卢梭力图把个人的自由和服从统一在国家整体里,这一既要整体权威又要个人自由的矛盾,构成了他的社会契约论。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们,机械论的倾向使他们在人和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我在一篇辨析“艺术形象”概念的文章中曾经指出过:艺术形象在严格意义上并非再现性的知觉图象,而是艺术媒介材料结构的幻象,它不是纯粹客体性的对象物,而是在审美活动中转换生成的“意中之象”。从本体意义上说,艺术的存在只是一种媒介材料的结构,只有在具体的艺术欣赏活动中,它才转换生成为艺术形象。不管是抽象艺术还是具象艺术,都是如此。因此,艺术形象的生成机制是什么,是我们理解艺术形象的本质必须弄清的问题。中国古代文论用“观物以取象”、“立象以见意”、“境生于象外”来描述艺术构思、艺术传达和艺术鉴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之最重要的生活理想之一,就是实现个人从共同体向国家的跨越,即通过其紧密的社会网络来进入官僚体制.这种生活之路之前提,同中国社会结构设计上的"官"与"民"之间的鸿沟以及功名之路有因果关系.由于中国社会不鼓励个人奋斗,因此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人与地方的促成,进而跨越成功者也让家人和地方分享他的荣耀与资源,从而构成了一种共同体与国家相互交织的运行模式.其中,官本位与家本位是社会的双重现实与价值基础,个人名利及其分享成为社会网络建构的方式与运作的方向.而这些特征将会导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生不同类型的社会交换,并产生出积极的关系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困境的现状解读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需要认真考量。重新认识和思考大学德育目标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命题。大学德育目标的传统定位就是培养“学校人”。所谓“学校人”,是指在特定的教育教学环境下,受教育者通过教育者使用特定的教育手段、灌输特定的德育内容而被模塑成为符合某种特定目标的“学校角色”。而这种“学校角色”在社会转型时期与社会现实往往是脱节的。“学校人”与“社会人”的统一应该成为当代大学德育的目标。所谓“社会人”,是指按照社会公民及其基本规范的标准来要求并能够实现某种社…  相似文献   

19.
(一) “意境”是什么?有人说它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艺术形象,又有人认为它相当于典型形象。据我看来,在某种意义上,“意境”虽然可说是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或者包含着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但它绝不等于艺术形象或典型形象;并且,不是所有的艺术形象或典型形象都有“意境”。“意境”是我国古典美学中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道德伦理问题的讨论中,学衡派的“德化天下”思想独具特色。他们从人性二元论出发,将政治社会等问题化解为个人道德修养问题,强调德治、爱民以及行政者的人格垂范作用,进而改造国民的道德,缔造理想的国家与社会。他们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补救了新青年派之不足,有其特定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