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7 毫秒
1.
张京华 《学术界》2007,(3):147-155
自上世纪30年代起,学术界关于"古史辨派"这一概念主要有冯友兰"信古、疑古、释古"三阶段、顾颉刚"疑古并不能自成一派"和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三说.冯先生所说"疑古派"是当时特指古史辨派之语,顾先生所说"疑古并不能自成一派"是从词义学上作出解释,现在看来均有明显不足.作为现代学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信古、疑古、释古三派的合理解释,不妨回归胡适的"剥皮主义"和钱穆的"高山下石"之喻,也就是梁启超的"各时代逐次复古"思想.复古是恢复古代历史真相,只有做到了"以复古为解放",或用今天的话来说是以考信为重建,及充分认识到"故先秦学占学界第一之位置"的学术走向,信古、疑古、释古三派之说才是具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刘纳 《江汉论坛》2003,(2):93-95
中国现代文学如何对待古典文学资源?它以何种方式、在多大程度上实施对古典文学资源的借鉴?能否借鉴或者说在中国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之间是否存在可资沟通的渠道?这些问题都是文学“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本期特邀约六位学者对此问题发表看法,希望借此引起大家的讨论与争鸣。  相似文献   

3.
汉代"小学"的繁荣,虽然与解经的需要等学术因素的推动有关,但却不是一种单纯的学术现象.为了打破今文学派的政治垄断,谋求自身及所从事学术的政治生命,实现政治理想,古文学家将"小学"视为政治追求的手段,并付之以不懈的学术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汉代"小学"的繁荣,是古文学家政治追求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刘昆庸 《学术探索》2007,6(2):125-130
本文根据先秦文献记载,对“不歌而诵谓之赋”的传统定义提出商榷,并考证了在春秋赋诗活动中,赋、歌、诵的本义,指出赋是诗的表达行为的总名,诗可歌可诵,所以赋义兼歌诵。歌与诵两种形式因为表现的主体和对象相同,在语义层面和某些特定场合下也可以相通。根据“赋”在汉代的语义拓展,我们考察了秦汉间从赋诗到辞赋创作文学形态的演化轨迹。  相似文献   

5.
"义"、"事"之别与"今"、"古"之争及其现代学术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学史上 ,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对于孔子和《春秋》的看法存在着巨大的分歧 :今文家视孔子为一政治家 ,因此 ,今文家以“春秋重义不重事”为方法论而重“义”轻“事”即重论轻史 ;古文家认为孔子是一位史学家 ,他们强调《春秋》的“史”的意义 ,故古文家重视对于六经中的音韵训诂、典章制度的考据。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学风 ,对于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罗马王政与共和早期,姘合是没有婚姻权的社会底层不得已采取的一种同居方式.到共和末期,随着婚姻类型从"有夫权婚姻"向"无夫权婚姻"的转变,姘居在上流社会开始盛行并成为他们逃避婚姻的主动选择.帝制以后,统治者给予姘居合法的地位.姘合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古罗马一种独特的婚姻现象.  相似文献   

7.
自由主义分为“积极自由”主义与“消极自由”主义。“消极自由”主义以不可知论为其理论根据 ,坚持实现国家的最小值。这种国家观依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 ,尤其是政治理念的不同 ,分为“古典自由主义”和“新古典自由主义”。前者以感性直观所支撑的不可知论追究 :“建构什么样的国家个人是自由的” ;后者以理性直观所支撑的不可知论追究 :“自由的个人将形成怎样的国家”。然而 ,只有通过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实践维度来将其进行改造 ,“消极自由”主义国家观才可能是合理和彻底的。  相似文献   

8.
木一 《优雅》2013,(10)
吴宓,陕西省泾阳县人,学贯中西,融通古今,中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青年时代留学哈佛,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为"哈佛三杰".上世纪20年代归国,参与了清华大学的筹建并担任清华大学研究院主任,与陈寅恪、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史称"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一手缔造了清华研究院的繁荣.作为国学的坚决拥护者,反对白话文,回国后就加入了新文学运动的论战当中,和胡适在报纸上互打笔仗;他的作品和日记,多是旧体诗和文言文.在文化上的守旧倾向,也影响了他的生活和做人方式.  相似文献   

9.
谢赫的<古画品录>是中国最早的关于绘画美学的系统化著作,其所提出的绘画"六法"则被视为中国绘画重要的理论依据之一."六法"又被视为中国画六法,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特征所在.而"六法"中的"气韵生动"则被谢赫视为绘画的最高审美标准,对后代的影响极大.通过对<古画品录>的解读和分析,本文将对谢赫<古画品录>中的美学思想进行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试论"平等人公社"的平等--古斯巴达社会制度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希腊吕库古改革的主要内容,反映了古斯巴达城邦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主要特征.古斯巴达的统治者,出于维护城邦强大与秩序稳定的目的,在立法和改革中制定了一些平等民主的措施.但在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制约下,是不可能实现城邦公民各阶层之间真正的平等与民主的.  相似文献   

