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国内生产总值(下文简称为GDP)反映一国所有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即用于常住单位当期消费和投资的国民经济所有行业的各种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按照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可分别从生产、分配、使用三个不同角度观察,采用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计算 GDP,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由于对国民经济核算的范围、统计单位、记录时间、估价原则有明确的  相似文献   

2.
按照国民经济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由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三驾马车拉动的,三者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分别构成投资率、消费率和净出口贡献率。投资率、消费率和净出口贡献率分别反映了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近年来蓟县的经济发展进程来看,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8年蓟县投资率达到了71.8%,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2008年SNA,阐述了GDP核算框架中的R&D支出资本化核算处理、基本分类和基本方法,分别从生产法GDP核算、收入法GDP核算和支出法GDP核算三个角度,系统梳理了各种不同类型研发活动的资本化核算对GDP核算和相关主要变量的影响,详细讨论了自给性生产与以出售为目的生产、市场生产者与非市场生产者的区别。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研发活动的资本化核算方法有所不同,对GDP核算的影响也有所不同。总体而言,在研发支出资本化后,从生产法看,总产出和增加值有所增加,中间消耗有所减少;从收入法看,劳动者报酬和生产税净额保持不变,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增加;从支出法看,资本形成总额有所增加,政府消费有所减少,居民消费和净出口保持不变。同时,本文还讨论了开放经济中研发出口和进口核算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财政支出的效率与规模——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1978~2004年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政府财政支出的数据,对中国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利用Barro定律及Karras实证方法估计中国政府的政府支出的生产效率及最优规模。并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了真实GDP、实际政府支出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的政府财政支出是具有生产性的且政府最优规模为国内生产总值的28.2%(±3%);中国经济增长是政府规模增长的Granger原因,实证结论支持了瓦格纳定律。  相似文献   

5.
一、GDP与绿色GDP GDP又称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GDP有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核算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的生产规模和宏观经济状况。生产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能够全面的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生产成果及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不同产业部门的投入情况。收入法能够直观的反映各产业部门的增加值及其生产总值构成情况。支出法能够全面、详细地反映各类最终支出的规模和构成情况。  相似文献   

6.
许宪春 《统计研究》2019,36(5):3-15
本世纪初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统计局推出了一系列统计调查制度的重大改革,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满足经济分析和管理的需要,反映国际标准的变化,国家统计局不断改进GDP的核算方法。经过国家统计局和整个政府统计系统多年的努力,中国GDP核算不断完善,数据质量和国际可比性不断提升。但是,国内外对中国GDP核算的质疑时有发生。本文对促进中国GDP核算发展的重大统计改革进行梳理,对经过多年改革和发展后中国GDP核算的主要资料来源和计算方法进行阐述,希望对用户准确了解中国GDP核算和正确使用数据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美国正处于历史上最长的经济繁荣期.至今年2月底,美国经济已持续增长107个月,打破了20世纪60年代持续增长106个月的记录.美国经济已从工业经济时代迈向知识经济时代,针对经济发展的变化,美国统计界逐步认识到,原有统计方法已不能准确地反映出美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改革统计方法已迫在眉睫.1999年10月底,美国商务部正式宣布,计算机软件的营业性支出不再作为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消耗即中间投入,而是按照联合国1993年国民核算体系的要求,将它作为一种投资活动,计入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时,还对1978年以来的历史数据进行调整,使得历史数据具有可比性.1999年底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和劳工部分别公布了GDP和劳动生产率的调整结果.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数据删除模型,对1996~200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进行统计诊断,判定2007年和2004年的数据为异常值点或强影响点。在此基础上,利用SPSS软件,建立了支出法与生产法的GDP之差与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与服务净出口的有效线性回归关系,指出两种计算方法的GDP差值主要来源于货物与服务净出口,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GDP统计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我国不变价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我国不变价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通过缩减法或直接计算法分别计算出不变价的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和净出口求得。但我国GDP核算一直是以生产核算为主,支出法GDP核算的方法还不够完善,相应的,不变价支出法GDP核算方法更为薄弱,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诸如项  相似文献   

