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高血压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如不坚持进行治疗,最终将引起严重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并发症;同时它还是冠心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近年来,我国对高血压病的防治工作有了较大发展。但是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重要的一点是人们对高血压病的早期重视不够,只是凭自我感觉而间断治疗,在生活饮食等方面亦不注意。这种情况,在我院也是存在的。为此我想谈谈持之以恒、合理用药治疗高血压病的重要意义。 一、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2.
张德卿——彻底改写高血压终生服药历史张德卿主任——中国名医协会理事、国务院专家津贴获得者、中国中医研究博士生导师、全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山西博康高血压病研究所所长。张德卿主任是一位造诣较深的心血管病专家,对各种心血管病的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对高血压病有独特的研究。以她为首的专家组研制出的新一代抗血压回升药物——“降压脂”系列组方,不仅在国内外引起轰动,且在国际上也引起很大反响。她研创的全新理论在国际上引起了轰动,得到了世界许多高血压病防治专家的高度肯定与赞扬。专家们说,这一理论是高血压病治疗的新思路.开辟了高血压病治疗的新途径,可以说在高血压病防治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高血压不再终生服药——“隆压脂”说到做到面对着名目繁多的降压药物,患者不禁会问到:什么是治疗高血压病的“好药”?用世界高血压病研究会主席斯特朗博士的话说.“不只着眼于仅仅是降压,同时还能兼顾全身机体功能调节的药物是最理想的”。以前这只是一种设想,如今降压脂全做到了,这不能不说是世界高血压病治疗史上的一大飞跃,“降压脂”的研制成功将使高血压患者从此真正摆脱疾病,重获健康的生活。首先以张德卿主任为首的专家组认为: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上一定要以全方位治疗理念去对待,绝不能仅仅是单纯地降压,在降压的同时还要调节血糖、血粘、血脂,更为重要的是还要注重改善与恢复由于长期高血压导致的全身血管与器官组织的功能损害,只有这样高血压病才能得到完善的治疗,获得真正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的老龄化,我国高血压病患病率明显上升,其发病率达27.2%。国内外研究证明,高血压病的主要病因与个人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有密切的关系。高血压病的治疗除药物外,还要强调非药物治疗,健康教育是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掌握有关疾病防治知识、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能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大动脉硬化及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将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治疗组和非洛地平组治疗组(各50例),另设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n=50)。用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各组对象的颈动脉平均内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发生率、Crouse积分及心脏超声。对缬沙坦组,非洛地平组分别在治疗3个月、1年后复查血压和心脏血管超声的上述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缬沙坦组与非洛地平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逆转(P<0.05),左室肥厚改善。缬沙坦组与非洛地平组在降低血压方面作用相同,无显著差异(P>0.05),但缬沙坦组在逆转左室肥厚、逆转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降低新的粥样斑块发生率方面优于非洛地平组(P<0.05)。结论缬沙坦除能有效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外,还能逆转心脏和大动脉结构异常,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相似文献   

5.
罗发瑞 《老友》2009,(8):57-57
《老友》专家门诊:我患高血压病十多年,常常是160/90毫米汞柱,先后服用过罗布林片、北京降压0号、尼群地平片、寿比山片等多种降压药,但血压总是不稳且高。请问:应该怎样治疗,服什么药?安福县·黄××黄××同志:你患高血压病十多年,曾服过多种药物治疗,但总是反反复复不稳且高。看来,你对本病的治疗还没  相似文献   

6.
询医问药     
《老友》2002,(4)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怎样调治编辑同志:我是高血压病患者,经过几年服药治疗,已降至150/60毫米汞柱。但两压差仍很大,且不稳定。波阳县江天一江天一同志:从来信知你患有高血压病,通过尼群地平、依那普利等药物治疗,血压已下降。从您血压下降的情况看来,脉压(即上面的收缩压  相似文献   

7.
王鹏 《山西老年》2009,(1):61-61
问:我患了高血压病后,每天早晚坚持测量血压2次,发现我的血压在上午较高,而晚上较低,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应该怎样治疗?答:许多老年高血压病的血  相似文献   

8.
罗发瑞 《老友》2009,(2):56-57
高血压病是目前尚无法根治的慢性病,但为了保护心、脑、肾等脏器,还必须坚持治疗。在治疗上,如何了解和选用药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尤其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分钟步行运动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 20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进行6分钟步行运动和常规药物治疗4个月,对照组实行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试验前后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和踝臂指数(ABI),了解试验前后有无差异,并随访两组间心脑血管事件(脑卒中、死亡)发生率有无差异。明确6分钟步行运动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预后有无改善。结果 6分钟步行运动组治疗后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减慢;两组治疗后均随访1年,6分钟步行运动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10.8%vs25.5%,P0.05)。结论 6分钟步行运动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预后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通过药物治疗维持血压的稳定,来有效地保护心、脑、肾及血管等器官不受损伤。因此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 降低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提高控制率,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已经成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重点。小剂量综合用药以长效、小剂量,费用低,作  相似文献   

