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9 毫秒
1.
文化软实力之于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地位,人们已经形成了共识。我国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从而建设高度民主、文明的现代政治体制,对政治文化因素在政治现代化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尤其是要重视作为政治文化范畴重要分支的选举文化的作用。当前,从政治文化的视角研究选举,深入探究我国选举文化现状,详细剖析影响我国选举文化现代化的各种因素,从理论上探讨中国特色的选举文化现代化定位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西方文化研究通过重新思考文化、政治与权力等概念,将文化与权力进行话语接合,形成文化政治的话语形态和批评范式。文化政治理论批判传统的精英主义文化观,结合大众文化形态,对文化语义进行扩容。文化政治将文化视为弥散着权力的意义版图与话语质态,不管是日常生活世界,还是表意的文本符码,都成为权力生产、传播与弥散的文化存在。文化政治理论重构了政治的话语内涵,形成微观政治、生活政治、差异政治与话语政治的多元政治景观。文化政治理论重新思考权力问题,强调权力的微观性、生产性、弥散性、对抗性等特征,批判性审视权力在日常生活、文本话语结构与文化实践中的生成、繁殖、流转与抗争,以文化介入、文化改革与文化治理的方式推动社会朝着自由、民主、公正与多元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民参与民主自治的政治文化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政治文化对政治参与行为的主导作用 ,采用政治文化的视角来研究我国农民参与民主自治的状况。调查发现 ,当前我国农民的民主参与行为尚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文化基础的支撑。构建与村民自治相适应的政治文化基础 ,关键是从各个层面、以各种途径确保农民能够从村民自治中获得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4.
1.建立健全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切实搞好村级民主选举。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基础;直接选举,是村民委员会的最大特色,是当代中国发展直接民主的伟大实验和基础建设。全面推进村级民主选举,就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由村民按期直接选举村委会,真正把群众拥护的思想好、作风正、有文化、有本领,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的人选进领导班子。要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规范选举程序和选举制度,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国家,选举政治是其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形式.研究选举政治是揭开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形式与实质的关系之面纱,深刻认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本质的关键.以普选为核心的选举政治从形式上看,它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代议政治”、“契约政治”和“多数政治”的范畴.然而,从实质上看,它对于被统治阶级(无产阶级及广大劳动人民)来说,又是“专制政治”和“少数政治”.选举政治具有政治精英的合法遴选功能、公民对政府及其官员的政治授权功能与政治监督功能、政治精英和执政集团的平等竞争与和平更迭功能、公民政治参与和认同的政治社会化功能.选举政治遵守普遍选举规则、平等选举规则、直接选举规则、自由选举规则、秘密选举规则.  相似文献   

6.
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以苏中地区X镇乡村社区中的健身舞活动为个案,以社区传播理论为分析视角,将健身舞文化传播的运作置于乡村社区的社会文化历史脉络及日常生活实践中,通过集体记忆、情感说服、精英动员及收编合作等层面的实证分析,考察这一乡村社群文化的传播情境、过程及效果,并深入发掘其中不同行动主体的角色互动及关系模式,探索当前乡村社群文化的发展对重塑乡村文化认同所产生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7.
齐骥 《东岳论丛》2019,40(8):32-40
在社会结构变动中,乡村发展面临人口结构变化、城乡社会流动和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的多重挑战。文化动力以独特的社会特性,使当代乡村的传统性得以保留、现代性得以丰富、未来图景可以期待,为乡村振兴夯实精神思想动力,筑牢社会发展动力,激发美好生活动力并赋予生产结构动力。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围绕"乡土性"带来的"当地感"和"历史感"所构成的乡土文化,在"改变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与动力形态"和"为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创造性提供动力源"两种"社会发展的文化生产力形态"中的表现,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理论折射和思想书写,创造出赋能乡村振兴的思想范式,充分释放出文化在守护乡村历史传续、回归乡村精神故乡、塑造乡村生活图景和促进乡村均衡发展方面的导向作用,并勾勒出乡村振兴的文化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呈现出一定的"政治冷漠"的现象。以2012年县乡人大代表选举为例,根据心理学和行为学相关理论,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大学生参与人大代表选举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选举行为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选举认知水平和选举态度分别与选举动机呈显著正相关,且两者都需要通过选举动机才能对选举行为倾向产生正向影响;同时,选举动机越强烈,选举行为倾向越大。此外,大学生群体未受到重视以及对选举的相关信息不了解也是阻碍大学生参与选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行为理论是许多学科的基础,如博弈论等应用于许多学科中。政治哲学同样需要一种行为理论作为基础。我们所提出的作为政治哲学的动名词体系,不仅与作为政治社会的行为集合体相对应,而且在这种研究方式中,力图排除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从而以逻辑学的研究方法来贯穿始终。这种研究方法就意味着,当我们研究任一行为时,不需要分析行为所蕴含的如意愿、动机等任何心理倾向,只需要揭示行为和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对它们的意义及价值作出判定,这是我们政治哲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0.
论乡村变迁与发展的政治文化指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理响 《兰州学刊》2006,(2):119-121
文章论述了政治文化与乡村变迁、发展的关系,回顾了乡村政治文化变迁与发展的三个阶段,即以保守、落后、封闭为特征的传统乡村政治文化,建国后应变、异化了的乡村政治文化和嬗变、选择下的当代乡村政治文化,从中探讨了如何培育和引导村民正确的政治认知、积极的政治情感和合理的政治评价模式,如何在乡村建设好现代的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1.
王茂美 《兰州学刊》2008,(12):40-42
社会建设的最终载体是社区建设,而社区民主则是社区建设的保障前提,作为一种非国家形态的民主,社区民主的特点在于其直接来自于社区成员的认同,这一认同的心理基础就是社区政治文化。文章结合实证调查,分析了目前农村社区政治文化呈现的特点,并对构建当前农村社区政治文化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一些地区的村委会选举中发生各种违规行为,甚至出现严重的暴力冲突事件。要分析其中的关键因素,可以从建立理论框架着手,依据共有资源竞争与制度供给相关理论,结合我国农村地区在取消农业税之后的治理结构现状,对村集体资源的竞争在何种情况下可能出现"失序",并进而导致暴力和冲突的发生进行分析。集体资源的收益大小会显著影响选举冲突的发生及其激烈程度;但其背后的关键作用机制,则是制度供给不足导致的基层治理能力弱化。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需要鼓励乡镇一级基层政府更多地承担监管责任外,也应加强村庄内部的决策参与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3.
关于竞选的研究是完善中国选举制度的子课题。选举实践和理论水平、民众的政治文化素质、选举文化的不足等因素决定在我国应开展“有限竞选”。在各种文件中将各类提名主体的叙述顺序进行调整;敦促单位启动内部的民主参与机制确定提名候选人;理性开展确定正式候选人的“酝酿、讨论、协商”等是候选人产生环节“有限”竞选的措施。候选人与选民或代表之间直接接触;候选人之间展开辩论;候选人依法选择自我宣传的方式等是从候选人到正式当选进程中的竞选机制建构的可选路径。  相似文献   