10.
支出法不变价格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董礼华张希云今年第6期《中国统计》刊登了许宪春、顾建红撰写的“怎样计算不变价增加值”一文,详细介绍了当前我国各产业部门不变价增加值的计算方法,即生产法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本文则从各支出项目的不变价数据核算出...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从2006年9月开始,中国国家统计局与加拿大联邦统计局合作开展了第二期统计信息管理项目(SIMP Ⅱ)中的经济统彬国民经济核算子项目。经过两年多的项目合作,对于改进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工作,提高国民经济核算水平,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和外贸出口额与支出法GDP核算中的三大需求有相关关系,但也有较大的区别。本文分析了"三大需求"与GDP核算中三大需求的联系与区别,指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外贸出口额可以作为分析三大需求对经济拉动的重要参考指标,但不能等同。若一定要分析三大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最好使用支出法GDP核算中的三大需求。  相似文献   

13.
绿色GDP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绿色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和投入产出核算结合起来,编制绿色国内生产总值投入产出表,一方面可以细化绿色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使绿色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有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可以拓展投入产出分析在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应用。文章从表的框架设计、数据资料收集、编制方法和北京表编制说明等四个方面讨论了绿色GDP投入产出表的编制。  相似文献   

14.
宋克辉 《统计研究》1992,9(5):38-40
一、按季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以支出法为宜最近,国务院决定将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考核日常经济运行的代表性指标,要求统计部门按月、按季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为此,国家统计局制定了《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测算方案》。这个方案考虑到地区流入流出核算的难度,提出: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建立在收入法和生产法的基础上,暂不考虑支出法。  相似文献   

15.
如何正确理解和使用GDP缩减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中,为了真实反映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除了按当年价格进行核算外,还需按可比价格(不变价格)进行核算,即剔除其中纯粹价格因素的影响,也就是由于通货膨胀或紧缩而造成核算结果的虚增或虚减,从而真实地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和状况。这就需要利用有关价格缩减指数对现价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进行缩减,从而得到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进而得到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的实际发展水平。所以,如何正确使用GDP缩减指数就成为GDP核算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国内生产总值的价格 按照GDP价格发生的时间不同,GD…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新发展和SNA修订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经济普查之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发生了若干方面变化,包括经济普查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在资料来源、计算方法、生产范围、基本分类和某些具体问题处理方法等方面的修订,国内生产总值历史数据的修订,以及非经济普查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案的制定;在机构部门账户发生的若干方面变化,包括机构部门账户部门分类的细化和编制方法的修订;而1993年SNA的修订中国国民经济核算所面临的挑战,包括中央银行产出、非正规部门、政府与公共企业的交易--股权投资收益和资本注入等方面的修订对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为准确反映国民经济短期运行情况,及时精确地分析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迅速地反馈经济信息,为政府和经济管理部门制定和修改经济政策提供依据,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了分季GDP核算制度,并定期公布分季GDP核算数据.目前,分季GDP核算工作也是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的重要方面,是按照"快、精、准"的原则提高统计质量的必然要求.同时,分季GDP核算也是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薄弱环节,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我国从1992年开始季度GDP核算起,一直采用累计求差的核算方法,即以年初累计至每季季末作为核算期,得到1-3月、1-6月、1-9月、1-12月的数据,各季度GDP数值是累计数值求差计算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天津市城区居民消费需求结构及收入差距调查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从宏观经济分析的角度,以支出情况为依据,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Products)为C(居民消费)、I(投资)、G(政府购买)和X-M(净出口)四部分的总和。其中,居民消费是构成GDP的一个重要部分,其总量及构成是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因此衡量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19.
2003年我国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一项重大进展就是改进了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这项改革,使我国GDP核算工作进一步与国际接轨,透明度和可信度进一步提高,改变了GDP数据发布“一锤定音”的传统做法,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  相似文献   

20.
目前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存在一些影响其准确性的因素,游离于国家与统计之外的地下经济活动导致GDP核算的缺漏和虚增,并且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和统计核算方法等问题引起收入低估而导致对GDP核算的低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