11.
杨衍涛为甘肃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指导老师,在中医药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病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秉承"女子以肝为先天"的理论,认为"肝"在更年期高血压疾病发生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肝郁是该病的病机基础,肝风是疾病特点,治疗时需重视肝脏与他脏的关系,使气血同调并配合情志养生,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罗发瑞 《老友》2008,(1):56-56
众所周知,当今国际上尚无任何方法能使高血压病得到根治。只能服药将血压降低,并控制在较安全、较理想的水平内,以保护易被它侵犯的靶器官——心、脑、肾等脏器。不少患者认为高血压病服药既不能根治,而自觉又无何不适的症状,就不积极坚持治疗,一俟血压降到正常就放弃服药。类似这种情况,笔者门诊时经常遇到。其原因皆由于对高血压病的危害性,尤其是对它的严重并发症,认识不足,乃至最终酿成恶果,  相似文献   

13.
由于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变、生活压力的增加,高血压病已经严重危害人类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的研究调查中显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就诊时以睡眠障碍为主诉的人数逐年增加。睡眠障碍是指由于器质性或非器质性疾病导致高血压患者发生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缩短、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等情况而影响个体生理学的一种综合征。临床实践中,睡眠障碍已经成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的主诉。多项研究证实,睡眠障碍对血压的影响机制主要分为精神源学说、神经源学说、内分泌学说等三个方面,有效的改善睡眠对血压的控制更有利。  相似文献   

14.
如果您还在饱受高血压病的折磨而束手无策,请不要着急!如果您不想为高血压病大把花钱,终生吃药,请关注我们!如果您想知道我国乃至世界对高血压病新研究进展及成果,那么机会来了!汇集我国权威的心脑血管病专家,传递我国对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的新科研成果!感受新科研成果给高血压病患者带来的惊喜,一次高血压患者难得一遇的康复机会!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高校青年教师高血压病的药物和非药物两种治疗的若干方法与原则.相当比例的高校青年教师高血压病的发病和治疗问题与生活方式和心理压力等有很大的关系.所以,采用平衡心理、戒烟限酒、合理膳食和适度运动等非药物手段十分重要.同时,要遵循个体化、渐进式、稳定型的药物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6.
65岁以上老年人中约2/3患有高血压病。老年高血压病不仅发病率高,而且为老年人心血管事件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与中青年高血压比有更高的病死率与病残率[1]。积极降压治疗可显著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心血管事件及老年痴呆的发生率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出,高血压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据调查统计,目前我国有高血压患者1.6亿多人。高血压发展到后期,会引起严重并发症。患者往往死于脑血管病、冠心病或高血压性心脏病以及肾脏病等疾病。因此,对高血压病进行有效治疗,将患者血压控制在较理想水平,是至关重要的。鉴于此,本刊特约请罗发瑞同志撰写了《杂谈高血压病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一文,分期刊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症状观察和护理情况。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主动脉夹层老年患者33例,对患者进行降压、扩血管等对症治疗措施,对患者的治疗情况、疼痛情况、心率、血压进行观察,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在经过及时、合理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后,均得到良好的治疗,通过CT、MRA检查显示破口均愈合,半年后进行复查显示出现夹层机化现象。结论对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主动脉夹层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严格掌握和观察,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地发生,使患者存活时间得到延长,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地提高。  相似文献   

19.
养生保健     
《老友》2005,(5)
孙××同志:你患有高血压病20多年。近年常发眩晕,查 CT 发现脑右额部有缺血性脑梗塞病灶和脑萎缩,且不久前曾一度发生过不省人事、大小便失禁现象,目前语言不清、记忆力减退、步履不稳、半身不遂等。综上观之,你总的情况都是由于脑动脉硬化引起脑栓塞而遗留下来的后遗症,加上年迈脑萎缩,还可能有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因此建议你:  相似文献   

20.
年龄60岁以上,血压值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收缩压≥21.3KPa(160mmHg),舒张压≥12.7KPa(95mmHg),为老年性高血压,是高血压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在影响老年人健康长寿的主要疾病如脑血管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塞中,高血压是一个重要危险病症。老年性高血压在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等方面都具有特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