14.
政治文化理论是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西方对政治文化的研究 ,兴起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而我国学术界则在八十年代末 ,开始关注政治文化。本文主要从政治文化的定义、政治文化的研究范畴、政治文化世俗化三个角度对中西方学者政治文化研究的理论成果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公民政治是规范公民与国家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一种政治形式。公民文化是公民对政治体系和政治行为等政治现象的认同意识和价值判断。西方的公民政治和公民文化有着自已独特的价值取向。两者的互动对西方代议制政府的存在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西方国家政治与政治制度的本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发展中国家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具有重要的实践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6.
Candidate appearance is a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election outcomes in democracies because voters often make inference of competence based on facial appearance. Do inferences of competence from faces matter in autocracies? In this article, we study the effects of candidate appearance on the selection of three types of Chinese officials: (1) rural deputies elected to a local people's congress (LPC), (2) urban deputies elected to the LPC, and (3) unelected mayors and bureaucrats. We find that facial competence cues are relevant only to the votes received by rural LPC candidates. Our findings suggest 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tion accessibility in political selection. In particular, the “selectorate” of mayors and bureaucrats do not need facial appearance cues because they have access to substantive information about the quality of political candidates. Our findings provide a possible explanation for the resilience of some autocracies: they are able to identify talent through an informative, albeit non-electoral, selection mechanism.  相似文献   

17.
文章阐述了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我国乡村文化发展呈现的三大特点:现代因素的增多与民间传统文化的失传并存,历史连续性与文化断层并存,政治主导性与文化自觉精神缺失并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协调发展,乡村发展与文化传承同步,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建设与弘扬新时代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关键环节是对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认同。党内先进政治文化从文化理念到践行、从建设到弘扬都有其内在机制。建设和弘扬新时代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认同机制和双向互动机制。党内先进文化的认同机制包括完善认知认同机制、优化情感认同机制、深化理性认同机制、健全扶贫帮困的调节机制、激活行为认同机制、强化自律转化机制等,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建设与弘扬的双向互动机制。保证这些机制的理性运转对消解各种不良党内政治亚文化的侵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正确方向,促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序推进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选举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石,它为国家权力的过渡提供了和平途径,也为公众寻求影响公共政策途径和选择政府创造了条件。选举对于政治文明建设的积极意义,在近代中国同样得到了体现。但这种政治文化毕竟不是本土政治文明演进的结果,而是当时国内急遽移植西方政治制度的成果之一。在移植过程中,由于受到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政治系统的稳定性、军阀强权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近代选举制度的政治效用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民主法治建设既离不开政治制度保障,也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文化基础。这种政治文化以社会成员正义的政治感情、合理的政治动机、宽容的政治态度、忠诚的政治信仰以及领导阶层的公正无私的政治情怀、执政为民的治国理念、依法办事的政治行为倾向和对民负责的政治信念为主要内容。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民主法治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