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兴"的艺术源起与"诗可以兴"的思想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兴"是古典诗学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批评术语."兴"是源于以祭坛为中心的原始艺术活动,是一种古老的诗歌类型,因此它具有原型的历史意义.从艺术的诗之"兴"到思想的"诗可以兴",表现出中国文化思、诗交融的特点.孔子提出的"诗可以兴"是礼乐背景下的一种用诗方式,是"感发志意"和"引譬连类"的思想拓展方式,代表着中国哲学的思想延伸路线.古典诗学是建立在"兴于诗"的理论基础上的,从文学发生的感兴出发,到艺术表现的兴象思想反映的兴寄和审美欣赏的兴味,都反映着兴的诗学理论对中国文学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桂荣  龚宏 《学术交流》2008,(2):163-165
"展示"与"叙述"是文学创作的两种重要的话语形式.判断一部作品的叙事话语是"展示"还是"叙述",一方面要看作者创作时是否尽量将自己"隐藏"起来.另一方面还要看作者对叙事对象是否进行细节性与场景性的表现.因为,"展示""属于通过状态、事件的细节性、场景性的表现,并以最有限的叙述者介入为特征的类型",而米兰·昆德拉与中国"新写实"的小说文本恰恰具备了"展示"这种话语类型的文本特征.所以,我们说米兰·昆德拉小说与中国"新写实"小说都是以"展示"为主要话语形式的文本创作,二者在叙述话语上具有可比性:对叙事对象都进行"隐匿式"的文本叙述和细节性与场景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谭佳 《求是学刊》2005,32(4):46-50
用胡塞尔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将审美活动中人的"内知觉"从遮蔽我们的"物"知觉中剥离,澄清"经验"是一切审美活动、情感体验的直接对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区分科学态度与审美态度、超验体验与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4.
苏宏斌 《浙江学刊》2001,5(3):77-82
本文认为,审美体验的根本特点是主体与对象始终处于相互交融、和谐统一的状态,它既是主体心理感受的发展过程,也是审美对象的构成过程.基于这一前提,我们把审美体验划分为三个阶段呈现阶段、构成阶段和评价阶段.其中,呈现阶段就是主体通过感知等意识活动使审美对象初步地呈现出来,不过由此获得的还只是原初的体验材料;构成阶段则是主体以这些体验材料为依据,通过想象力来构成完整的审美对象;评价阶段则是主体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和价值标准,对审美对象做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5.
文学创作是同创作主体的审美体验结合在一起的。创作风格既同作家感受外界事物的经验、习惯有关,也同作家的气度、个性有关,同他选词、组句、修辞的语言修养、爱好、特长有关。语言风格是创作风格的外在表现,它是在语言上呈现出的一种气质和格调,是语言体系本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由艺术创作过程的本质特征所决定,艺术创作过程是以艺术家为审美主体、以客观生活中的审美客体为审美对象、由艺术家的艺术(审美)实践所构成的审美过程。“真正的审美括动,应该建立在创作过程、或艺术欣赏过程之中,也就是说,应该在艺术的审美活动中,来考察审美过程的各种中介联系。”①本文将从艺术家(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入手,大略地考察艺术创作过程必经的各个阶段和中介环节,以及在此过程中艺术家的审美感觉、知  相似文献   

7.
邓福舜 《求是学刊》2001,28(3):87-91
东晋兰亭诗的创作源于一种新的山水审美观念。山水之本体是“道” ,兰亭诗人以“玄”应对山水 ,把山水之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联系起来 ,在此基础上表现了诗人的逍遥之趣。兰亭诗的审美经验主要表现在 :将身心共融于山水 ,求得身心俱畅的状态以及对山水景物的独特体悟。兰亭诗矫正了玄言诗理过其辞的情况 ,对山水美的进一步发现与开拓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在探索通过诗歌艺术在山水文学中表达情感和人生感受方面提供了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8.
阿多诺的"朝向对象的悠长而温和的目光"和海德格尔的"泰然任之"是对待事物的两种相似的聚精会神和耐心的态度,都是面对对象的一种无作为的心态,都表现出与主体性哲学统治原则的不同旨趣,即不是去主动地认识、控制对象,而是让对象展现自身.  相似文献   

9.
依据马克思人化自然的思想,在人化自然活动中"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因而这种活动在使人的各种能力不断获得发展和提高的同时,也使人的审美能力不断获得发展和提高."人化的自然"具有各种形态,其中也包括审美对象形态.由于作为审美对象形态存在的人化的自然兼具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丰富形式和内涵.就使它对人具有综合的审美意义,因而其意义就更全面、更深刻、更强烈.  相似文献   

10.
新古典主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一种创作生态景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经建  罗四林 《浙江学刊》2005,11(6):115-120
新古典主义(文学)是学界近年来已开始引起关注的话题.本文首先确认新古典主义是一种在"现代性"语境中生成的创作思维理念和艺术审美倾向;继而在与启蒙现代性和伦理实用(中心)主义的比较中,从审美现代性和道德理想主义的层面对20世纪中国文学进程中的新古典主义创作进行艺术审美阐释和文化价值判断,力求比较全面、准确地把握作为一种贯穿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创作的新古典主义现象.  相似文献   