11.
箕子与古朝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箕子于商末避乱东迁,率部经辽西至朝鲜半岛建立箕侯国。周武王封箕子为东北地区的诸侯长,箕子表示臣周,未参与武庚之乱。约在西周末年,箕侯国更名为朝鲜侯国。朝鲜一词最初为地域名,指今大同江中下游一带。朝鲜侯国极盛时疆域包括后世秽貊系各族居住地与辽东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因而,这些地区也可以称为朝鲜。对于朝鲜作为地域名的双重含义,古史中未作区分,后人理解不同,对箕子东迁朝鲜的史事因而产生不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透过杜甫对房琯、李璘、肃宗,以及"制置"等人、事的微妙态度,以及其中表现出来的史才、诗笔,分析杜甫倡导"古封建"的来龙去脉,及其真正的含义(制衡藩镇跋扈等).老杜开出的"古封建"这种药方,虽然救不了大唐的衰颓,但他这方面的史笔诗心,却泽被天下,穿越关于"周道"与"秦法"的历史聚讼和千年迷局,使我们的文化和诗学更丰富多彩,更有魅力.  相似文献   

13.
顾颉刚"层累说"不仅带给中国古史学"革命性"的转化,而且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着极为广泛深远的积极影响."层累说"对中国古史学的影响,从广度上来看,涉及到史学观念、治学态度和理念、治史方法和取向等诸多层面;从深度上来看,无论是该学说的支持者或是反对者,都不免或多或少地受其潜移默化之影响.  相似文献   

14.
疑古与史料审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文学习惯上分为神话、诗歌、史传文学和诸子散文四大部分。这四大部分的研究都有一个史料审查的问题。根据不同的史料审查的尺度 ,写出来的先秦文学史不可同日而语。比如我们所艳称的《诗经》《楚辞》 ,照“屈原否定论” ,《楚辞》就得从先秦文学中排除 ,因为“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屈原无其人 ,还谈什么屈原的作品 ?同一个《商颂》 ,是商人的作品与是春秋宋人的作品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 ,简直有天壤之别。因此 ,要写出一部好的先秦文学史 ,要准确地评价一部文学作品的价值 ,就必须做好史料审查工作。不然 ,优者难以见其优 ,劣者难以见…  相似文献   

15.
《中文信息》2008,(4):89
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渤海西岸,天津地区的东部。范围跨越塘沽、汉沽、大港、东丽,津南、宁河等区县,总面积9.9万公顷。保护区的核心区共选2处,贝壳堤为5个区域;牡蛎滩选宁河县表口;湿地为宁河县七里海湿地;面积达21180公顷。天津河口  相似文献   

16.
南昌方言中有“狼抗”一词,现代普通语汇已不再使用。但此词汇习见于魏晋六朝典籍,形容狼后脚站立,上身前倾,张扬凶狠的样子。譬之于人,喻人桀骜不驯、格不群,富有攻击性,难为世人所容,与今南昌方言“狼抗”语义正合。此外,六朝口语词另有“”一语,形容身体粗大、笨拙,后人因“”与“狼抗”读音相同而将其混淆,但实际上二者的语义和语源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7.
吴汝纶是晚清著名学者、教育家、桐城派后期古文大师,其一生最用力处不在政治思想的思考和政治体制的变革上,而在学术、教育思想及其古文的存续与创作上。吴氏一反中体西用的思想模式,力倡西学,强调西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重要作用;主张废科举,兴学堂,引西学入学校,改革课堂教学,以此造就救国之才。吴汝纶古文理论及其创作的最大贡献不在于对桐城文派风格、义法的复归,而在于对古文的执着与坚守;在文道关系上,他主张文道分途,强调文章不宜谈理,追求文字的雅洁;在古文创作方面,吴氏引西学入古文,拓展了古文的内容,为桐城古文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吴氏以古文的辞约指博、清正雅洁来对抗通俗流畅的新文体,坚守着古文这一传统文化中最后一块阵地。  相似文献   

18.
19.
徽州古石窟景观特色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刘季富 《殷都学刊》2008,29(3):69-71
古罗马史学是在希腊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但是,随着罗马的崛起,罗马史学由早期的对自己的扩张行为进行道德辩护转变为彰显“道德优势”。共和国后期,大规模的领土扩张导致罗马社会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改变,罗马传统的道德风尚出现了明显的衰退。这样,李维对罗马历史进行道德阐释,正迎合了当时罗马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