11.
高丽及其后的朝鲜王朝作为中国的属国,定期派遣使节出使元、明、清王朝,逐渐形成了特殊的"燕行录"文献.这些文献资料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广泛性和真实性,所以日前得到很多国家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得以大量开发、利用、出版与研究,并逐渐形成一门新兴的专门学问"燕行学".又由于特殊的区位关系,朝鲜"燕行录"文献又大量地记录了中国东北地区的所见所闻,是研究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历史文献.这些文献不仅记载了中国东北地区以及整个中国的历史社会状况,同时也记录了矿产、森林、山川、地形、河流、水源、建筑等自然状况.同时,这些文献还可以给我们反观中国提供新视角,通过"他者"来认识"自我",形成了"会通"研究.总之,通过对"燕行录"文献的"多视角"、"长时段"、"全程性"的收集、整理、利用,有利于中国东北地方史研究,也有着极强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孟京辉与高行健的先锋戏剧实践为考察对象,并结合中外戏剧研究工作的理论成果,试图从历史和戏剧本体去接近西方戏剧传统的核心价值,同时以这种返本溯源的核心价值作为参照,梳理出中国先锋戏剧之与戏剧本质的契合或逃离,揭示出先锋戏剧在先锋性上的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13.
郑燕萍 《学术交流》2007,(4):162-165
《型世言》中的程度副词与现代汉语程度副词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型世言》中的语言事实说明,不同的共时平面,程度副词的组合功能是不一样的。程度副词主要修饰谓语,做状语是它普遍的、经常的用法。还有一些可以做补语,其中共有“极、之极、甚、异常、不胜”5个程度副词。《型世言》中有少数程度副词如“极、更、越、一发、何等”有时可以异位位于整个谓语结构前,而不紧附在它所修饰的词语前。异位不只是为了使程度副词在行文中显得突出,同时也为了加强语气。《型世言》中程度副词的这种用法和近代汉语定中结构的定语和中心成分之间可以不加结构助词的语法规律是一致的。重视这些语法现象并把它们之间的不同揭示出来,对近代汉语程度副词以及整个汉语语法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求是学刊》2013,(6):121-127
清代乾隆时期的文学除了文学上的辉煌成就之外,还承载了哲学和思想的使命,袁枚性灵说是该时期时代精神的凝结和表达,具有历史风向意义。这一时期文学所传达的新的价值观以及由此生发的生存自觉意识和怀疑精神,无不与当时江南盛行的性灵说息息相通,彰显出士人生存态度与价值取向的巨大转变。性灵说对生命的高度尊重、对生命自主的强烈诉求,与传统的"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观念大相径庭,带有离经叛道的意味。对生存意义的叩问与探寻成就了该时期文学穿透历史的深刻。性灵说中的平等意识或者说民主精神,也是时代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仪式具有象征意义和社会功能.仪式书写作为刘醒龙小说《天行者》里的一种重要叙事手段和叙事策略,是文本意义赋予和内涵阐发的途径.小说《天行者》通过相关仪式的书写,在对民办教师的主体地位、人生价值、现实存在、历史境遇以及尴尬身份的探寻中,揭示了作为乡村知识分子的民办教师的边缘身份和失语存在,写出了民办教师生存的沉重与悲凉,表达了作家深切的人文关怀.仪式书写是对社会身份认同的探求,是对民办教师期盼归趋官方体制的表达,成为表达诉求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6.
因《成王为城濮之行》可以跟《左传》对读,解决了很多疑难问题。但简文个别字词和句子的释读仍有讨论的余地。如简文的“寻(从殳)”应即清华简等的“鄩郢”,“!”应即清华简的“为郢”,地望今湖北宜城。“客于子文”可能是“以子文为客”,“寡持肉饮酒”即“孤持肉饮酒”,意为独自拿着肉喝酒,与下文的“举邦贺余,汝独否”意义相合,等等。对简文全部九支简进行系统研究之后,可以对全篇进行语译。  相似文献   

17.
脆弱的团结:对台兴工厂连锁骚乱事件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岩 《社会》2010,30(2):101-115
全球化正在改变中国的产业结构和劳资关系,在华南地区兴起的大量代工企业中,数以千万计的外来打工者面临外来资本和本地政府的双重压迫,他们基于生存而进行的抗争是一种脆弱的抗争。本文从微观机理上剖析了抗争发生的原因及骚乱升级的机会结构,指出了抗争走向失败或沉寂的社会根源,并以此回应海内外其他学者的观察。  相似文献   

18.
墓志是研究家族房支的珍贵而翔实的资料。隋唐时期,郑氏洞林房十分显赫,但因无人作相,不见载于《宰相世系表》,因而无法窥见该房支发展的全貌。利用出土墓志,辅以正史与文集,我们考证出了洞林房较为清晰的人物世系,并得以了解到该房支的仕宦、婚姻特点与归葬状况。  相似文献   

19.
林孝宣 《求是学刊》2003,30(6):12-16
从主流看,李退溪继承了朱熹的人性由"本然之性"和"气质之性"构成说,也继承了朱熹的性是"未发"、情是"已发"的性情体用说,以及心统性情说;与此同时,他又把朱熹的理气"不即不离"发挥为"互为发用",把朱熹的性情"未发已发"说发挥为"互发"。从而使退溪之学带有了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